《姥姥的外孙》上映前评分8.9,上映后涨到9.0。
故事其实很俗套,外孙的转变,姥姥的伏笔都算不上惊喜,但之所以被认可,是因为像在照镜子。
影片没有刻意煽情,像同类型的国产片那样用无休止的小哭、中哭、大哭来推动情绪,再辅以铺满的音乐,逼着观众流泪。
相反电影的色彩是明亮的,构图是清新的,镜头大都是固定的,以中近景为主,这样平实的设计会让观众的注意力都放在角色身上。
对感情的触动更加直接,镜头也不会喧宾夺主,以客观的方式存在,让观众看到情真意切的细腻情愫,甚至为了缓和情绪还夹杂不少搞笑桥段。
故事就是稀松平常的日常,但很平淡的叙事却绵里藏针,刺到泪腺,不会感觉到痛,眼泪自动流了下来。
如姥姥的刀子嘴豆腐心,看似不欢迎外孙的献殷情,但在外孙出生时就为他种下了石榴树,谁也不让摘就连二儿子也不允许。
外孙的以真心换真心,结尾处取出姥姥为他存的钱买了一块风水宝地,送一路姥姥敲一路棺材给她报备路过的每一个地方。
这些情节寥寥数笔却勾勒出了情感世界的千沟万壑,好像平淡无味,实则真实饱满,细节铺垫的恰到好处,打动一瞬间袭来,直戳人心。
细节之外是得当的剧作结构。
开头就能叫人共鸣,释出东亚家庭两代人或三代人都会面临的问题,清明是否要回乡上坟祭拜?
对于老一辈来说,这是传统,也是一份寄托,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对一些习俗并不感冒,离的近相对好一点。
若在大城市工作,来回一趟只为烧纸可能要花几千,时间不合适还得请假,花费成本更高,有些后辈甚至连先辈都没见过,所以觉得不值得。
但有些父母或长辈并不会这么算,他们觉得既然有血缘关系就该尽义务,以亲情为依托进行“绑架”,可年轻人认为生前尽孝就够了,死后搞形式主义没必要,每逢这时,矛盾往往不可调和。
一头一尾的变化就是导演观点,中间则是在探讨代际关系。
一开始外孙对姥姥不了解,更多的表现是不耐烦,接近老人也是为了钱,为了房子假装自己很孝顺。
这一点与现实中的许多人很像,看起来与老人亲密无间,实际上都不一定知道他们的生日与习惯,长辈不会玩手机,教一下也许都会嫌弃。
作为后辈始终不明白老人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定期给多少钱,人老了其实没有那么多花钱的地方,一日三餐,日常穿戴,身体硬朗的话,偶尔出去走走,到了这个年纪最值钱的是时间,最不值钱的也是时间。
姥姥对所有家人的爱也不只是表面说说,而是落实行动。
临终前告诉女儿她在她心里是第一位,把房子留给二儿子,因为他没能力照顾自己,不给大儿子添麻烦,因为他有自己的家庭。
在外孙小时候,每个月都会去银行为他存钱,因为他爱玩游戏,担心他的将来,她知道每个人心里的小心思,也深爱着每个人,哪怕去世都想着自己买块好墓地能够福荫子孙,让他们脸上有面。
这是电影所带来的思考,我们经常会因为一部电影而反思。
被《姥姥的外孙》感动后大概会多挤出时间陪伴父母和老人,可能过几天热情消退了又恢复原样。
也许只是发个朋友圈当个云孝子,但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也,能装一辈子也是真孝顺。
外孙在她俩的耳濡目染下,以及和姥姥的相处过程中对姥姥的感情由假成真。
如习惯四点多起床,记得姥姥爱吃什么,即使他的目的没有达成,依然选择从养老院接回姥姥,学习潮州话,真心给予姥姥外孙的爱。
同时,片中也没对重男轻女避重就轻,“儿子继承了财富,女儿继承了癌症”直白的说了出来。
姥姥给家里的男性后代留的都是物质财产,给女儿的是一句心理安慰,俗称精神财富,貌似公平,实际还是延续了当年自己身上的不公。
这也是《姥姥的外孙》可以涨分的主因,好的部分不吝啬肯定,差的部分不支支吾吾,所以赶紧去看吧,不然没排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