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楼话心

...

image

在观看《猜火车》之前,我在网上读了不少关于此片的评论,绝大多数都将关注点放在影片对青年人颓废精神状态的传神表现,和那亦真亦幻的拍摄手法上。

当然,这确实是该片最显著的亮点,因为无论是片名“猜火车”的寓义,还是布景、服装、音乐、剪接等各方面,都十分准确的传递出一种迷幻、轻狂的腐败感,而那些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魔幻场面——“马桶”段落,以及马克吸毒后和毒瘾发作时的幻觉,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

image

不过,在我看来,影片的结尾带给我的震撼却远超过前面所有的感官冲击。

《猜火车》刚上映时,曾在观众中引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来源于主流社会,这群人将该片斥为令人作呕的大毒草,另一种则来自于青少年,他们将影片视为自己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并与之产生强烈共鸣。

在这里,我很想弄清楚的一个问题是,他们到底怎样看待电影的结尾?如果认为此片的放浪形骸不对,那么马克的“改邪归正”则应当受到赞许和支持;如果认为影片所描写的离经叛道正好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那么马克最后的行为不就成了一种背叛和屈服?

也有一些人对马克的“回归正途”做出反应,据说当地政府曾向青少年免费派发电影票,就是因为政府觉得影片的结局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可是,他们又该怎么看待马克那笔用来“改过自新”的资金呢?那可是贩卖毒品的赃款。

又有人说,马克选择了代表平庸而正常的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表现了创作者对社会的最终妥协与悲哀。但回头再仔细看看马克最后那张欣喜的笑脸,听听他那著名的“选择”独白,我感觉不到一丁点妥协的悲伤……

似乎没有人对结局给出合理的解释,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双面娇娃

...

image

究竟是什么促成了马克的转变?往回追溯,一个着墨不多的人物进入视野,那就是戴安。

戴安是马克在酒吧里遇见的一个性感美女,刚一接触,马克就被她的一顿抢白弄得不知所措。戴安的机智与老练让马克和观众都以为她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成熟女郎。

哪知,翻云覆雨后的翌日清晨,身穿校服、手提书包再次出场的乖乖女戴安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千万别以为这只是马克颓废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实际上,戴安正是解读创作者真正意图的关键所在。

如果从行为的实质来看,戴安也应和马克等人一样,被划归于问题少年之列。然而,与马克借用毒品来逃避世事、发泄愤怒不同,戴安使用了一种更高明的手段来应对社会。

尽管年纪不大,她却是个典型的双面娇娃,白天是父母的乖女儿、学校里的好学生,晚上便成为流连酒吧的性感辣妹、情场老手,正如戴安房间里悬挂的同一张照片的不同色调版本,你很难确切知道她的真面目。

戴安毫不费力的游走于主流社会与边缘地带之间,并充分利用两者的便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她是真正能够驾驭生活的强者,她也正是指引马克走向新生的精神导师。

不难发现,马克的身上也存在着一种“双面”的潜质。一方面他自甘堕落,吸毒、抢劫、不务正业,另一方面他体内仍残留着积极的因子,比如他曾不止一次的试图戒毒,以求改变自己糜烂的生活状态。

同时,他对社会现实也有着比一般人更清醒的认识,那段铁轨旁的精彩说辞简直一针见血的道出了苏格兰民族的悲哀。然而,也正是这种清醒,让他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怒来得更加猛烈。

简单来说,马克的痛苦正来自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且这种痛苦是无法用强制手段来平息的。当马克因抢劫而被告上法庭时,导演给了他一个略显夸张的仰拍角度,将他塑造成一个视觉上的巨人,相比之下,原本正襟危坐的法官却显得极为渺小可笑。

这一镜头十分有力的表现了马克毫不屈服的思想个性。只不过,马克深感这样一味的放纵也不是办法,但又苦于没有好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正在左右为难之时,戴安出现了,她告诉马克:世界在变。

没错,就算这个世界有种种不是,但同时它也在不断产生着许多新事物,而且其中好的东西不在少数,如果仅仅囿于愤世的囚笼,那么就无法享受新鲜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美好的事物依然是面对普通大众的,所以,要想顺利的获得这些,马克就必须对自己进行一次“清洁”——成为主流人群中的一员。

在戴安的影响下,马克成功转型。就像一个在封闭的黑屋中待得太久,而强烈渴望阳光和新鲜空气的人一样,他很快成为一个干劲十足的公司职员,拿着不多的薪水,却过着充实的每一天。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