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不止不休》在经历了三年的长久等待以后上映,同时收获了张颂文爆红的意外之喜,乘上了《狂飙》后张颂文首部上映影片的东风。

这部作品曾拿到2020年平遥电影节费穆荣誉单元最佳导演奖,并且入围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

诸多奖项加身、贾樟柯监制、白客搭档张颂文主演,这些都让人对《不止不休》充满期待,然而实际的观影体验却并没有给人带来惊喜。坦白说,失望更多。

影片从调查记者的视角切入,以真实的新闻事件为核心展开叙事,讲述了新手记者韩东在追查“乙肝代检”案件的过程中,陷入了新闻真实和新闻伦理的两难境地,最终选择用自己的报道,去帮助上亿乙肝受歧视群体去获得平等对待的故事。

影片想要的东西很多,既是一个坚持理想主义的调查记者的成长故事,也涉及到了新闻真实和新闻伦理的抉择命题,还有对现实新闻事件、社会公众议题的记录和思考。

某种意义上,《不止不休》是一封想要献给坚持理想主义、执着于事实真相的新闻从业者的情书。

最终呈现出来的,却是人物塑造和人物成长线太过简单薄弱,对新闻事件和相关群体的挖掘流于表面,对理想主义的歌颂陷入流俗煽情。

有太多想法,表达却轻飘飘的没有重量,高不成、低不就,不够艺术也不够通俗,留下的只有尴尬和平庸。

01

影片的时间线放在了2003年,白客饰演的韩东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高中肄业的北漂青年。

韩东的理想是进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却碍于学历,没有报社肯接纳他。

张颂文饰演的资深调查记者黄江碰巧是韩东活跃论坛“西祠胡同”的一名版主,欣赏韩东的文字和精神,破格向报社推荐,让韩东成为报社的实习生。

随后两人一同前往山西调查一起矿难事故,这让韩东初步见识到调查记者的工作方式。在黄江的指导下,韩东成长飞速,写出多篇深度报道,成为报社中最为出挑的实习生。

在跟进一起地下卖血的的选题过程中,韩东发现地下卖血背后,还隐藏着“乙肝代检”的地下产业链。

随着调查的深入,韩东意识到“乙肝代检”并不是简单的违法行为,背后更涉及到上亿乙肝携带者受到不公正歧视的问题。

水污染、矿难、乙肝代检,这三个故事各有其作用。

“水污染”的故事是引出人物,一是点出了白客饰演的韩东的处境:一个有着新闻理想,却没机会踏上新闻之路的北漂青年;二是引出了韩东成长路上的指路人——张颂文饰演的资深记者黄江。

黄江出场时一身风尘仆仆的装扮,从背包里掏出几瓶调查水污染取来的样品,随手拿起几片饼干在嘴里干嚼,一下子将一个活跃在一线、经验老辣的调查记者形象树立起来。

随后在“矿难”故事中,通过找线人、换衣服、卧底等一系列操作,让黄江的这种形象进一步确立。

这里其实更重要的是引出韩东第一次产生的疑问:这些赔偿款是那些人拿命换的,我们这样做真的对吗?

潜台词是:记者的报道让受害者产生利益损失,这样的报道真的是对的吗?

这也是第一次新闻真实和新闻伦理之间的碰撞,也为韩东后来的选择埋下伏笔。

“乙肝代检”是电影的重点表达部分。随着韩东的调查深入,他发现这些乙肝代检者,不仅仅只是规则、公共秩序的破坏者这么简单,他们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和歧视更值得人们关注和重视。

韩东再一次进入是选择新闻事实,还是维护弱者利益的困境中。

为了加深这种困境,影片中设计了韩东的好哥们张博,也是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并因此屡次考研究生被学校拒之门外。

韩东如果坚持发稿,就会导致张博再一次被学校拒之门外,韩东如果撤稿,就无法通过实习期,做记者的理想化为泡影。

最终韩东选择了撤稿,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乙肝群体的关注,通过自己的进一步调查,从更深层的角度写出了《一亿人的反歧视》深度报道,实现了新闻真实和新闻伦理的统一。

