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很美味”是一部足够接近观众的剧。这样的一部剧,给不同的观众带来了表达生活感受的入口和出口。这样的剧才能联系现实,让观众也成为这部剧的一部分。
因此,我认为观众对角色的和情节的感受是这部剧能立足于类似题材作品的根基。

虽然导演创作这部剧期间,看了很多美剧,也有一部分观众对这部剧的观感是“本土化美剧”;但是美剧给这部剧带来的是美式生活喜剧,类型化的“氛围”,这给观众带来了看剧的满足感,让观众看了觉得很“美味”。

可就像剧里刘净那样品尝美食那样,看到的只是食物那层美丽的外壳,那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是这部剧的“独创性”。
这部剧将每个人物对“食物”的不同追求和选择,与生活中所要面临的种种事物联系起来。

虽然关于美食的电影和剧“珠玉在前”,但是这可是在“中国”,中国这样一个美食文化多元、人文复杂的大国,素材选择和创作的空间可是很丰富的。并且这是只属于我们“本土文化的独创性”,是需要我们牢牢抓紧的。

就像这部剧通过疫情作为切入展开剧情那样,这是这部剧区分其他同类型剧的亮点。而本土美食和人文的多元融汇,也是这部剧区分其他国家同类型剧的亮点。从厨具餐具到食材美食,从饮食习惯到饭桌文化等等,都是中国特色。这些才是真正的“美味”。

诚然,多季度多CP,能带来热度,但是那样的热度并不长久。甚至可以说只是噱头。
而且多CP只是给“谈恋爱”的剧,增加了一个形式上的选择而已。如果这部剧的热度和口碑上去并沿用这个形式,那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模仿者”像工厂生产线那样批量生产同类型的产品。热度过去了,又会重新开发新的形式。这样,观众迟早有一天会看腻的。

真正好的作品经典的作品,最重要的还是讲好故事和刻画人物。既然第一季已经创造出了这么多人物和人物关系。难道不是应该深入挖掘人物更深层次的情感和联系,会让这个作品带给观众更深的体验吗?

如果就这样放弃一些人物,重新塑造新的人物和情感联系。事实上只是为了满足一小部分观众对新鲜的人物关系的需求,这并不能成为创作一部作品续作的好点子。甚至还会损耗三位女主的灵性,降低观众的耐心。
前车之鉴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如果这部作品,要拍多个季度。我希望能深入挖掘每个人物的内心情感和人物关系。
既然“爱很美味”要做“都市女性题材的轻喜剧”那就不只有爱情,第一季主要是讲“爱情”,那么下一季就可以讲“友情”,每一季都有一个情感指向。
可能有人会问,本来就不是只有“爱情”,但是这一季的情节都是通过“爱情”去展开,然后串联起来。
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职场线,方欣回到职场,是因为“婚姻危机”,夏梦更是因为“恋爱”来对自己的工作做取舍;亲情线,刘净和夏梦因为“分手”先后被父母催婚、数落,雯雯和父亲的父女情也是在刘净出现后而开始展开;而三个女孩的友情,更是因为彼此的感情生活而时不时聚在一起互相倾诉。
所以说,既然这一季是围绕“爱情”这一主题展开情节,那下一季,是不是就可以通过别的情感指向,来展开表达其他情感的情节。

人物不变,别管什么官不官配,观众觉得这个人物不好,正是因为这个人物足够真实,生活中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
既然三个女主人公各有各的缺点,又怎么能要求她们的伴侣也是完美无缺呢?这样到时候又有观众发出疑问“她们怎么样怎么样,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好的男人喜欢她们?”不要拿偶像剧那套来搪塞。既然要做“都市女性题材轻喜剧”,那就要做到情感上的“真实可信”。

并且,只要不是罪大恶极的“极端反面角色”,观众是愿意去看到这些角色的“成长”,好的作品,连一些没多少戏份的小人物,都能刻画出他们完整的“人物成长曲线”,让观众对这些人物“刮目相看”。既然小人物都能做到,那些主要的角色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试着开发配角的故事,当然首先绝对不能“喧宾夺主”掩盖主角的人物高光。
那些被骂加戏的角色,很明显能看到是增加了无用的情节,既不符合主题又不能推动情节展开,甚至到了“喧宾夺主”的程度。
而好的“绿叶”,不仅能衬托“红花”也能绿得舒适醒目。这种例子在经典作品中有很多。
如果要发展成“群像作品”那人物必不能少。

对一部好的作品来说,最重要的是让观众看你的“故事”和你的“人物”,而不是“恋爱”。如果为了满足那一小部分观众磕不同CP的需求,那岂不是被观众牵着走了。到时候又是变着法地“谈恋爱”,给自媒体提供吐槽影视行业新的笑柄。到头来只会砸自己的招牌。

相信选定这个片名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质疑,但是最终还是定下了这个名字“爱很美味”。所以,我希望“爱很美味”可以坚持自己的特色,做好影视行业的这一餐美味佳肴。

这部剧让我看到了各位编剧老师极高的专业能力,作为一名编剧专业的学生,自己也希望能向各位编剧老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