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影片后的第一感受,是对导演罗德里戈·普列托的由衷钦佩——这部赛道转型的处女之作,着实打下了他身为电影行业“传奇摄影师”的深刻烙印。
套用当下的流行表达:在导演魔术师般地镜头运用下,这部作为墨西哥魔幻现实主义开山之作的文学名著,仿佛又被安上了一个精致炫丽的“美颜”滤镜,让观众对这个原本叙事精炼、情节跳跃、线索交织的“魔幻故事”,终于有了一次可见、可感的观影体验。
有心的观众若将电影和原著做个对照,还会有个惊人的发现(至少于我如是):导演对原著的改编是极为克制的,甚至到了几乎“改编无痕”的地步——无论是从影片开头自称为佩德罗·巴拉莫的儿子Juan Preciado的出场,还是最终佩德罗·巴拉莫的死亡情景,又或是若干条故事线索之间时空穿梭的镜头剪辑,简直和小说原著相差无几。
导演如此“操刀”,我想应该是他本人对原著魔幻叙事的由衷认同,无需再重起炉灶,对其重新进行大刀阔斧地“整容”。与其如此,不如做些锦上添花且又是自己强项的事,通过装上“美颜”,让原本虚无浩渺的文字世界在银幕上得以具象化。
于我而言,导演的美颜技艺的分寸把握恰当好处,基本没有过分夸张,做到了对原著记叙和描写细节的“高度还原”。
有好几处画面,我特地找来了原文进行对照,还真的是一字一句地实现了画面的形象化,足见导演的用心和诚意。
或许,有人会觉得具象化消减了原著的意境。但我想,导演的这次美颜式魔改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毕竟在当下影像化占据主流的时代,这部被马尔克斯大家赞誉甚至能通背全文的中篇小说,知晓者已然寥寥,即使它在文学界被公认为墨西哥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但难抵它沦为小众作品的现实。
而通过导演的影视化改编,至少能让世界上更多的观众了解这个隐没在墨西哥废弃小镇的爱情故事,是文学的幸运,我想也符合墨西哥国民讲述世界故事,弘扬文化的期待的。
即便它有些局限原著宏大想象的遗憾,但作为一次经典文学的当代化阐释,这部电影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值得让更多的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