经过这三个事件,影片里的韩东完成了从一个新手记者,到产生困惑、理想动摇,到成为一名坚持理想和信念的成熟调查记者的个人成长。

乍看起来似乎成长线很清晰、完整,但事实上,人物的困境设置和解决都极为简单,更像是按照电影三段式结构完成的流水作业。

这种简单的源头是,对所有涉及到的事件的表现都流于表面,缺乏更深层次的挖掘。

2

所谓的水污染事件,仅仅只限于张颂文背包里掏出来的几瓶水样,而矿难卧底,也只是白客替受害者家属手抄了一份协议书。

矿难卧底这个故事,本来是要表现出韩东在真正接触到新闻调查以后,发现新闻报道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简单,认知和理想受到挑战,陷入困惑之中。

这种表达必须通过韩东在跑新闻的过程中所实际遇到的事、面临的困境来完成。

影片却几乎是一笔带过,仅仅只是展示了煤矿老板跟家属交涉的几个镜头、一封协议书便完事。

然后强行通过白客和张颂文的对话,用台词说出了这种困境。

这个事件中真正应该出现的那些主体,是那些矿难的受害者和家属,他们的遭遇、他们的现状和困境,完全是缺位的。

一切都只停留在了表面,需要个水污染事件来牵出人物,好,那就让张颂文说一句水污染调查。需要矿难新闻来体现新闻真实和新闻伦理的冲突,好,那就让白客来一句台词叩问一下。

主人公的困境,应该是观众从电影情节中去感受,而不是用一句台词强行说给观众听。

如果说“水污染”、“矿难”,只是过渡性情节,这样一笔带过还多少有点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作为电影重头戏的“乙肝代检”,这一部分情节同样是留在表层、隔靴搔痒。

这里要提到另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这部片子里,是通过徐峥的视角,走入到一个个需要“假药”来救命的绝症患者的故事里面。

徐峥只是一个引子,那些绝症患者的境遇才是叙事主体。

然而《不止不休》里,却始终把韩东作为叙事主体,其他那些乙肝携带者,只是成为表现韩东迷茫和困境的背景和道具。

最终韩东的困境解决方式是去采访那些被困扰的乙肝受歧视群体,用一篇深度报道来帮助他们。

还是跟前面两个故事一样的问题,所有的故事,都是通过台词的交代来完成。

影片用一种伪纪录片的方式,每个人坐在镜头前,讲述一段自己的经历。

这种方式实在是偷懒又讨巧,而且缺乏诚意和说服力,难以让人共情。

最后韩东的报道发表出来,影片便宣告结束,接着便用屏幕字幕的方式,讲述了后续乙肝防治政策的改变。

似乎这种改变,都是因为韩东的一片报道而促成。

这样一件巨大改变背后,千万人曾经遭遇的困境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本该是这部电影表达的重头戏,却被简化成一个北漂小记者追逐梦想的故事。

似乎这些人的命运和困境,远没有韩东做不做得成记者、能不能留在报社那样重要。

电影用另一条同样不痛不痒的线去表达韩东的现实困境。

住地下室、对女友的承诺、对兄弟的友情、完不成报道就要面临的失业……

此外充斥着跨年倒计时、北漂情侣的恋爱、北漂搬家、春运等各种常见北漂题材烂大街元素的拼凑组合。

硬生生把一个沉重的现实题材故事,变成了狗血煽情的廉价北漂故事。

既想要上升价值高度,又想要走共情路线,得到下沉观众的认可。于是造成了这部片子,不上不下、艺术高度不够、通俗程度也不够的尴尬境地。

3

正因为这种叙事上的简化、偷懒、取巧,使得本片中要表现的所谓“理想主义者精神”,最终只是流于煽情的台词和口号里。

片子里处处可以看到对于曾经传统媒体、调查记者活跃时代的怀念和留恋。

黄江和韩东,都活跃于曾经声名赫赫的“西祠胡同”论坛。报社里的选题会上,人们激烈争吵,辩论着“新闻真实和新闻伦理”的抉择问题。新人实习生们热情洋溢地回答“记者是无冕之王”、“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

然而也仅此而已,影片本身并没有能够成为这些漂亮口号的注脚。

电影想要表达的理想主义者情怀是真的,想要去记录和剖析时代的出发点也是真的。

可惜的是故事却实在是太过轻飘飘的,承接不起来这些这些情怀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