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9.25
采访者:NHK主播·桑子真帆(以下“桑子”)
原文链接:https://www.nhk.or.jp/minplus/0121/topic128.html
翻译:雑食家
桑子:您衣服上是“老虎”呢。
吉田:这是我夜里写作时,一不小心在网上买的。可能除了《如虎添翼》之外没有其他场合能穿了,所以还挺高兴今天有机会穿来。桑子女士的耳坠上也有……
桑子:是的。谢谢您有留意到。我带了翅膀形状的耳坠。互相加起来就是“如虎添翼”!
◾️宪法第14条是《如虎添翼》的重要主题
本次访谈的场所,选在了电视剧拍摄时实际使用的布景——“山田·轰法律事务所”。这是主人公寅子的同学所经营的律师事务所,是关怀处于劣势地位的人们的重要场所。墙壁上大气磅礴地写着宪法第14条,吉田女士对这一条文的所感是——
桑子:您是为何决定要在当下这个时代,将在日本率先成为女性律师的其中一人——三渊嘉子女士的故事传递给世人的呢?
吉田:最初收到晨间剧的剧本邀约时,连题材也悉数未定,三渊女士是提供给我的众多候选人中的一位。说实话,如果只是单纯刻画有所成就的人士,总会让人觉得过于炫目,感觉很容易写成名人传……
但如果以法律为题,从各种不同角度描摹人权、平等,那么经由三渊女士的人生,或许就可以不止停留于女性,同时还能覆盖女性之外的人群,针对大家的平等问题、生存困境、如今的社会是否称得上平等,对这些抛出疑问。所以我想着如果基于这点选原型的话,非三渊女士莫属,便有了这个作品。
桑子:这样一个百年之前、战前的故事,在当下收获了如此多的共鸣,您有何感受?
吉田:怎么说呢。我原本有很多担心,想着大家会不会不喜欢,会不会没什么反响,毕竟是法律题材,真是这个结果也没办法,之类。但实际上,自第一集播出起,就有幸收获了巨大的反应反响。我就想,可能大家对当下的生活方式或这个社会正感到身心俱疲。
就这一层面而言,能创作出这样一部贴近大家内心的作品,我很开心,也很感激。写剧本的时候,我确实情感上希望去消除观众感受到的生存困境,本来就有想传递与之相关的讯息,不过创作过程中这些自然而然地就与剧情重合了,可以说是一个既喜又悲的发现吧。
桑子:诅咒这个词还挺重的。您认为这些诅咒必须被解开吗?
吉田:不论是好是坏,人的话语总会在不经意间束缚某人。比如“当个乖孩子”,“要有女孩样”“要有男孩样”,又或者是“结婚”“好媳妇”等等。
这样的束缚其实比人们所想的更强劲,所以我将其称为“诅咒”。我感到在生活中,人们多是因为被浇淋了太多他人无意间吐露的诅咒,由此变得束手束脚。
◾️“为什么?(はて?)”,发声的真正意义
桑子:我看后觉得,花江应该是对“每个人都必须奋斗吗?”这点感到不解。关于这部分,您融入了怎样的思考呢?
吉田:发声当然很重要,可是有时人也会因为自己所处的立场,比如经济层面、环境层面,或是心理层面的不足,因而精神崩溃、一蹶不振。我认为,人也是可以选择不发声的。如果强迫所有人都这么做,那么我自己到头来又会成为将他人逼入绝境的人,我不想这样。所谓的发声,不应该只是口头上说“应该这样做”“应该如何如何”。
举例来说,当大家都在场时,如果某个人沦为了笑柄,而你选择不和大家一起嘲笑那个人。当对话中出现不好的话题时,去转移话题,抑或是离场,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发声,是采取的行动。对于那个人来说,众人之中没有嘲笑自己的人,肯定会令人印象深刻不是吗?发声并不等同于要成为众矢之的,去主动进攻。所以虽然那一幕我给花江写了那些台词,但并不是说她没有发声。我认为没有人是不在奋斗的。
在这部作品中,发出声音、提出意见是重要元素,就算有人当下对此暂无感触,但指不定未来有一天将会被触动,所以我想着要留下这些话语。
◾️何为潜意识中的歧视?
桑子:尤其在男女平等方面,寅子所生活的百年前和现如今,您觉得有哪些变化,又有哪些依旧未变呢?
