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2021)的剧情介绍
革命者(2021)的影评
作为献礼电影,影片并没有讲述一段多么光辉灿烂的历史,相反以李大钊牺牲的历史节点来聚焦共产主义初期革命者。从回忆片段中,可以看到一个质朴、温和、善良的教书先生形象,但同时他不懂革命者要有自己的枪杆子、希望通过和平示威达到自己的诉求,又 ...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片子,比较震惊它怎么上的7分,可能是舞美拯救了演技,或者是说在同类影片中,它已经是巅峰水准了。最窒息的桥段,大伙说我相信,说到第三句觉得还挺震撼的,后面一堆不知道是不是演员问题,我的眼泪竟然硬生生憋回去了???? ...
直接吐槽,这部片子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它是那种会让人感觉“还是老一套”的那种电影。故事、剪辑不够好,整体看就是不太行。以下仅代表本人观影后的主观印象。1.混乱而过于频繁的时间节点,时间节点的过频出现,完全让人无法入戏,节奏过于紧凑, ...
1.感染力不够,这种片子不应该或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人格魅力,要么感受到革命的热力量(或者那种坚定/坚持),可惜两者都没有,全程平平淡淡(至少我是这样的)。看这个不如看预告片,或者去B站随便找个混剪都比它好看且有逻辑。 2.时间 ...
《革命者》独特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像在画一个思维导图:李大钊为原点,在李大钊被送到绞刑架之前的三十八个小时中的几个时间点中,通过类似镜头或类似元素的巧妙蒙太奇过渡建立一个个分支-闪回至某一场景,再链接建立相应的故事桥段,由此开花串联起 ...
很荣幸能够受到腾讯新闻 的邀请,提前观看《革命者》。事先早有预料会是一部佳作,但是最终的观看反馈远超预期。 首先比较令我惊喜的是剧情。因为对近代史比较了解,也看过许多献礼片和历史片,所以在我来看,如何把这段为大众所熟知 ...
主题歌词节选自李大钊先生写的《青春》,“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我们青年就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面对时代的洪流,革命者永远青春。 革命者 ...
跟另外一部相比,以点带面用李大钊带出时代群像,更清晰与具感染力。张颂文演得好,踏实又深情。@环球港
我好久没有在电影院看到“八一电影制片厂”这行字了~
非常纯熟大制作的党建科普教育宣传电影,感觉是高中历史课本近代史知识点幻化成了声画影像和故事情节。影片质量很好,的确如管虎导演所说,李大钊活了三十八岁,却是普通人的三百八十年。采用交叉平行非纯线性叙事,字幕辅助来清晰地讲明白李大钊是谁做过什么,已经很不容易了。
非线性发展穿插讲了李大钊在共产党建立发展的历史事件,当然电影不是纪录片,在形式上,在美学上,这个电影,我更觉得像是导演把李大钊人生的重大历史时刻解构然后再重建了,导演和制片都注入了自己的想法,可能是为了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影片的拍摄手法其实满摩登的,主演张颂文对李大钊的扮演,完成度也蛮高,各种时刻片段最后汇集到高潮,就是李大钊就义的时刻,气氛烘托还是可以的,现场有人看哭了(真的)。李大钊本身就值得五星了,这种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在中国,一直都没有断过,只不过有时候被定义成不同的立场而已,愿我们都不忘初心。
整部片子都太满了,情绪太外露,台词太直白生硬,配乐太多太煽情。开头的破碎更是致命的。结构上的新尝试挺有意思,让人耳目一新,但拼盘式的故事碎片最终也没能拼合出一条完整、丰满、流畅、连贯的主线,每个故事碎片都像是春晚里面经常插播的那种小短片,画面和台词都像。剪辑上玩了一些新花样,但是未免太多也太滥,反而影响观众对影片的整体把握,这种花样应该出现在B站影视区,不该出现在正片里。
实话实说,有点失望。很多“劳动者”的脸上看不到岁月苦难的皴搜的痕迹,太过整洁光鲜。有很多镜头的仪式感很重,但真实感就降低了。整部剧的运镜过于工整,贡献了很多结构唯美的分镜,但时代山河破碎的悲壮感也丧失了。不停的倒叙插叙我不太适应,整体氛围的渲染和感染力都不太够。革命有血有肉,这部电影有些浮于表面了。
把李大钊刻画的非常不立体,过于脱离生活。张颂文的表演并不出彩,把三十岁左右的守常先生塑造的老气横秋……白客、李九霄等这些角色,用的好就是点缀,用不好就是累赘……李易峰的微表情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