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影院共看了三次《阿诺拉》,并且参加了 Sean Baker 和女主角 Mikey Madison 的映后谈。Coney Island 的气质就是《阿诺拉》的气质 —— trashy, kitsch, but in a good way.
她毫不掩饰地俗,最俗的土嗨说唱,最艳最风俗的着装,以及最本能的拜金。Coney Island 也是一样,地铁坐到终点站,走进东欧社区,这里完全没有纽约士绅化(如Soho区和布鲁克林)的任何精致的糖衣,街边是各种东欧餐馆,没有任何精致的元素存在。
从布莱顿海滩一路向北走,你会先看到片里懦弱乖戾的 Ivan 的豪宅,然后是找人时拜访过的 Tatiana 餐厅(这里的 Tatiana 是俄国餐厅,和那家昂贵的高档的 Tatiana By Kwame Onwuachi 不是一家),最后是 Coney Island Luna Park 的过山车,电影里最美的镜头,四人从过山车下走过。再往前走一点,你会在小巷里发现《阿诺拉》的广告牌,正好放了这个场景。
这恰恰是我最爱《阿诺拉》的地方,这是一部完全对准阶级的电影,Sean Baker 再次用最诚恳的底层视角拍出一部最诚恳的电影,它完全没有去年金棕榈电影《坠落的审判》的浓烈中产成分。所以我甚至要说,这部电影和女性主义完全无关,所有的问题都在阶级,在这个阶级议题的前提下,讨论 Anora 是否没有展现出《坠落的审判》或《好东西》中的那种“大女主”特质,是完全无意义的。
导演诚恳地拍,观众也应诚恳地看。先射箭再画靶,实在是没什么意思。简体中文互联网病态且特有的的对于性别问题的执着让人们看不到阶级问题——这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比性别问题重要一万倍。这种注意力的转移,是否又是某种正中下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