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时光》是“大陆情人”大卫·里恩(David Lean)最为浪漫的作品,也是最后一部浪漫的作品,罗萨诺·布拉齐(Rossano Brazzi)与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一位来自俄亥俄州、在威尼斯度假、年华已逝、郁郁寡欢的“上班女郎”——陡生情愫。在接下来的十年中,里恩的电影都是马塞洛·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的化身,过于厌世与自厌而无法入戏。届时,即使是马塞洛本人也知道,戏该收场。而到了70年代,所有制片人都公认,在爱情片方面,好莱坞需要欧洲人指点迷津。然而早在1955年,世情还尚未改变之时,由自信满满都大卫·里恩执导的《夏日时光》仍然又是一部卖座的痴情片(最痴情不过1942年的《扬帆》)。

赫本饰演的简·哈德森(Jane Hudson),一位来自阿克伦的“时髦秘书”,来到了威尼斯,这是她首次来欧洲旅行(“你问我喜欢这里吗?我必须喜欢。我已经存了好久的钱了。”),紧接着里恩为她的初来乍到着墨颇多:她与行李员沟通不畅,她为她以为的“巴士”实际上是一艘缓慢的小船时而感到困惑,以及她在餐厅点餐时的蹩脚意大利语(“Grazie! / 谢谢!” “Prego! / 不客气!” “Va Bene! / 很好!” “Arrivaderci! / 再见!)。里恩将她与一对热情、大嗓门又俗气的美国夫妇作比(“成百上千幅画——全都是手绘的!”)。但是简非常想要融入这里,欣赏这里,起码也要做一位受欢迎的美国游客。对她来说,威尼斯代表着一系列具有魔力的邂逅——转角碰见教堂与广场,与盆栽花卉、锃亮的铜器一道置身于杰克·希尔德亚德镜头下黄蓝调色盘的优美画面中。美得令人窒息,而没有人比凯瑟琳·赫本更应景。在到达客栈之前,她就颤抖着、浸淫着着迷、甚至陶醉其中。
与此同时,威尼斯的意大利特质也在冒犯与冲击着她,打碎她的艺术天堂美梦。垃圾从上层窗户倾倒至运河中,乱性无处不在。

这次邂逅看起来可能是公式化的,但是赫本坠入爱河本身是一件奇迹。她在电影中一次又一次地敞开心扉正是她尽管有着上层阶级的举止和大胆的言语,但仍然不失为巨星的主要原因。突然间,热情涌上她的颧骨;她的红发好似燃烧。“你嘴上开玩笑,但是心里在哭,”布拉齐对她说。
里恩的技术从未如此流畅与得体,从来没有如此支持一个演员出色地演绎一个如此困难的角色。他不疾不徐,让电影有了自己的气息;《夏日时光》的主要戏剧性是简观念上的转变。在一组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中,她在威尼斯城里游荡,好似被圣马可广场的钟声所吸引。听到钟声,她急忙穿过人群;摄像机在迟疑、沉思片刻后立刻醒来,退到她面前,然后跟随她穿过一座黑暗的拱门,走入光线与持续的钟声中。这是天意极其浪漫的表达方式。我认为,里恩真正地与简对美的热爱与恐惧产生了共鸣,她对感性的渴望以及她怕被感性所吞噬。她的热情以及冥顽不化好似这位伟大而固执的导演整个生涯的写照。
作者:David Denby, SEP 8, 1998
David Denby 是《纽约》杂志的影评人。
译者:Higgs Howard, APR 2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