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拼接撕裂的文明》这一集的导演张婷。
写下这篇手记时,片子已经顺利播出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经看过这部片子,播出平台的观众评论出来后,截图给张涌泉老师看了一部分,他很开心有更多的人知道缀合这件事,还让我再多搜集一些评论。所以开始回顾与这一集有关的一切时,先要感谢观众。
说实话,做这部片子之前,我对古籍的认识很陌生,至于再具体到敦煌遗书,我和许多观众一样,只知道一百多年前那场令人痛惜的劫掠,而不知道这批文物的故事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并且还在一些人的努力下“更新了剧情”。所以在这篇导演手记里,我想多讲几句片子里还没讲够的张老师。
张涌泉居住在距离浙江大学车程近一个小时的杭州市郊,平时除了带自己的研究生外,66岁的他已经不常去学校上课,对于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做学问的理想环境,他的房子大且安静,还有一处用来种花种菜的园子,园子里的花是太太打理,菜是自己来种,两人各有各的分管区域,权责分明,互不干扰,但共同享受彼此劳动的果实。而他生活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分给了书房。
我们的到来,打乱了张老师原本的生活节奏。拍摄过程中,张老师最常说的话就是“行了吧”、“还没有拍够吗”、“需要拍这么长时间吗”、“你们怎么这么认真啊你们”,他眼含笑意地说这些话时,我隐约感觉到一种叫做耐心的东西已经快要被耗尽。
刚开始,我以为这只是因为张老师不了解拍摄工作本身的性质。后来他告诉我,虽然很多时候都在家中,但他的工作每天都安排得非常之满,他有没写完的文章,还有正在出的专著,虽然已经是国内顶级的学者,但他依然在跟时间赛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那几天,我和摄影师方志军老师不是在赶拍摄,就是在商量怎么争取到更多张老师的时间。最着急的一次,就是张老师单方面认为拍摄已经完成,可实际我们的总拍摄量才刚满一一半。因为我们已经占用了太多他原本要拿来做学问的时间,张老师无论如何不再答应我们的拍摄,眼看着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八点,我和方老师,摄影助理东亮哥,制片小曹蹲坐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门口一筹莫展,他的学生们见我们可怜,拍下一张照片发给了老师,第二天早上七点,张老师的车就准时开到了学校,看到他的时候我好开心,他也一边笑着朝我走过来一边说,还要拍什么啊你们?啊?
我们就一起笑嘻嘻的蹲坐在台阶上,一边吃早餐,一边开心地聊天。
我真是太喜欢张老师了,尽管已经拥有了如此高的成就,但他依然极度认真,对学问极度钻研,他嘴上说着自己老了,但他比很多年轻人都要精力充沛,他第一眼看上去是个严肃的学问家,但相处之后,发现他远比我想象的幽默、善良、执着、真诚。
从选题到拍摄,再到制作和打磨,片子做出来,或许还有一些无法尽善尽美的小缺憾,但依然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感谢为这部片子付出过的所有小伙伴。通过这部十多分钟的片子,希望能有更多的观众,知道张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在做的事。文化需要创造,也需要被守护,多年来他们一直默默地在为历史缝补伤口,这的确是件很了不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