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兩結合來講,内容很多,感謝閱讀。

首先是走觀衆市場的兩個導演:

沙漠、易小星

類型片導演:沙漠,從他過往作品創作的風格來看,從走口碑和流媒熱度的“IP改編”—校園青春網劇,到“兼具票房市場”的“愛情商業片”,再到節目裡的風格鮮明的“懸疑”和“現實”風格,他都把握得很好。無論在影像上的視覺呈現還是不同類型片對應的拍攝剪輯手法,他都能應對。所以,他的創作風格不受限。走的是很典型的“商業類型片”路線。和其他同類型導演不同的特點是,他不會為了“類型”而“類型”,而是能夠把自己想要傳遞的内容放進合适的體裁,進而達到創作的目的。

這樣的導演對觀衆是最友好的,觀衆想看什麼導演就能拍什麼,可以随時切換應對自如,但是導演想對觀衆傳達的信念,卻始終如一。不足的點在于,比較中規中矩與同類型的電影競争時辨識度不高,一旦其他競争的類型片風格比較搶眼,就容易被觀衆忽視。所以需要在類型化的道路上提煉出個人風格,增加創作的“辨識度”。把導演的知名度轉化為導演的創作風格。

——————————————————

風格化導演:易小星,易小星非科班出身,拍出來的影片大多與電影本體創作邏輯不相符,因而會遭到大多影評人和有一定閱片量的觀衆诟病。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彰顯自己個人特色的同時,去滿足觀衆的喜好,讓自己的風格特色與觀衆的觀影需求做到融合。這一點,易小星真的很“精”,從節目的導演闡述來看,他都是從觀衆層面去闡述的。他不說概念,他給的東西都是實實在在的,能想象出畫面的内容。第一輪短片,他相當于就是講了一個“社畜”的故事,隻不過這個故事是以“笑話”的形式來講的。“社畜”就是一個當下一個很熱的詞,是實實在在的“标簽”,“标簽”是具備總結性的,不需要概念去解釋。觀衆自能意會。這也是為什麼第一輪投資人可以在不了解他的情況下迅速拍闆的原因。因為夠“實”。“社畜”這個标簽也是貼近大衆的現實,“共情”性質比較強烈。

第二輪則是“娛樂圈”,他給的故事更短了,因為基本上沒什麼内容就是各種當下熱門輿論“标簽”的雜糅。但是他自己卻提出了“概念”諷刺娛樂圈的種種,可事實上這些概念離觀衆太遠了,觀衆隻能像看動物園裡的雜耍一樣看看就過了,沒什麼現實意義。所以他就必須抓住“獵奇”的視覺元素,那就是“毛毛蟲”,這個元素一出來,視覺上有很強烈的畫面沖擊,投資人也能立刻拍闆。為什麼?因為“觀衆沒看過把這種東西搬到熒幕上的啊”這就是易小星的第二個“計謀”。可顯而易見,故事沒講好,空有“獵奇”的元素和概念,觀衆不會接受。影評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之所以覺得爛,并不是因為那條“蟲”,栽的不是“蟲”,而是這個沒有意義的故事,即便影片強塞“現實”的“北漂”因素,也無濟于事,故事沒講好就是沒講好,“爛”還是“爛”。簡單來說就是你本來可以拍一個“好看的爛片”,現在被你拍成一個“強行拔高的爛片”,既不高深也不好看。

可他“差”嗎?說實話并不差,因為他從來沒有想要“面面俱全”,他想要達到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就是為了這個目的才這麼拍,那他達到了,至少在他看來他成功了。而且他創作所想要突顯的特點,是那種你覺得好笑好玩不尴尬就夠了。而不是那種讓你覺得無聊沒勁的爛。更不是那種拿“電影學術”或“深刻内涵”去探讨的爛。

