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某「天下第一號杜粉」的男友,终於在香港电影资料馆看了杜琪峯的大银幕首作。老实说,剧本很一般(编剧朱岩是著名导演朱石麟的儿子),有些对白因为写得过於生硬而令人忍俊不禁,剧情也有不少犯驳之处。举例而言,鍾楚红与刘松仁初相识时,向对方介绍自己的父亲,她说她父亲喜欢喝酒但是对她很好。对一个陌生男人突然说起自己父亲喜欢喝酒,下一句接的竟然是父亲对她很好,不是很无厘头吗?

后面刘江劫持鍾楚红,逼迫刘松仁说出被劫金子的下落。刘松仁说:你不是那么卑鄙的人。刘江回他:我就是。说完,刘江果真一刀抹了鍾楚红脖子,继而引发刘松仁与刘江对打的结尾高潮戏。从人物动机来说,刘江未达到逼迫刘松仁说出金子下落的目的,没理由就这样抹杀了自己的筹码;从剧情上来说,真实身份为锦衣卫头目的刘江一直暗中跟踪刘松仁,牢牢掌握刘松仁的下落,他只可能比刘松仁知道得更多,不可能知道得更少,完全不需要通过劫持鍾楚红来要胁刘松仁(其实金子就在他们打斗之地旁边的山洞里)。

相比文本,影像方面的表现就真的很不错,加上这次电影资料馆放映的版本,是由银都提供的由底片转数码输出的版本,基本还原了电影当年的样貌,连剪接朱嘉寧在映后分享时都很惊讶保存得这么好。

影片最有意思的是,多场动作戏都发生在夜晚,尤其是后段刘松仁与江汉在山洞里的那场戏,拍得实在太好了。其拍摄难度,肯定比20多年后《PTU》里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黑夜戏要高,但在美学高度和艺术效果上完全不输给后者。

此次放映请了剪辑朱嘉寧、演员兼副导刘江以及影评人舒琪来作映后分享。很久没见的刘江虽然岁数上来了,但状態依然很好,他讲了不少拍摄时的故事,挺有意思的。

全片都在粤北山区拍摄,刘江说过关的时候,带去的对讲机全数被中国海关没收,导致现场拍摄下指令只能靠跑,在山上拍远景的时候,他只能从一个山头跑到另一个山头。埋班时听说要上大陆拍戏,他还担心过自己的人身安全,因为他曾在台湾求学,怕大陆政府对他身份生疑,结果出问题的不是他,是对讲机。

刘江提到当时拍戏的那个村落是真的住了人的。拍晚上的戏时为了安抚村民(想想70年代尾粤北山区的村民有多早睡觉),剧组在村裏组织了电影放映,將全村村民聚集在一个地方。剧组拍戏时,村民就看电影。

作为杜导的首作,预算只有百多万,又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拍戏,限制极多。刘江说,锦衣卫骑马追赶刘松仁的戏,他原本想拍出万宝路广告般万马奔腾的场面,提出要租借28匹马,但製片以预算有限为由拒绝,只租了8匹,其中还有一匹白马,不能用。

马是跟当时的解放军通讯兵租借的。刘江回忆,拍摄时他向兵哥请教,每匹马每天的粮食要花多少钱。兵哥告诉他只要几毛钱,隨地吃草就可。刘江听了,大感后悔。

刘江和朱嘉寧都提到,片中一些慢镜头是因为经费有限,拍到的画面不够用(有些拍好的镜头也在运送过程中损坏了),又不能补拍,只能通过后期处理將之变成慢镜头,从而拉长时间。其中有些戏是一格变四格,以当时的菲林拍摄而言,处理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70年代末,武侠电影走入低潮,香港电影新浪潮一代崛起,《碧水寒山夺命金》大概有意开拓新武侠电影,主角也並非传统意义上的大侠形象,其设定更可能只是一位剑法高超的流民而已。刘松仁此次扮相有意摒弃了侠客气,反而是鬍鬚邋遢、衣衫襤褸,剧情上则一开始便含冤入狱,连狱友都瞧不起他。从票房上来说,他们当年的尝试並不算成功,而杜导又回去TVB继续拍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