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都是我的个人见解,如有异议,请理性进行讨论,感谢。
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这部电影一出我就去看了,连续两天分别看了电影的国语版和英语版,我发觉这次国语版配音真的好,不仅没有拖后腿而且在表达上更加丰富。
我觉得有的台词由于语言节奏的问题,情绪渲染上有不同的表现。英语版台词节奏比较短促,可能更符合角色身份的语言逻辑;而国语版向来为了配合动画夸张性的台词配音,在这部电影的情绪表达则更加浓烈也更能渲染国内观众的情绪。
我以前很讨厌看国语配音的国外动画电影,因为配音太夸张显得造作。我第一次买票以为买的原版,没想到买了国语版,刚开始因为之前的感受有点尴尬,心里的期待降了一半;但是随着情节推进我真的被带入到影片的氛围里。以前看国配版没有这样的感觉。特别是乔尼和他妈妈那段对话,台词节奏各方面都太能打动我了。
相反是看了英语版,因为配音台词节奏问题,我的情绪出得很快。我本人对声音是挺敏感的,我看的两场都是杜比音效,但是我明显能感受到英语版乔尼的配音声音不够厚,有些台词念得很轻,这是和以往不一样的体验。
这次国语版有一个很明确的处理便是不加字幕,这样的处理在“22”的人物设计上有很好的体现。
光听看国语版我可能会把“22”判断成一个小男生,而看了英语版,我才发现“22”被称呼为“She”,“Her”。
以我的直观感受,通常来看“22”的外形设计更像一个男生,但是台词上用的称呼用的是“She”,“Her”。
我推断,因为在剧情设定上,已经有了其他动物的灵魂形象,也就是那只猫;有了“它”,那“22”便不能用“它”来形容。
可是未出生的灵魂在影片中并没有单一的性别界定,这在其他灵魂上有体现,其他灵魂长得都一样,只有“22”不一样。
所以我认为在“22”的人物设计上,称呼用了女性形象则偏男性,我是指通常印象。而且在动画产业女声优给小男生配音都现象也很普遍。
我认为,这点在制作上是有所考虑的,可由于英语的局限性,台词上很难展现这一点,而汉语恰恰完善了这个表达。不过看了制作纪录片剧本指导说这部角色性别占比1:1。不过我可能更希望这个角色没有性别设定,那样更契合角色本身设定。
另外,在“22”灵魂穿到乔尼身上,向医生讲述自己情况的情节上,国语版也做了不一样的处理。英语版,是直接用“22”的配音来表达,而国语版用的是乔尼的配音。我觉得国语版的这种处理也很不错。
根据我个人的观众心理,灵魂穿越后的“22”和乔尼进行对话,双方都是第二视角。而当医生进来后,根据镜头语言展现的是医生的第三视角;通过配音,观众能够站在医生的视角去感受到“22”灵魂穿越到乔尼身上后的直观表达。
让观众体验一下角色心理,再把观众从中抽离,让观众意识到乔尼身体里住着的是“22”的灵魂。而后顺理成章地通过配音展现乔尼借助“22”向母亲讲述个人思想的情节。
在这一点上,两个版本各有各的呈现形式,而我个人更喜欢国语版的处理。
我个人认为英语版的台词字幕翻译得比较生硬,远远没有国语版配音的台词自然,有感染力。
在看过两种语言的版本后,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国语版更能被国内观众所接受,无论是哪个群体;我也更能理解这部动画电影相比以往,国语版排片比英语版更多的现象。
我认为这次“国语版”《心灵奇旅》无论从台词、配音还是在其他处理上,相比“英语版”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国语版也有让我很难接受的地方,那便是地铁门口卖唱的那一段,对我来说真的太难听了,而且歌词一言难尽,和“英语版“的适配感根本没法比。
《心灵奇旅》这个翻译也差强人意,比较通俗和具象化,没有《Soul》有神秘感。我觉得在这部电影可以看出两种语言在表达上呈现的差异。
如果说,汉语在配音的展现上更能渲染观众的情绪,那英语在片名上的展现则更能给予观众遐想的空间。
汉语在表达上相比英语更丰富和具体,字词的各种组接能帮助我们对一个概念理解得更仔细。而英语则比较简单,英语往往是通过单一词汇衍生出不同含义,只有放在不同的语境下你才能理解其中的用意,而放在片名会带给人一种神秘感。
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就是“电影片名是'Soul'涵盖了'灵魂'、'心灵'、精神'等的含义”、“灵魂音乐”显而易见对吧。
这可能就是不同语言的差异和魅力所在吧。
还有一个细节,国语版里乔尼在酒吧演奏时开始的一小段和《海上钢琴师》里《Playing love》的开头很像而在英语版却不是,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记错了过后有人和我反映有一样的感受,我觉得我没有记错。而且,我的确看到这部电影在各种情节的思想表达上有《海上钢琴师》的影子,过后我会再写一篇对比分析。
总而言之,对我来说,这真的是一部特别值得我到电影院里去看的电影,这部电影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过后我会以我个人直观感受对这部电影的各个层面提出我的个人见解,包括与《海上钢琴师》思想表达上的异同。真的,已经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能够让我这样酣畅淋漓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用这部电影的台词来说“我爵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