能抓住觀衆,至少在市場上已經成功大半,可想要獲得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成功,就不要過多地依賴觀衆的觀影滿足,而是腳踏實地地拿出一部認真的作品。易小星雖然在口碑上沒獲得什麼認可,但是他對電影的熱愛并不敷衍,聚餐環節裡他主動向在座的導演提問各自的“電影啟蒙”并且他想要獲得一個具體的“觸發點”。我覺得是一個很真摯的表現。同時也很明智,不僅增進了對其他導演創作背景的了解,同時也傳達了自己的真心。他的電影啟蒙是《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他電影啟蒙的觸發點是一種“社會殘酷”與“視覺上的沖擊體驗”,結合成一種“血色浪漫”。如果他不去“讨好”觀衆,認認真真拍自己真正熱愛的“電影”我想他一定會令很多人刮目相看。

追求能力認證與内容探讨的導演:

胡國瀚、彭宥綸

學生派導演:胡國瀚,在胡國瀚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學生派影視創作者的影子(為什麼不說學院派,因為學生派的創作儲備,還不足以應對社會對“學院派”的标準和要求。當然他已經有幾部“網大”了。)首先就是視覺上,肯定是走标準的“學院派”,在影像上的呈現會有很明顯運用影視創作上比較彰顯技術能力的表現手法,以及有一些“大師”的影子。因為“學院派”的電影創作,本質上就是“向電影大師學習”。

其次就是在創作内核上,總會費勁心思去想一個足夠“獨特”的故事,可以第一時間就讓人覺得“诶,這個有意思。”無論是投資人還是觀衆。而現在的電影市場幾乎是被“年輕觀衆”所占據,那麼足夠“獨特”肯定是能吸引年輕觀衆的。不僅故事要“獨特”,概念也要“獨特”,不僅彰顯“能力”,還要彰顯“思想”上的深刻表達。這樣的創作動機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派”導演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阻礙和挑戰。因為“學生派”導演,一知識儲備不能完全消化,啃的書很多,但是不能把啃過的書轉化成自己的創作特色,隻能停留在“依葫蘆畫瓢”的階段。二閱曆不夠,因為年紀輕見識面小,沒怎麼見識過“社會”,對社會環境和社會人群,沒有足夠的認識和探讨。所以要表達的“思想”,往往隻能蜻蜓點水或者過度依賴和過度表現“概念”,最終的呈現并不深刻,亦難以讓觀衆“信服”。

“學生派”導演更多地是為了證明自己應對社會審視和社會市場的能力。因為隻要證明了,便會獲得足夠的資本去拍自己真正想要拍的“電影”。

但是像“學生派”導演,是我們年輕觀衆的福音。我們恰恰能從這批導演的作品中,獲得屬于我們年輕觀衆的“共鳴”,事實上對于觀衆來說這就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并且能通過這個“共鳴”,找到自己的“歸屬”,收獲與之相關的一切信息與情感。

——————————————————

宣傳向導演:彭宥綸,幕後創作經驗與社會經驗,已經足夠讓她的創作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質量的滿足。但是從她的創作理念來看,她想要達到的是一種概念的導向和宣傳。彭宥綸說想拍“自己的東西,但是觀衆……”,然後發現認可的觀衆便欣喜,感慨“知音難覓”,實際上就是把電影作為宣傳自己思想概念的媒介。隻要達成這點,她便會達到創作上的滿足。這點從她的“電影啟蒙”《死亡詩社》(也是我最愛的電影之一)也能看出來,她所觸及到的“詩意和”“美”,其實本質上也是一種概念的導向,電影本身所傳達的,也是一種心靈上的“指引”。而從她兩輪短片的導演闡述來看,也具備很強烈的“概念性”,第一輪是借娛樂圈現象來講“控制”(控制與反控制,從人内部的控制到外界的控制。),第二輪是為了講“元宇宙”,這個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她很顯然闡述的都是概念。

