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SIFF上海国际电影节,我都会买几部【狂想曲单元】的音乐电影,今年艺术类(油画画、摄影)的感觉比往年多,这几天能买的都买了。新的纪录片都特别高清,只不过高清不代表不会困,《艺术博物馆》我就睡着了……但《靠近维米尔》这部就越看越精神,感觉影厅观众也投入,笑点很一致,周一10点的场次,居然售罄了。

...

早看《伊拉克已逝之美》看得泪流满面,周四晚Anselm的纪录片(同名,年份2023),下巴都快掉下来了,我对艺术家工作室的认知有了全新的突破,几天下来仿佛在影院看了好几个展。

《靠近维米尔》这部纪录片全程就像用微距望远镜来看展细节,很过瘾。因为维米尔的作品很多尺寸都很小,和普通画册差不了多少。现场还有栏杆,因为人多。这么小作品没有望远镜根本很难看清细节,看清了一次只能看一个局部。而在影院,一下放到很大,也不会有我家投影仪的色差,爽多了。

策展人视角

纪录片是202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的史上最大的维米尔展是怎么办成的一些记录。大部分是策展人Gregor J.M. Weber 的视角和行程,这个展算他退休前的一次壮举。

策展人的桌子上放了一堆画作照片,讨论哪些能借来,哪些不能借,借不到的翻转过来。原来,策展开幕前还要做展厅模型,原来什么画挂哪儿也像建筑模型一样的,一目了然。有小伙伴抢到展览票但最后转出没去,买了书。我有点好奇画册能有多少纪录片里的幕后故事。

比较巧的是,我第一次看到维米尔作品和策展人一样是在伦敦的英国国家美术馆。我当时最震惊的是他们英文语音导览的精选都没有维米尔出现……还好墙面上有编码,输入数字还是可以听到的语音导览的。

...
来自b站视频片段截图
...
...

借不到的作品

大都会有2幅作品没有出借,其中之一是遵从捐赠人的要求,永远不能离馆展出【小伙伴差点以为是馆方小气不舍得】,还有一幅是状态太脆弱。

...
...

这也意味着有一些画再也不能回到荷兰。还有一个馆,唯一的维米尔被指定为当年学生作业论文的主题,所有学生都得去馆内看,无法出借。

...
...
...

这幅黄衫姑娘的罩衣是后来加上的,同一时期加的,证明不是后人。但这也不是最佳的维密尔的细腻度。

...
...

唯一一幅私人收藏是如何到手的,和另一个大佬竞拍,没成功,最后从对方手头又买下。大佬不在乎技法水平……更在乎作品有没有后人染指。大佬第一次见到没画框的画作,说是“没穿衣服”,并激动抱了起来。现场非常尴尬,因为其他人并不觉得这幅画有多好。

有一个画商说了:有钱人有一点,他们会死……之后的作品无论是遗产税、分财产还是喜好不同,捐赠等等,最终大部分作品还是回去博物馆。

维米尔的绿色

...

维米尔和很多人不一样,不是用灰黑色来画阴影,而是蓝色和绿色,脖子的阴影用了很多绿色这也成为鉴定作品的标志之一。策展人和另一个维米尔专家,画家Jonathan Janson聊过了N次各种细节。

...

出借所有作品,但吹笛的女孩的争议,用的手法是和维米尔一样的,类似的构图,绿色的阴影,但技法能力比较粗糙。有可能是状态不好的为维米尔,或者是学徒、女儿的作品。看网图不明显,但电影里能清晰看到绿色和没有争议的作品的过渡层次差很多。

...
...

暗箱和透镜

维米尔有耶稣会的邻居,工具多。现在找到了邻居超薄的羊皮纸作品,某种程度上证明了维米尔一定是用了这个技术。比较有意思的是纪录片里,他们用的手法是打开手机,看看纸张的通透感,wow,羊皮纸也可以这么薄。

一些细节

比如下图找到了墙面上最右侧的画作原作……

...

而这幅画,左上角的那个架子形状的【鸟笼】是后人画的。专家们很多都解读了半天,结果可能根本不是维米尔的设计。

...

在影院看纪录片时每一个细节都很清楚,回头网上看到都是低清……记忆又开始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