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破·地獄》,有種悲憫油然而生。在這個“未知生,焉知死”的國度,一部電影能如此嚴肅且又這般動情地探讨“生與死”的話題,實屬不易,無愧其“近年來最佳港片”雲雲的美譽,這個土生土長的香港故事,也的确是專屬于香港電影的榮光。

我對陳茂賢導演并不了解,但就這部電影而言,他把“死之壓抑與活的溫情”這對矛盾關系處理得恰當好處,冷色調的畫面裡留着一絲縫隙,讓看似無形的暖光投射到觀衆的心裡。

相比大陸同樣打“溫情牌”的《人生大事》(2022),《破·地獄》觸及的話題顯然更深一層:前者大人與小孩的故事更像一個生活終會美好的“童話”,而後者則直面逝者(有些赤裸入殓的畫面,尺度之大超出了我的預期),是一次關于成年人如何面對生活苟且的“箴言”。

這“箴言”坦誠而壓抑,殘酷中見真情,更可貴的是一種久違的批判,既有對“傳男不傳女”傳統偏見的揭示,也有對我們緬懷至親逝者是重情,還是重禮的叩問。在我眼裡,這種敢于直面生死、認真探讨的勇氣,足以讓這部電影載入港影的史冊。

于我個人而言,這部電影讓我重拾了一種“向死而生”的悲憫,或者說,我重新認識了何為世間的悲憫。

平日裡,對于家族長輩們的離開,我們往往克制得太多,表達得太少,悲傷的情緒總在談笑風生中匆匆淡去。

但在這部電影裡,我看到了逝者對于活着的親人們的深沉愛意,即便萬般悲戚,也是血濃于水的善意,哭泣之餘,是真情的釋放,更是重生的起點。

有時,坦誠的悲,比佯裝的笑,來得更真摯,更可貴。

破地獄,是破陳舊習俗的束縛,更是破精神枷鎖的禁锢。人生一世,至少有破的勇氣,不堪的地獄才可能照進天堂的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