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好莱坞藉由奥斯卡完成了对现实主义独立电影的收编。这座新自由主义神殿原来从未真正背叛它的金身,伟大贝壳卧薪尝胆终于盼来今日,而无差别防御的白男们终于可以挺起胸脯上桌吃菜了(超绝小学鸡身材男主除外),但是看到贝壳推上的圣母心藏不住了,被背叛的偶哭惹(;へ:)

片中体现出的苦难,都需要让位于贝壳赋予的“爱”。由此,阿诺拉抛开了少数族裔,抛开了特殊职业,去拥抱贝壳消毒后的廉租公寓和上流社会,最终重新拥抱苦难。而贝壳需要脱衣舞娘、需要少数族裔、需要社会底层去奔向伟大。这可能是聒噪时代的现代性、"底层真实性"被贩卖的现代性、"社会关怀型电影"被烙印的现代性,以多巴胺分泌引出的现代性,可能在某些地方“现代性”的确如此,但大概不在国内的大部分ip地址分布里,意识到穷极一生可能都无法触碰的偶,实在很难不落泪; Д;)

有些人需要把《Anora》的底层叙事当作精神益生菌吞服,才能继续消化《小时代》的物欲讽刺。《小时代》的浮夸则成了被双重标准踢出讨论的诚实失败者,它妄想用不加修饰的物欲直陈来冲击桎梏,不知学院奖早已进化出更精密美观的冠冕堂皇鼻耳口舌,它不够“底层”、不够“关怀”、过于“荒唐”、过于“笨拙”,它太烂了;而归功于贝壳出色的咀嚼能力和消化酶,物化逻辑被打扮得可可爱爱的阿诺拉登上奥斯卡之巅,偶感动的哭;^;)

哭干眼泪,我不禁疑惑,比起《阿诺拉》万元买来的爱恨情仇,《小时代》静安别墅区里的纷乱与火,是否真的足够虚假,足够让它可以贴成大字报的恶评转为《阿诺拉》的颁奖词。回归苦难的结尾让我想到林萧的旁白,就像她在火中的跑马灯,原来“现代”最后总是灰烬与幻想,《阿诺拉》也是《小时代》的一部分,怪只怪郭导错印成草稿纸的密码正确得晚了点,替他和国产电影惋惜,偶哭惨惹(༎ຶ⌑༎ຶ)

像居伊·德波预言的:在后资本主义景观社会,一切反抗最终都会成为橱窗陈列品。

而不够现代的我们,继续哭就好惹o(╥﹏╥)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