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即道 道法自然 如来
时至今天,各种歌颂“忠孝文化”的伦理剧在电视上仍然是屡见不鲜,而在2006年,这部剧尚可对自古以来的“忠孝文化”大胆辛辣地批判,这是十分可贵的。
“忠孝文化”是儒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长期占据中国正统地位的思想,甚至影响了东亚文化圈;日、韩、越南……可谓是影响深远。但21世纪,特别是越来越强调“开放”的今时今日,这种“忠孝文化”下的文化属性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吗?同丁元英一样,我是持悲观、否定态度的,倘若这种文化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那为什么一次次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直接对准“孔家店”呢?虽然孔子及其思想的伟大是轮不到我加以怀疑的,但不得不说——这个民族总是被这种文化压得弯着腰。
以丁元英的视角来看,儒教思想无疑是一种“弱势文化”,而王庙村的村民正是弱势文化产物的具体体现。
在丁元英以格律诗帮扶王庙村之前,王庙村百姓大多数是依靠被动输血式扶贫政策,结果长期以来仍是贫困县里的贫困村。毫无疑问,这和王庙村农民的“小农意识”是脱不开关系的。后来,丁元英把“市场”引入了这个村子,这激发了农民渴求眼前利益的欲望,而在这种条件下,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也被激活了。如同《国际歌》所唱“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国际歌》被传唱了这么多年,“全靠我们自己”的观念仍然没有深入到每个人心中,这歌大概是唱了个寂寞。而从头到尾,一直在讲的“天道”,以我浅显的理解,大概就是“实事求是”。只是这四个字被念叨了太久,而且被一些口是心非的人玷污了,所以再讲这几个字的时候都有点“诚意不足”。但或许真正的天道正是简单如此,这才是事情该有的样子,而这复杂的人间才是颠倒了黑白的存在。
讲了这么多“道”,丁元英其实也没有逃出世俗。
在芮小丹殉职后,他也会因此伤心到吐血,哦对,他也从没有标榜自己“得道”,他只是一个信佛但是不能得道的非常规俗人。俗人就难免落俗,难免会陷入一种“越是拒绝,越得面对”的情况。丁元英虽然“明白了”,但他也在与芮小丹的爱中体验了“痛”,是一种在此前没有过的感觉(至少他亲爹去世的时候,他没吐血)。不轻易起心动念,遇到真正的心上人时,又可以尽情沉湎于爱的生活中,这大概就是活出真我,知行合一了。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丁元英这样的人是不是真的存在,应该有吧,不然豆豆不可能完全凭空捏造出一个,咋地也得有差不多的原型。而我在观剧时一直瞧不上的刘冰,这确实是活生生的样子,在生活中可谓是比比皆是。至于我,不求看完一遍就可以“悟道”如元英,但求此生不刘冰,如此我也算是没白看了。
PS·最后两句送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