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二戰後發動戰争次數最多的國家,美國也是現代戰争電影的最大産出國。借助好萊塢這一最為強大的宣傳機器,美國文化和美國式價值觀傳播到全球每一個角落。
這當然并不是說好萊塢已經淪為美國發動戰争的輿論洗白工具,事實上不少戰争片有着非常明顯的反戰傾向。
例如《黑鷹墜落》、《生死狙擊》、《拆彈部隊》、《美國狙擊手》等。
然而不論是對戰争本身的反思、美軍罪行的揭露、士兵戰争創傷的記錄,最後始終會回到美國式價值觀上的宣揚:愛國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美式自由、平等、美國夢的實現……
米高梅公司出品、蓋·裡奇導演的《盟約》,講述了阿富汗戰争中,一名美國駐阿富汗中士約翰·金利與當地翻譯艾哈邁德,相互信守承諾、互相拯救的故事。
這并不是一部典型的蓋·裡奇風格的電影,卻依然是一部好萊塢主旋律式的美國現代戰争片。
戰争給當地人和美軍士兵帶來的創傷、政府的不作為、跨越族群和信仰的情義和信任、雖然遲到但最終必然來臨的正義救贖、對美軍不負責任撤離阿富汗造成巨大災難的含蓄批評……
這是一部既宣揚了美國式主旋律,又保障了政治正确,既有緊張刺激觀賞性強的戰争動作場面,又有熱血沸騰的個人英雄主義事迹,同時感人催淚的标準好萊塢戰争大片。
隻是放在真實的現實背景下,影片所傳達出來的個體命運關懷是如此的孱弱、無力,對這場戰争的反思和對美國政府背棄信諾的批評,又是如此的克制和小心翼翼。
觀影的過程,我的确為兩位主人公的命運揪心,但這部片子的力度卻讓我覺得遠遠不夠,這讓其背後傳遞出來的美國式價值觀也顯得令人難以信服。
01
《盟約》的叙事模式和故事本身都很簡單。
2018年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美國中士約翰·金利和他帶領的小隊奉命排查塔利班分子隐藏起來的武器和爆炸物。
當地人艾哈邁德作為一名同聲傳譯人員,被招募進來。為美國軍隊合作的報酬是,根據協議,他們将得到申請移居美國的資格。
在一次行動中,約翰帶來的小隊遭遇到塔利班武裝伏擊。其餘的小隊成員全部遇難,隻有約翰和翻譯員艾哈邁德得以逃進山區。
在與負責搜捕他們的塔利班武裝分子的交火過程中,約翰中槍身受重傷。艾哈邁德從塔利班分子中救出了約翰。
經過在山區一百多公裡的艱難跋涉,靠着一輛木輪小推車和一些當地人的幫助,艾哈邁德成功帶着約翰返回美軍基地附近。
四周後,約翰成功蘇醒,三周後,他得以返回到美國洛杉矶家中與家人團聚。
與此同時,艾哈邁德卻成為塔利班的頭号通緝對象,他不得不帶着家人銷聲匿迹,四處輾轉逃亡。
得知艾哈邁德處境的約翰,陷入深深的不安和内疚中。他不停地為艾哈邁德申請來美國的移居簽證,卻遭遇政府部門的官僚作風和來回踢皮球。
約翰決定親自動身前往阿富汗拯救自己的救命恩人。他先是動用自己過命交情的關系搞定艾哈邁德一家的簽證,又通過一家雇傭兵公司回到阿富汗。
然而雇傭兵公司卻因為另外“大人物”的任務,而推遲了拯救艾哈邁德的行動。
約翰孤身一人入虎穴,帶着艾哈邁德一家逃往美軍撤離點。
就在約翰一行人被塔利班追兵圍困、彈盡糧絕之際,美軍的火力支持終于天使般降臨。在強大的空中火力覆蓋下,塔利班武裝被摧枯拉朽一般摧毀。
艾哈邁德一家成功移居美國,約翰完成了自己與艾哈邁德的盟約和相互拯救。
簡單的線性叙事、簡單的人物關系、簡單的故事情節,蓋·裡奇用大量的慢鏡頭和抒情音樂來渲染情緒,才讓本片不至于令人乏味。
整體來說,《盟約》能讓人感受到其對于基層美軍士官和阿富汗普通人民命運的關懷,對兩位主人公肝膽相照、一諾千金的情義的贊美,以及對美國政府官僚作風、背棄盟友的批判。
然而其中仍然難以免俗地充斥着對于美國式正義、美國夢、個人英雄主義等美國式價值觀的自鳴得意的宣揚。
這導緻片子透着一種自相矛盾和扭曲感。
美國人為推行引以為傲的美國式價值觀而發動了這場戰争,卻同樣以典型的美國作風,讓這場戰争演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災難。
美國人之後便毫不顧忌自己所謂的價值觀,抽身而退将盟友和阿富汗人民留在這座滿目瘡痍的地獄裡。
影片裡對于艾哈邁德一家的拯救是值得欽佩贊賞的行為,對美國政府的諷刺和批判則有些不痛不癢過于輕飄飄。
難免讓人覺得又回歸到“美國人民是英雄而偉大的,錯都是美國政府犯的,英雄偉大的美國人民,有糾正美國政府錯誤的權利和能力,這就是偉大的美國,天佑美利堅!”的美國式主旋律陳詞濫調裡。
02
要理解這部片子,必須要回到現實和曆史,去了解阿富汗的曆史,了解那場持續二十年的阿富汗戰争。
就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阿富汗還是一個安甯、開放、高度世俗化的國家,由于經濟發達,還有着“東方小瑞士”之稱。
這種美好一直持續到1973年,阿富汗當政的查希爾國王在意大利養病的時候,得到國内的消息,他的堂兄、首相達烏德已經發動政變,奪取了查希爾的權位。查希爾随後被迫宣布退位。
達烏德統治沒幾年也被拉下台,随後政權幾經更叠。随着政局的動蕩,阿富汗短暫的黃金時代落下帷幕。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反蘇的前總統阿明被殺,約有100萬人死于戰火,600萬人流離失所。
