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聊聊最近上映的一部非常具有可看性的印度电影《调音师》。
改编自2010年法国同名微电影。原版只有14分钟,钢琴家在一次比赛中失利,为了生活而选择成为一名调音师,很快他发现假装一名盲人能够拿到更多的钱,于是就开始假装盲人。在一次上门服务中,他目睹的一场凶杀案,为了活命只能装作没看到,影片最后是凶杀者举起钉枪,至于调音师死了没有,各有说法。印度版的电影,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原版的情节,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只不过男主是为了成为一名出名的钢琴家,才假装成盲人,为了让自己沉浸在艺术里。
全片主题就是开头的那句话:“What is life?It depends on the liver.”直到影片结束,才能真正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


影片第一个部分是一个男子在田野间开枪打兔子,虽然不明所以,但是很明显这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伏笔,会在某个点衔接上。
接下来出现影片的第一个线索,是讲述某位演员与其妻子的日常故事。与原版的进行比较就能够联想到这是一条命案线索。


...


第二条线是钢琴师碰到了一位欣赏他的音乐的女孩,并介绍他到餐厅进行演出,能够赚够出国继续学音乐的钱。钢琴师对女孩动了心思,于是主动摘掉了眼镜想看看这位女孩是什么样子,从此故事便一发不可收拾。就在餐厅演出的时候,演员主动联系到钢琴师,并邀请他到家里演出,在此几个人物形成了交汇。
演员想给妻子一个惊喜,自己假装出差,邀请钢琴师在家里演奏,没想到却碰到了妻子劈腿,然后被杀。这时候钢琴师上门,见到死去的演员,借机去卫生间,发现一个拿枪的男人站在墙角,为了保持镇静,用力弹着钢琴。

...


男子出了演员的家,依旧惊魂未定,坐在路边的座椅上,这是一个左臂上有文身的妇人向他兜售彩票,这里即是电影的第三条线。
接下来故事逐步进入高潮,反转一个接着一个。

钢琴师想去警察局报案,结果发现局长就是那个杀人犯。警察和妻子分别去他家测试他是不是真的盲人,没想到假装盲人的他真的被妻子毒瞎了。就是在这个时候,男主感受到了失去的痛苦,不知所措,他答应不会告发此时,没想到依旧遭到毒害。警察甚至到家里想到把他杀死。
走投无路之时,那个有纹身的老妇人和他的儿子出来救了他。当然这个救并不是简单的救,而是贩卖他的肾。贩卖器官的医生为了钱残害弱者,并将其卖给上层阶级。就在准备取男主肾的那一刻,他说出了女人手臂上的纹身,挽救了他一命,也给了他复仇的机会,他们绑架那个妻子,威胁警察交出钱,否则就昭告天下他们之间的事情。
就在以为事成之时,妇人和他的儿子想要独自吞并这笔钱,于是也将男主绑起来关在仓库里和妻子一起,不巧的是妇人的儿子却因此死掉。妻子利用男主松绑,反手便想将男主置于死地,医生发现妻子的血型符合要求,于是跑来找男主,两人合伙敲晕了妻子,扔进了后备箱。
两人驾车行驶在公路上,医生决定把后备箱的妻子杀死,取了肝脏卖钱,眼角膜给男主让他重见光明,他对男主说:“什么是生命,这取决于胰脏。”影片在这里解释了开篇的那句话,也是在这里故事戛然而止。


...


影片最后一个部分来到了两年后,初恋女孩在一家酒吧重遇了男主,他像女孩讲述了发生的一切故事。之后镜头又回到了之前戛然而止的那条公路,车停了下来。男主告诉女孩,他不忍心杀人,打算放过那个妻子,可是因为一只兔子撞过来导致车失控,爆炸,人都死了。而这只兔子也照应了开头的伏笔,使得整个故事成为一个闭环。
就在以为男主说得是真实的时候,剧情最后来了一个反转,服务生询问一个手杖是不是他的,男主没有动手触摸就说是的,说明他其实没瞎,这就证明刚刚他对哪个女孩所讲的都是谎言,之后男主用手杖精准打飞饮料灌的那一刻,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


在我看来,男主至始至终都是不敢面对生活的弱者,戴上假眼镜装做盲人,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欲望,到了欧洲之后,他选择继续装作盲人,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当然电影中有些情节可能不是很完整,有些伏笔可能有点生硬,比如男主去报案时恰好杀人犯是警察,老妇人出现时特意给了手臂文身特写镜头,但是这并不妨碍整个故事的精彩程度。不到最后一刻,你都不知道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