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片子后,一股郁结之气难以散去。

我问男朋友,这是一个反战电影吗,但为什么又是这样的结局。

前排影评道出了观影后的不适感,这不是一个好莱坞式的英雄叙事,也不是一个宫崎骏式的反战故事。李安拍的,是复杂的人生,漩涡般的矛盾。这其中,有人们对于英雄主义的“幻想”。就像女拉拉队员,当你是英雄时,你光芒万丈,当你不是时,你的光芒也随之消失。人们爱的是英雄,是英雄的故事,而不是英雄这个人,更忍受不了英雄是有瑕疵的。
这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反战故事。纵然有男主姐姐直白无误地表达出对于战争的厌恶,但是也有人欢呼于战争带来的“好处”。包括体育场的主人,或是中场导演。他们将这些人作为自己的“工具”,这些人对他们不是英雄,或者主要来讲不是英雄,二世获利的手段,商人希望利用他们赚钱,导演希望利用他们呈现出一个好的中场表演效果。我明白,被“工具”化的远不止此,我却不想再写下去。

男主的头脑中,有两个小人,一个是主流的选择,一个是反主流的选择。观影后不适的原因,也许不是因为他究竟选了什么,而是这个选择的过程,令男主痛苦,也让在两小时内和他经历着同样这些的我们痛苦。

如果可以,我还是希望世界和平,不愿看到战争中的伤亡,和战争后的内心伤亡,如果可以。

最后,中文名很妙,“中场战事”,而非“中场表演”或是“中场休息”,因为对于B小队来说,他们在这里所经历的种种,是另一场,艰难而痛苦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