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看《老枪》时就认定:这会是今年最惊喜的华语电影之一,如今首映二刷,仍被银幕里巨大的时代张力所吸引着。它的情节、表达,都会让人勾连起曾经看《钢的琴》的记忆。演员们的表现也都太惊艳了,在这部东北的年代戏里,带来了堪称「年度级」的表演。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80年代末,是一部探讨社会变迁、人性变化与个体命运的“半文艺生活流/半犯罪类型片”。两者之间看似难以平衡,却因一个设定贯穿始终:顾学兵“前射击冠军”的身份。

曾是天之骄子的他,因听力发生问题,一夜间成为“弃子”,只能退役并从事工厂保卫科的普通工作。他自己“造枪”,试图用这把改造的枪,重新找回尊严,抬起不得已低下的头。然而,随着一起盗窃事件中突发的意外坠亡,衰败环境下深埋的罪恶开始逐渐爆发。他与爱慕之人金雨佳、其子耿晓军都陷入其中,最终只能用暴烈决绝的方式落幕。

...

《老枪》宛如是《钢的琴》在14年后的一次“回魂”。

为什么说它像《钢的琴》?一方面是因为两者同在东北,都在讲时代背景下个体的人生转向,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感到的巨大迷茫、无力与挣扎。“东北、工厂、下岗潮”,全都是鲜明的标签烙印。两者的情感与叙事氛围也相近,都在日常戏里暗藏哀伤,展现平静生活下的暗流涌动。而顾学兵与金雨佳这段极为特殊的情感关系,也一下子让人魂穿回《钢的琴》里淑娴和陈桂林在逆境中对尊严、对爱的坚守。

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两部电影的女主都是秦海璐。犹记在《钢的琴》里的淑娴,一个街头卖唱的小镇女人,坐在破旧的卡车里,大声唱着《心恋》——她仿佛是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缩影。而在《老枪》里,作为单身母亲,小金有着自己特有的坚韧与温柔,面对生活的艰辛,始终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
《钢的琴》

...
《老枪》

从坚韧柔情的淑娴,到隐忍执着的金雨佳,秦海璐把东北工厂凋敝背景下的小镇女性给演活了,更把“东北的失落”给演活了。这个角色不仅要展现出自己个人的情感挣扎,她背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那时有太多人都沉浸失落的状态里,但也有像她这样相对积极面对的人,在变迁中寻找自我的位置,不断付出行动、努力变好,到头来却发现一切都无能为力。

金雨佳与顾学兵之间的爱情是含蓄而复杂的,顾学兵的爱往往以沉默的方式,难以诉之于口,金雨佳也无法直白回应,两人相处时只能反复拉扯。她与顾学兵的关系如同一根紧绷的弦,既维系着两人的精神寄托,又反复加剧着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他对她的好,也只能体现在无声的行动上。

秦海璐的表演风格,在感性下往往潜藏着冷静与理性。她能及时控制住那份“表演欲”,克制的状态,赋予了金雨佳这个角色以真实感,也捕捉到了角色在复杂生存环境中的内心戏。即使在沉默时,神情也仍旧带着戏,通过微妙的表情展现内心的波动。作为东北人演东北戏,还是这种题材,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复原那个时代下人的心理状态。难以直言的、无法直接捅破的情感,才是那个时代下人们相处的精髓。

...
《钢的琴》

《老枪》

巧合的是,《老枪》和《钢的琴》都是曾在东京电影节获奖的东北题材电影,但两者的境遇并不相同。当年《钢的琴》的命运,简直不平坦到了极点——拍摄过程中,张猛导演因资金短缺而面临全剧组停工,账上只剩下47块钱。秦海璐自掏腰包,确保电影能顺利拍完,让所有人的努力不白费。即使它几乎难以收回成本,上映后叫好不叫座,“年度最佳华语片”的名号下,是只有650万的票房。但这不妨碍它成为这整整14年来,都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华语电影之一。

为什么秦海璐总愿意在文艺片里“无条件付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新人导演的支持。这次出演《老枪》,再次推动电影的顺利完成,高朋就类似于当年的张猛。另一方面,片中蕴含的东北下岗潮等时代记忆,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怀有深情地把它演好。

秦海璐塑造的一系列角色形象,给人留下印象的,都有一个共性:她们都是被时代裹挟、隐忍又坚强的女性:《钢的琴》《老枪》《白鹿原》《红高粱》《老酒馆》,皆是如此。她的表演生涯,始终以朴实无华的表演诠释这些市井小人物。能演戏的演员很多,但真正会演戏的、能演出“时代感”的演员还是太少了。

无论如何,希望能有更多人走进影院看《老枪》。当年错过了《钢的琴》,今年别错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