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楼画心

...

画皮

《画皮》中有一幕非常耐人寻味,小唯恼火蜥蜴精坏其好事,对他厉声斥责,并尖刻的嘲讽道:“你这个整天吃苍蝇的东西懂什么是爱吗?”

然后场景一转,小唯露出真面目,威胁佩蓉喝下妖毒,佩蓉不无凄凉的低声斥道:“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爱。”听罢此言,小唯微微一愣,旋即低眉而笑。

或许那笑里更多是对佩蓉垂死挣扎的不屑,但似乎又有一点别的什么,仿佛有些慌张,有些疑惑,有些自嘲。

佩服创作者的细腻与巧妙,一处小小的细节就一针见血的点出痴情者的软肋。

难道不是吗?面对别人的爱情,我们总会不自觉的以爱情专家自居,煞有介事的评头论足一番后,恐怕还在心里一半同情一半讥讽的嘀咕一句:真是个不懂爱的家伙。

然而,真正轮到自己陷入爱情的罗网后,又有几人能保持从前的“高智商”?还不是继续重蹈前人的覆辙,犯下一连串曾被自己蔑视的低级错误。这个时候,我们真该问自己一句:我究竟懂爱吗?

《画皮》在一个最通俗的爱情漩涡里展现了几种不同的爱情观。他们中谁配称得上懂爱的人呢?

佩蓉的爱最令人感慨。面对王生的精神出轨,她选择了容忍;面对小唯的威胁,她选择了牺牲。当满头白发的佩蓉被人追赶至街头,一回首,血泪滑落,乐声凄扬,观者无不动容。她的爱是无私的,也是悲情的。

不知是编导故意为之,还是剧本太过仓促,佩蓉的爱情里留下了一个令我难以释怀的硬伤,那就是在她死后,王生对小唯说的那句“我爱你,但我先有了佩蓉”。

也许是我天生的悲观因子作祟,看完影片,我总不禁会想,倘若佩蓉听到了那句话,即使小唯离去,她还能继续平静的与王生共处吗?有时候,爱的残酷正在于输赢立见,哪怕你爱得多么用心,付出了多少代价,只要那个人不爱你,你就永远是个输家。

又或者爱本来就不容推敲吧,只能说,幸好佩蓉只看到了那个愿意与她共生死的王生,只看到了一份属于她的完美爱情。

王生对小唯的爱笔墨甚少,以至于有些莫名其妙,这是电影的败笔之一。

那几场春梦似乎只能证明王生受到小唯美色的诱惑,却并不能上升到爱的层次。不过王生的故事是以爱上小唯为前提的,所以姑且假设这个前提成立吧。

王生是个最为矛盾的角色,他一方面意识到自己对小唯的爱,一方面又不断提醒自己对佩蓉的责任。这样的人物设定使得原著中单纯的负心汉形象一下子丰富了许多,他对于两个女人的态度也格外耐人寻味。

当佩蓉被所有人当作是妖时,编导又用了一个十分巧妙的对比:一直单恋佩蓉的庞勇义无反顾的为佩蓉辩护,他坚信自己爱的人不是妖。而王生也做出了一个非常有情有义的决定,那就是即使佩蓉是妖,也要与她共生死。一点细微的差别,便暴露了感情的指向。庞勇是对爱的信任,王生却只是对义的成全。

用现代的道德观来判断,王生的做法是正确的,然而他的爱却难免遗憾,那句最后的表白蕴含了多少无奈,也只有他自己清楚。影片没有交待他后来有没有思念小唯,也许编导也难以继续较真。

相比之下,小唯的爱要单纯许多,从开始想方设法的占有到后来牺牲千年修行来挽救爱人,是一段完整的爱情成长经历。最后,她才终于懂得,爱更多的是付出,是成全爱的人。

最令人心疼的,还属蜥蜴精对小唯的爱了。当他用盒子盛着人心笑嘻嘻的对小唯说“已经帮你切片了”的时候,那种傻得可爱的形象便立即抓住了我的心。当他面对小唯的讥讽与羞辱依然一声不吭的时候,却又可怜得叫人心酸。

蜥蜴精才是故事中最悲情的角色,对爱的人百般体贴却换不来一点温柔对待,最后还白白丢了性命。其实他的痴情足以开辟一个番外篇来树碑立传了,只可惜导演的结尾太过“人性化”,只把人类凑了个大团圆,妖们只有黯然神伤了。

庞勇的爱好像不着痕迹,可能是人物性格太特别,反而淡化了他痴情的一面。不过,他的做法却是最值得欣赏的,那就是洒脱的放手。不舍也罢,伤怀也罢,不如策马扬鞭,奔向更辽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