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摘编丨木木

剧集创作脱离现实,观众喜好难以掌控,影视剧内容陷入数据困境?

内容创作方面的诸多问题都在困扰着大批影视行业从业人员。3月27日,以“电视剧原创、大数据与类型化”为主题的中国电视剧编剧(北京)论坛在2019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举行,多位行业人员在论坛中对影视行业的相关热点问题深入探讨,以求影视剧内容未来破局之道。


...

影视剧制作:精准出击细分群众

台网观众在观剧喜好方面存在的差异,在现在的台网渠道中表现的越发明显。从《2019中国电视剧产业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与台播剧集相对稳定的题材阵容相比,网络剧集的题材阵容更为丰富,同时也具有更多的变动。

在台播剧集中,抗战题材、都市情感题材剧集仍然为收视重点,但是从网剧市场来看,青春情感、古装、玄幻、奇幻等题材则更易成为俘获观众的重点题材,受众对于台播剧集和网络剧集的选择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分水岭。

针对这一点,导演郭靖宇在编剧论坛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针对《娘道》曾经在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中引起争议的现象道出了自己的解释,“这部剧其实是专门写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年轻观众喜欢什么样的戏我知道,但如果按照那种思路写,我们会失去中老年观众,或者说,他们将无剧可看。”

...

导演郭靖宇

郭靖宇指出电视台面向不同观众群体,同时提醒剧集制作方,在受众群体已经进入分众化的时代,制作剧集时需要做到有的放矢,针对目标受众群体实现精准内容生产。

针对观众群体的细分现象,影评人李星文同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网络中的观众的喜好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甜苏痛爽”已经成为年轻受众对于影视剧的审美取向。所以想要用剧集俘获年轻受众,为剧集打造适宜自己的生存空间,便需要掌握年轻受众的审美喜好,从而使剧本内容能够戳中受众痛点。

早期的《白夜追凶》《河神》,2018年的《延禧攻略》,能够在受众中获得极高的热度,以及收获高口碑的原因一方面是内容具有的创新感,另一方面便是对于受众喜好的直击,在未来的剧集内容创作方面,突显剧情真实感以及直击时下观众喜好便显得极为重要。


大数据创作:重视但不迷信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剧集内容的创作不应再局限于以往的固有方式,而应该不断求新求变,针对这种情况,大数据创作的重要性便亟待被影视行业从业者所认知。

本届论坛中,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会长刘和平便对大数据创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以往IP作品影视化的过程中,部分项目方常常会依靠大数据进行选择,但是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他解释道:“小说有小说的叙事结构和方式,戏剧有戏剧的叙事结构和方式,如果你只是以阅读小说时候带来的流量,来要求我们改编剧本,又期待流量,是不可取的”,他认为数据和流量是指导影视创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盲目迷信于数据而与实际情况脱节,最终也只能将作品推入尴尬境地。

...

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会长刘和平

随着影视创作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和创作早已被绑定在一起。影视制作方通过数据分析找到目标受众,以及在挑选演员的过程中依靠演员各项指数进行参考,已经成为了影视创作的常态,数据已经成为影视内容创作的重要指标。

早在2018年阿里文学的第二届作者年会中,多位内容创作者围绕大数据创作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CFO、阿里文学CEO宇乾首先上台讲话,他认为,网络文学现在正处于最好的时代,而大数据便是阿里文学的核心竞争力。阿里文学通过自身的大数据系统,可以精准匹配用户对内容的多样需求,定位不同IP的潜在用户群,为内容生产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从而降低IP培育的成本和风险。

本次论坛中不只是内容创作方,视频平台同样对数据有着自己的看法。爱奇艺数据研究院院长葛承志指出,“目前我们所拥有的数据正全面应用在爱奇艺的投资、创作、制作、播出、评价的各个领域”,对于平台方而言,精准的数据同样会成为决定平台方是否进行投资的重要决策。

...

爱奇艺数据研究院院长葛承志

大数据时代,对于数据的合理使用,会成为助力影视作品创作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一味盲目地迷信于数据,最终便只会与最初的出发点背道而驰。


影视剧发展:“现实感”仍为关键

在本届论坛中,“现实感”仍然成为了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

2018年,现实题材剧集数量井喷,在国产剧集市场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从《2019中国电视剧产业报告》中的数据可以清晰看到,近三年生产的电视剧题材中,现实题材剧集在所有题材剧集中的数量占比不断上升,从2016年的57%一路上涨至2018年的63%,2018年现实题材剧集在剧集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变得更为明显,但是剧情悬浮、偶像化的现象也随之而来。

针对这种情况,编剧申捷在论坛中结合自己的实际创作经历抒发出自身对现实主义剧集创作的感悟,他说道:“创作必须要扎根生活!灵感与积累的素材会经过一段时期的沉寂突然浮现,有心栽花与无心插柳是共生的”。作为编剧,剧本创作不能脱离实际,沦为空想,应该让现实生活成为创作的源头活水。


...

编剧申捷

同时,对于影视市场中现实主义影视内容数量增多的现象,阿里大文娱优酷总编辑张丽娜同样指出,“一个好的作品,应该能反映人民的美好生活,反映真正的中国样貌”。

从影视平台角度来看,她还表示,优酷将围绕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条主线,在主旋律、优秀传统文化、主流青年文化、北京一城三带等四方面进行布局,力争凸显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农村题材等多种题材。将为现实题材剧集的发展营造充足空间,也会为现实题材剧集走出过门,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机会。

...

阿里大文娱优酷总编辑张丽娜

“现实感”已经成为当今影视剧创作需要时刻把握的关键,从近期收官的《都挺好》的火热中,同样可以看到观众对于优质现实剧集的喜爱,剧集具有“现实感”才能够真正推动其触及观众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