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斯·沃特·基普(Dennis Walter Kipp),一等兵,18岁;艾瑞克·艾伦·博什(Eric Alan Bosch),列兵,21岁;罗伯特·厄尔·艾利斯(Robert Earl Ellis),准下士, 19岁……”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中,“芝加哥七君子”之一的汤姆·海登(Tom Hayden)在最后的法庭陈述中,念出了庭审期间在越战中阵亡的4752名美国士兵的名字。

影片真实还原了发生于1968年的民权示威游行以及后来联邦地区法院对于合众国诉德林格(United States v. Dellinger)案件审理的全过程。

196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在孟菲斯(Memphis)遇刺,巴黎的学生风暴了五月,苏联的坦克碾压了布拉格的春天,大洋彼岸的中国青年被投入到了广阔天地中去大有作为……也是这一年,我如今生活的这座城市的那场反战民权运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和今年一样,1968年也是一个大选年。美国民主党大会即将在芝加哥举行,大会上将选定下一届总统竞选的党内候选人。当时越战已经进行了六七年,美国国内弥漫着浓重的反战情绪。以“芝加哥七君子”为代表的上万名群众聚集在芝加哥国际露天剧场附近举行示威,反对时任总统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的越战政策。 “七君子”的本意是进行和平示威,但抗议示威经常很难控制好“火候”。激情的演说和亢奋的情绪仿佛一把助燃剂,将这场示威变成了骚乱。警察与国民警卫队动用了警棍与催泪瓦斯,数百名群众受伤,八个“倒霉蛋”坐上了联邦地区法院的被告席。

为什么是八个人呢?

原来的被告的确是八个人,其中有一位被告叫鲍比·西尔(Bobby Seale),是一位黑豹党领袖。当时他的律师因手术而无法到场帮他辩护,带有深刻偏见的法官朱利叶斯·霍夫曼(Julius Hoffman)却拒绝了西尔自行辩护的要求。性格火爆的黑豹党领袖在法庭上激烈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法官却以其藐视法庭为由,给他戴上手铐脚镣,还用布封住了他的嘴……其实黑豹党人没有参加全部的示威活动,流血冲突也和他没有太大的关系。电影里,法官被暗示这种“五花大绑”的行为可能会有种族歧视之嫌之后,便终止了对他的审理。

来看看这“芝加哥七君子”都是谁吧。

艾比·霍夫曼 (Abbie Hoffman)与杰里·鲁宾(Jerry Rubin), 两人都是雅皮士(Yippie)创始人。

雅皮士和披头族(beatnik)、嬉皮士(Hippie)有什么区别呢?

披头族最开始用于描述“垮掉的一代”的参与者,在50年代被首次发明并使用,主要讽刺“垮掉派”文人。垮掉派文人的典型代表有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及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他们的作品对当时的年轻一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披头族通常留着山羊胡子、头戴贝雷帽、穿昏暗色调服饰、玩着手指鼓,并以“冷漠、抑制情感”而著称。

到了60年代,“垮掉派”逐渐被更为活跃的反主流群体嬉皮士代替。嬉皮士在叛逆与对抗世俗的同时,追求“酷炫”,喜欢艳丽色彩并且通常蓄着长发,也常常沉迷于酒精与性。

雅皮士呢,可以简单理解为产生于60年代后期的,在有着全部嬉皮士特点的基础上,加了一条政治诉求的人群。

影片中的霍夫曼有很多精彩的台词。既有对着法官直接喊出“爸爸”的“混不吝”(因与法官有同样姓氏),也有着“我们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是谁才进监狱”的清醒。当在法庭上被问是否知道为何成为被告时,他说,“我们没有携带枪支、毒品,我们没有拐骗幼女。我们从纽约跨过新泽西,再到宾夕法尼亚、俄亥俄,最后再到伊利诺伊。我们有我们的想法。然后我们为我们的想法遭到殴打和逮捕。”


...



汤姆·海登 (Tom Hayden)与伦尼·戴维斯(Rennie Davis),二人都是学生争取民主社会(Student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的积极成员,是当时学生民权运动组织的灵魂人物,新左派运动的领导者。

影片里,一个听示威演说的热血青少年爬上了旗杆,执法的警察却试图将其拽下扣押。戴维斯试图和平与警察沟通的意图,却被理解成了攻击,遭到警棍袭击的头部流出的鲜血,成为了示威群众激愤的火苗。语法不严谨的海登呐喊出“If blood is going to flow, let it flow all over the city”(他本意是指自己同伴为此所留的血,需要被大家所看见,而并非想让整个活动演变为流血事件。),最终成为了庭审时最为不利的枷锁。

有趣的是,前面提到的雅皮士和知识分子精英在庭审的背后产生了分歧。知识分子不满雅皮士的“表演”行为,认为他们的愚蠢与鲁莽只是为了获得关注,他们甚至根本不希望战争结束。而雅皮士则否定知识分子精英意图通过选举重塑政治的可笑,认为他们必定会为此先舍弃某些更重要的价值。


...


大卫·德林格(Devi’s Dellinger),结束越战动员委员会(National Mobilization Committee to End the War in Vietnam) 的领袖,是一位想效仿甘地进行和平示威的人。

和家人分别出发去芝加哥之前,年幼却懂事的儿子问爸爸德林格“万一警察……”,他说:“我会像我一直以来做的那样,非常冷静、非常礼貌地应对。”


...



李·维纳(Lee Weiner) 和约翰·弗罗因斯(John Froines),二人一位是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助理教授,一位是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的化学博士。联邦地区法院审判结束后,他们二人被释放。两人在影片里的戏份并不多。


...



影片仅含“芝加哥七君子”联邦地区法院审判的部分,但真实案件后来上诉到了第七巡回法院,而后巡回法院推翻了原判决。七君子最终被释放。

这部影片在奈飞(Netflix)上映的时间,很难不让人想起今年的“Black Lives Matter ”, 那些被损毁的店铺,那些安静至心慌的宵禁夜晚,还有那么多想要被听见的呐喊。然而本片导演索尔金(Aaron Sorkin)在采访中说,“并不是我的剧本影射现实,而是现实按照我写好的剧本上演了而已。”

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早在2006年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就有了拍摄这样一部题材影片的创意。有一次索尔金去斯皮尔伯格家做客,斯皮尔伯格跟他说想拍一部关于1968年“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为题材的电影,并邀请其创作剧本。斯皮尔伯格本来还邀请了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饰演鲍比·西尔。还记得这个人吗?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黑豹党、第八人。但是后来因为美国编剧工会罢工、预算等种种缘由,影片的拍摄计划一拖再拖,直到2018年,索尔金接过了这部影片的导筒。虽然斯皮尔伯格没有当成导演,但是却在电影里留下了自己的影子——影片结尾海登念出名单那一幕确有《勇者无惧》(Amistad)里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在最高院里逐一念出逝去美国国父名字的影子。不知道是不是索尔金在向斯皮尔伯格致敬呢?

“……大卫·克鲁兹·查韦兹 (David Cruz Chavez) ,上士,31岁;道格拉斯· W·杰克逊 (Douglas W. Jackson) , 准下士,19岁;威廉·梅尔文·约翰逊 (William Melvin Johnson) ,一等兵,20岁……”

海登继续念着死亡的士兵的名单,参加庭审的人们站起来为他们默哀,为“七君子”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