蘇聯人在這片号稱“帝國墳場”的土地上并沒有讨到好處。曆時9年以後,蘇聯不得不從阿富汗撤軍。
戰争給阿富汗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同時也孕育出了一個終極怪胎:塔利班。
塔利班誕生于阿富汗難民營中,由難民營裡的伊斯蘭學校學生組成。
這支誕生于1994年、一開始隻有800人的隊伍,由于紀律嚴明、作戰勇敢、反對腐敗、主張恢複商業,受到了阿富汗老百姓的擁戴,隊伍迅速壯大,很快發展到了3萬人,并且擁有數十架戰鬥機、上百輛坦克。
塔利班橫掃阿富汗,并且在1995年建立了新的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人民歡欣鼓舞,以為迎來新生,沒想到塔利班很快就宣布,國家政教合一,民衆必須遵守宗教生活傳統。
男人蓄須、女人蒙面,女性不得随意外出,不能接受教育。
為了“發展經濟”,塔利班開始制毒,很快将阿富汗變成了全球最大的罂粟基地,是全球最大的毒品供應中心。
塔利班實施極端統治,将那些不遵循教法的人投入監獄。阿富汗回到了神權時代。
同時阿富汗境内還活躍着另一股恐怖分子勢力也就是廣為世人所知的基地組織。
基地組織的的首領本·拉登,與當時塔利班的領袖奧馬爾是親密戰友,兩人曾經并肩作戰,關系匪淺。塔利班為基地組織提供庇護和支持。
兩人甚至互相娶了對方的女人,互為女婿。
2001年,基地組織制造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
同年10月,美國對阿富汗宣戰,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塔利班政權便宣告覆滅。
然而塔利班組織卻并沒有被消滅,他們逃往山區跟美軍打起了遊擊戰,美國同樣步蘇聯後塵,陷入了“帝國墳場”的戰争泥潭裡。
正如《盟約》的開頭字幕裡提到的:
2001年 10月1300名美軍部署到阿富汗。
2011年12月98000名美軍部署到阿富汗。
5萬阿富汗人受雇于美國國防部,根據協議他們将有資格申請移居到美國。
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于2021年8月從阿富汗撤軍。
8月15日,塔利班開進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僅僅用了十天的時間,塔利班幾乎兵不血刃地重新執掌了阿富汗。
跟塔利班一起回歸的,還有當地人的噩夢。
在塔利班到來之前,總統阿什拉夫·加尼已經先一步逃離,将自己治下的子民留給了塔利班。
首都喀布爾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大量民衆聚集在喀布爾國際機場,試圖搭上一班可以逃離阿富汗的飛機。許多人在機場跑道上追着美國軍機跑,試圖扒上飛機。
2021年8月30日美軍完全撤離阿富汗,一個月後塔利班全面複辟,三百名阿富汗翻譯和家人被殺,上千人仍在逃亡。
03
當我們了解了這段曆史以後,再回過頭來重新去審視電影中的情節。
片子裡,艾哈邁德之所以選擇幫助美國人,是因為他希望借此能夠獲得移居美國的機會。
這仍然是一個“美國夢”驅動的故事開頭。
艾哈邁德相信美軍進入阿富汗、打擊塔利班是正義的行為,相信美國政府能給阿富汗人民帶來美好的未來,相信美國就是他最向往的樂土。
片子裡也有很多阿富汗人在塔利班的殘忍迫害下水深火熱,願意幫助美軍和艾哈邁德的情節。
與此同時,對立面的塔利班則把艾哈邁德視作國家、民族、宗教的叛徒。
可以說,多數像艾哈邁德一樣的阿富汗人民,也相信美國人許下的願景,做着一個能讓自己未來生活變得更美好的“美國夢”。
正因為如此,當2021年美軍無情地背叛阿富汗人,撤離阿富汗時候,無數阿富汗人追着美軍運輸機奔跑的場景才讓人那麼揪心。
電影裡,艾哈邁德最終在一名美國人個人英雄主義和美軍神兵天降一般的空中火力掩護下,成功到達美國,實現了自己的美國夢。
電影外,無數阿富汗人的美國夢醒了,繼續生活在更加嚴酷的地獄裡。
一些無法回避的問題:這場戰争,美國是否完全是正義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罪行是否應該由全體阿富汗人來承擔?二十年阿富汗戰争,美國又給阿富汗人帶來了什麼?倉促撤離阿富汗,美國又把阿富汗人推向了怎樣的境地?
這些問題當然都不會有一個簡單而肯定的答案。
雖然看得出來《盟約》試圖給出一部分自己的回答。然而這答案太過簡單、流于表面。
最後能讓觀衆感動流涕的,依然是代表着美國精神的美國式英雄,拯救了一個阿富汗人。
對美國政府的諷刺、批判留在了輕飄飄的幾條字幕,和一些政府部門官僚作風的情節裡。
相比起這種審慎、讨巧的批判,三千多萬阿富汗人的悲劇、三百名與美國人合作翻譯的犧牲、上千仍在流亡逃命的美軍阿富汗盟友,他們的悲劇和血淚,隻停留在襯托一個美國人壯舉的背景故事和字幕裡。
真正核心的命題遠遠沒有觸及。
“一則承諾,一個誓言,一條紐帶。”
這樣的标語,也不過隻是幾句煽情動聽的口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