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疫情,這部音樂劇可能就已經在中國巡演,或者臨近巡演了吧。但這部音樂劇的質量卻大大低于預期(而且已經有小夥伴給了我預防針了),視覺上尚可,但聽覺上大概是最近線上看的音樂劇視頻中第二難聽的(第一難聽是《搖滾紅與黑》,音樂不光歌不行,還走音。安娜劇組演員音準還是好很多),可以說完全沒有繼承俄羅斯民間音樂和古典音樂共有的優點——旋律線條綿長優美。全劇聽起來隻有難聽和不難聽兩類,基本沒覺得有好聽的歌。看了Hal Prince的紀錄片後,我覺得一方面是主創能力不行,另一方面制作人要背鍋,制作人有責任逼着主創寫出足夠質量的東西。

劇裡歌劇部分像法紮一樣找了一個女高音,很典型的俄羅斯女高音音色。

這部俄語音樂劇走的是法語音樂劇的路線,演唱會一樣的歌曲+基本當牆紙的群舞。但還是有非常明顯的區别,非常大的伴奏樂隊。過于芭蕾化的群舞路線,簡直懷疑都是芭蕾舞演員再就業或兼職,開頭還穿插了部分模拟冰上芭蕾的輪滑舞蹈。此劇編舞并不推動劇情(我覺得音樂也沒推動劇情),也沒什麼亮點,舞蹈編排上整體不如來過中國的法劇羅朱、法紮。

因為是名著改編,編劇感覺在偷懶,一句話形容一下我感覺:像是在難聽的演唱會和舞蹈中插播了劇本。反正大家都知道劇情了,劇本細節與銜接都不到位的地方,你們觀衆自己能腦補的。全劇人物的糾結到了第二幕才好一丢丢,整體人物塑造非常蒼白無力,還特别美化了安娜老公的形象,根本沒體現出他的缺點,沃倫斯基選了一個既不年輕也不夠帥的演員,讓安娜後續各種舉動顯得毫無說服力。

女主角非常美,演/唱安娜一角還算有一點說服力。可惜其他角色/演員相比之下,對我就沒多大吸引力了。開場火車站站長像維羅納公爵和一粒沙死神的合體,就是歌太難聽,像變了味的野角。演員們的演唱整體偏重。

ppt,哦不,投影和LED倒是挺有層次,部分場景比較大氣。這大概是整個制作最大的優點。然而高清放映是有特寫的,特寫之下LED的馬賽克感頓時浮現,偏偏導演還特别愛特寫。

至于開頭結尾火車特寫啥的,用光什麼也沒什麼太多亮點,由安娜·卡列尼娜改編過的影視作品很多,舞台作品也多。我之前現場看過一次立陶宛編導安吉利卡·喬麗娜的現代舞劇版,鐘聲、椅子與火車聲的運用都很有意思,舞蹈扭曲與糾纏很好地體現出人物的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