吉田:特殊名额。把女性算入特殊名额的情况非常多,比如说当总共需要10位评委时,在其中就给1个女性名额,类似这样的……我觉得直至今日,在太多事情上,男女依旧没法做到对半开。
我自己是认为首先得实现对半开。另外,人们总是喜欢给女性贴上“非女性莫属的”“女性特有的”之类的标签,但我会想,我的工作本应在这以外的角度得到评价。
桑子:电视剧中也描绘了独属于男性的生存困境对吧?
桑子:听完您说的,我意识到自己还没能做到细化。
吉田:在任何事上,主语都容易变得宽泛,比如“男人是…”“女人是…”“职业女性是…”“孩子父母是…”,等等。像这样粗糙归类,其实感觉正中榨取一方的下怀,所以我在表达时都会尽量注意缩小主语。
◾️描绘被透明化的人们
剧中,难以在社会中发声的人们悉数登场。既有身负残疾、得借助轮椅生活的人,也有被父母放弃抚养的孩子。此外,也有在日韩国人和同性恋者的身影。
桑子:我平日身处新闻报道之中,相信当事人的声音才是最强有力的。但文娱作品则与之相反,若是电视剧,人们就会对演员透过表演呈现的故事感到共鸣。从这个角度来说,贴近观众的方式完全不同。吉田女士您身处文娱界,您认为正因是文娱作品才能传递的力量是什么呢?
吉田:新闻报道传递的只能是真相,这点已无须多言。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播站在台前,我觉得其实非常不容易。而文娱的话,尽管并不是说就没有这样的责任,只是同时也能以不正确的方式传递讯息。像是可以把思想行为错误之人持续拉到台前,又或是可以根据需要,决定到底要表现怎样的深度。
所以文娱的特点应该说在于能够决定故事的浓度。在这层意义上,确实我也认为新闻报道的纯度得保持100%,要做到这点还是有其不易之处的。
桑子:寅子在剧中会向家人道歉。她的“对不起”里包含怎样的情感呢?
吉田:当寅子想要做出反省,或是想做些什么来解决问题时,这种心情首先就会反映在道歉上。当人自身逐渐无暇顾及其他时,不就想去找借口吗?日常生活中就是不断在与这样心理做斗争,所以虽然没有必要道歉,但我会觉得,有的鸿沟和隔阂只能先透过道歉才有回旋余地。
桑子:延伸来说就是为家人帮助自己填补家庭一侧而心怀“感谢”,绝对不把家人对自己的付出视作理所应当。
吉田:当今社会的结构模式下,不论男女,埋头工作的人背后,都需要有某人帮忙照顾ta的生活。所以一定是需要双方齐心协力的。然而在生活中,不免会去做主次区分,将负责照顾家庭的一方视为主次中的“次”。就像有人会说什么“你不就是做做家务吗”。
不管是无意也好,故意也罢,这种心情想法最终就会导致鸿沟的出现。身为家庭主妇操持家庭的花江以及家里其他人,其实都知道寅子工作繁忙,没有要她帮忙做家务的意思。他们只是希望,寅子能切实尊重他们,明白他们也是她身边的活人,带着敬意与他们交流沟通,为他们匀出一些时间。
桑子:互相间需要的是对话。
吉田:不能没有对话。人们的想法是各异的,有人会想“希望你别那么努力工作”,有人是“我也想出去工作”,还有人可能会说“不,你再工作得努力些”。
只有经由对话,才能确定相互的关系性。不是说哪方没照顾另一方的生活就是不好的,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尊重。
◾️自觉自己的主流地位
桑子:寅子最初处于社会劣势地位,当她通过努力成为强势一方时,眼里不由就会变得看不见弱势一边。
吉田:每个人的立场、环境、状况完全不同,所以并不存在完美解决一切的答案。只能是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理解,再去为对方着想。但即使这样,人也依旧会出错。我自己也经常会觉得自己刚刚说的话好像有不足。或许只能是这样循环往复。
桑子:如果想要对自己已经变得强大了这点保持自觉,应该在心中留意什么为好呢?
吉田:只要在某件事上处于主流地位,就不可避免地一定会对某些人造成伤害,或是在他们没有的特权之上坐享其成。不论是多优秀的人,伤害或榨取他人依旧在所难免,很可惜这就是世界的模样。这点可能永远不会改变。
其实榨取一方明明内心明白得很,但总会马后炮式地说什么“原来你不喜欢这样啊?”“早跟我说嘛”。所以为了当事人能够少受痛苦折磨,主流人群是可以去改变的。改变的结果,自己生存的社会变得更美好,又将反哺自身。所以我相信,不置身事外、不作壁上观的态度,能够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