這類型導演,往往是想借助具有熱點話題的殼來宣傳自己的“概念”。來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歸屬感”的滿足。我相信這是當下許多創作者共同存在的情況。這樣的創作理念不受任何限制。隻要“敢”那就“拍”。可是一旦過度依賴觀衆,依賴他人的評價,依賴這份“歸屬感”,從而放棄了“自我表達”,那最終呈現的作品則更難讓觀衆接受。隻有在一定程度上讓觀衆“信服”的條件下,把自己想說的說清楚,才能做到令自己也令觀衆滿足的“自我表達”。

依賴業内口碑的導演:王珞丹,從藝人轉型的導演,最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依賴業内。從節目中來看,王珞丹背靠強大的工作團隊,将她很籠統的“概念”轉化成視覺沖擊強烈的影像呈現。而在節目外,除了認認真真踏踏實實走向幕後創作的轉型導演,大多都隻是給自己打造業内“身份标簽”,增加業内“辨識度”以獲取更多的資源。簡單來說,就是多一層身份便能獲得多一層資源的信息獲取途徑。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呢?當然是“圈錢”啊。現在越來越多所謂的演員當導演,導出來的“爛作”就足以證明這點了吧。就是拿這個“噱頭”去圈錢。如果以這樣的創作動機來看,那麼走的就隻有兩條路,一條是走觀衆市場,最大程度上滿足一般觀衆的觀影需求(明星卡司、特色元素、社會熱點。)一條便是走“概念”宣傳(把作品辨識度打出去,讓業内看到。簡單來說就是一提起什麼題材或者什麼類型的電影,第一反應就是這個藝人導演。)這種不僅要在作品中體現這樣的概念,還要在自己的“人設”在社會輿論上的宣傳做足工作,才足以讓“業内”信服,一有相關資源就想到這個導演,然後進行合作,壟斷這類型的資源市場。王珞丹顯然不具備這種能力,但是從她去考研電影學院的編劇專業,和她現場講戲的态度以及最終作品的呈現來看。我想她如果真的要走向幕後創作,她是有心的。

——————————————————

郝傑我就不說了,這個節目并不能為他證明什麼。節目組讓他找來一個業内口碑高能力優秀的攝影指導,所以在影像呈現上有足夠的“質感”。而在他以往的片子裡并沒有體現這一點。以往的片子風格比較粗糙和“原始”,也正是因為這份“原始”讓業内在當下,看到了過去創作的“痕迹”,讓觀衆在當代也能看到新的卻具有過往創作影子的片子。

可是令人不齒的是,郝傑的片子“借鑒”痕迹嚴重,片子傳達的内容與原片大相徑庭,甚至拿被“借鑒”的原片來宣傳标榜自己的片子為“中國版本”。其“電影啟蒙”更是出自“色欲”,而并非創作上的構思。

試問這樣“創作動機”所做出的片子有什麼底氣上院線,有什麼底氣走向大衆?要上院線的電影,必然是要符合當代思潮的電影,想把腐朽思想帶往院線。這可能嗎?

退一步來講,被“色欲”啟蒙并不羞恥,也有相當一部分創作者以此作為藝術表達,并向觀衆展現了優秀的“創作審美”,甚至以此做出深刻的社會表達和自我表達。而郝傑呢?在一部隻是以“情色”為殼來表達深刻思想的電影中隻看到“情色”。不僅如此,還意圖給自己的片子貼上冠冕堂皇的标簽,标榜“文藝”,以此道德綁架觀衆,通過“思想牽制”來強行讓接受他的片子。并且讓觀衆滋生對“文藝”領域電影的刻版印象。給這個領域的創作者造成負面的輿論影響。

所以,在我看來,郝傑令人不齒。

相關言論已表述,有興趣的可以點開看。

承認郝傑就是好色很難嗎?

為什麼《馮海的夢》很難讓女性觀衆接受?(原來本質是滿足郝傑作為男性的“享受”。)

這是我的小組,有興趣來,歡迎大家。

理解日記(書籍電影生活相關)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