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是安东尼奥尼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执导的电影,该片使他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安东尼奥尼无疑是世界级的电影大师,也是获得电影界三金大满贯的导演,除了本片以外,剩余两部分别是《夜》,斩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红色沙漠》,斩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这位电影大师对于色彩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都有其独到的理解,他抛弃了现实的叙事而是更加关注人物的行为和内心。这种强烈的风格在本片中也有所体现。

电影开始,成群的嬉皮士漫无目的地嬉笑狂奔,夸张的表情和正常人们冷静的面孔形成鲜明对比,两组画面来回切换,后又出现主人公托马斯百无聊赖的脸,他准备回工作室继续他的工作。他的职业是摄影师,而且看起来,应该是才华横溢很有声望的那一种,模特们对他趋之若鹜。托马斯将高超的摄影技术应用于他的作品之中,事物的美被他完美捕捉,但实际上,模特只是被他利用的工具,他随意摆弄她们的姿势,甚至加以挑逗使其达到他想要的状态,而在拍摄结束后,则残忍地将之丢在一旁。

...

在一次公园采风中,托马斯偶然拍到一对正在私会的情侣,照片的女主角简随即发现正在拍摄的托马斯,并费尽心思想要取回照片,简对照片的在意使托马斯更加好奇照片的内容,他把这组照片洗出打印到最大尺寸,并拿着放大镜仔细查找,竟看到隐蔽的草丛中有一把朝某个方向对准的枪口。

...

是谁正准备开枪?他为什么要开枪?托马斯内心充满疑团,而当他试图联系简时,电话号码并不存在,简好像完全消失了,在这之后,他又在另一张照片中发现草地上似乎躺着一个人,难道有人被枪击中了?托马斯马上赶去拍照的地点,那里果真有一具男尸。

在寻找出版社经纪人试图跟他诉说这件事的路上,托马斯似乎又看到了简,于是他循着人影的去向进入了一个摇滚乐现场,人们在疯狂抢夺一把残破的吉他,而出了演出的场所,吉他瞬间就被丢弃,没找到简的托马斯找到了经纪人,经纪人在一个迷乱的派对上,而且对这件事毫无兴趣,托马斯最终也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

真相到底是什么或许从来就不是本片聚焦之处,习惯性以审视的状态面对周围一切的托马斯,在拍下那组照片之后变成了被窥探的对象,在他与别人谈话的餐馆窗口,有人偷听、在未提供个人信息的情况下,简找到了他的住处、在发现照片秘密后,家里被洗劫。照片呈现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是真实的吗?照片中有一个人躺在草地上,而前面托马斯拍照的时候,明明只有简一个人跑掉,草地上什么人都没有。

影片最后的结局无疑是其最大的亮点,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猜想作者想要传达的东西。第二天早上,托马斯又一次来到那片草地,草地上没有尸体。前方一群嬉皮士又一窝蜂地来到网球场,他们在打球吗?但明明手上什么都没有,打球的人做出相应的动作,场外观看的人又频频做出反应。当“球”不小心“打出了球场外”,所有人一齐看向托马斯,暗示他去捡球,托马斯终于也学着他们的模样,将手里的“球”扔回球场。动作结束之后,画面呈现出托马斯看向球场的面部特写,同时响起打球的声音,好像球是真实存在的一样。

...

这一切究竟是真实发生的?或者只是虚妄?照片是线索的唯一来源,照片真的能说明些什么吗?还是说,照片就像托马斯好友的画一样,只是在过分审视下被强行分析出的猜想呢?

被放大的看似是照片,被怀疑的看似是真相,其实放大的是时代,被怀疑的是生活的意义。在英国的摇滚时代,年轻人崇尚自由反叛的同时,也悄然奔向了群体意志,在听摇滚乐时,可以一同哄抢一把破吉他;在打网球时,也可以承认那个并不存在的球。

我们始终在凝视,但是不知道凝视的是真实,还是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