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5,看在40年代国产电影和石挥的份上,勉强四星支持一下。
桑弧、张爱玲、石挥三位一体,都是第一次看;但因为和预期相差很远,总觉得差点意思。观感一般,有点漫长无味,作为电影节奏还是欠佳。故事基本还是老一套,但视听上和阮玲玉时代的默片则大相径庭。各个方面像话剧一样,今天看来更是格外板正,尤其是那话剧腔-略有不适。当作喜剧小品来看或许还可以,一场谎言和猜忌引发的闹剧,从铺垫酝酿到高潮,再到救赎式的大团圆和煽情结局都不在意料之外,和“太太万岁”形成呼应。唯一惊艳的一笔莫过于结尾最后一句台词形成的闭环-意味深长且结构完整。
剧本还不错但(或许配合上视听)中规中矩,埋下伏笔然后拆穿,都市家庭恩怨纠葛,还有点黑色电影的味道,但和同期好莱坞还是有差距。但若和今天的小品相比,则又显得高明多了。
从剧本到表演,每个细节都是从模子里刻出来的,都缺乏自然和灵性。不仅不够电影也不够生活,生硬刻板且视听引导过强-信息量不够,直白甚至有点肤浅,没有余味和纵深可言,这可能和时代局限有关。
pa.前半个小时在电脑看的,换到大银幕和现场后活跃许多也亲切许多,原先粗糙膈应的感觉消失了。
台词、选角和表演还算典范-从当时话剧的角度来看。人物典型,但不够立体,主角张伐有点朱时茂的俊逸但是拘束,而石挥饰演的老丈人-颇有陈佩斯那股灵气-倒是鲜活丰满。
最大的乌龙莫过于把男主认成了石挥!!!-尤其是在石挥的展映上。但他黑白年轻照太帅了,完全和片中丈人对应不上,谁能想到他演了这么一个最精彩的配角。就像闭幕后一位老人所说“石挥演得太好了,拉别人一大截。”-另一个人问“谁是石挥?”
ps.一查才知道石挥居然兼任导演和演员,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还要深挖。
维度 ★(1-10) 备注
思想深度(学术文本价值) 7.6
个人感受(观众传播价值) 7.4
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7.5
叙事水平(文学价值) 7.7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专业价值) 7.3
25.5.14小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