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谈及国产青春电影,你会想到什么?

早恋,堕胎,出国留学,以及各种狗血剧情……

在众多雷同而又题材单一的情况下,人们不禁对国产青春片产生了视觉疲劳。

...

《狗十三》是一部涉及敏锐题材而被禁封五年的青春电影,不过一上映就在众多热映电影中脱颖而出,好评如潮,成为2018评分最高华语电影的NO.4。

有一则短评不能再赞同:“原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或者说,如果没有共鸣,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运……”

《狗十三》是由曹保平导演执导,张雪迎(饰李玩),果靖霖(饰李玩父亲)等主演完成于2013年,上映于2018年的剧情电影。如果说《少年的你》讲诉了校园暴力,那么《狗十三》则讲诉了学会妥协,学会“成长”的无形暴力。

欺骗,是自作聪明的伤害

 

张雪迎饰演的李玩,是一名13岁的初中生,家境优渥。自小,她就备受宠爱,家人都以她为中心。不过,在父亲与后妈瞒着她生下弟弟后,一切都变了。

父亲擅自更改了李玩的物理爱好,让她加入了最讨厌的英语小组。为了让女儿高兴,他给女儿买了一只小狗。李玩由排斥到最终的接纳,“爱因斯坦”成为了精神的寄托。

...

很多人不理解,狗丢的瞬间李玩为什么会那么生气,甚至被爷爷训斥“养了几天的狗,还不如他爷他奶亲呢”。

在物质上,李玩无疑是幸运的;在精神上,家庭是不圆满的。家人无疑是爱她的,甚至可以说是宠爱。不过他们永远也无法体会,在李玩的内心世界,无比渴望关注与理解。

相比物质,离异家庭的孩子更渴望得到关注与理解。

狗丢了,家人没有第一时间去找;不见了,找一只替代品指鹿为马。其实,李玩不是非得要“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不过是寄托了她对物理的喜好。

...

《狗十三》的成功在于它的真实,把生活还原,没有偏向哪一方,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电影并没有美化一个13岁的女孩,没有为悲剧而故意营造悲剧,甚至在前半部分看不出李玩的可怜。

《狗十三》更像一部纪录片,以小见大,把普遍的家庭问题浓缩在李玩一家。它的立场无疑是客观的,陈述是直观的,让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无需懂。

懂的是一种悲哀,不懂是一种幸运。

父母离异,处于青春期叛逆期,都无法成为李玩大吵大闹,甚至无意推倒爷爷的理由。这时候的李玩,确实不太懂事,也不值得我们可怜。父亲打了李玩一顿后,语重深长地说:“俺娃不哭,不生气。娃一哭,爸跟着心里难受,娃懂事啊。”

在这之后,李玩也确实懂事了,甚至开始认真学英语。父亲无疑是爱女儿的,也为这个家操碎了心。唯一想指责的是不该使用暴力,并且用大人世界的那一套指鹿为马试图糊弄一个13岁的“小孩”。

...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说:

“‘我不理会感觉,我只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在公司里可以“快刀斩乱麻”,并且工作的核心是利益,只要利益处理得好,感觉的确不是特别重要。

但家里完全不同,家里讲感觉,理解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利益已退居次要位置。”

孩子有错,但教育的方式应该是循环渐进,而不是容忍到一个点突然爆发出来。虽然父亲道歉了,但留在李玩心中的阴影不会消散。“打一顿再给颗糖”是大人惯用的伎俩,但不要忘了甜头是无法直达心头的。

伪善的世界里,

妥协不过一种变相的伪装

 

电影中有个插曲,一只蝙蝠飞进了教室,在学生的打闹声中老师把那只蝙蝠拍死了。回答不上问题的李玩,怔怔看着这一切,忽然明白一个道理: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时候,终将会被扼杀。

李玩询问堂姐“hypocritical”的意思后,嘴里不停念叨着“伪善的”,她开始接受“爱因斯坦”,心里也默认了这就是自己丢失的那只狗。

...

她不得不妥协,向成人世界低头,扼杀掉自己的天性。可悲的是,人们看到“懂事”的孩子,就会忽略对他们的关心。其实,他们只是学会了伪装,学会了把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

看着慢慢“懂事”的女儿,父亲终于说出那个滑着真冰的小孩,是她的弟弟。是的,在为“昭昭”的庆典宴上,李玩发现原来只有自己不知情。

原来还有弟弟,都两岁了,两岁了。换位思考,一个13岁的女孩真的能承受这么长时间的欺骗吗?欺骗她的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群最爱的人。

...

欺骗,往往会对孩子造成无法评估的创伤。不管初衷是什么,没有人会不在意“被骗”的感觉。何况,突然冒出的“弟弟”打破了原本的生活秩序。

“速度快一些,时间就会缩短;时间缩短,人就能长大快一点儿。”李玩不过是被“催熟”长大的懂事,明白“用实话开头的句子一般都是谎话”。

二胎政策下,

真的能做到一视同仁吗?

 

随着中国二胎政策的推广,“生二胎该不该和大的商量”“该不该隐瞒”一度成为讨论的话题。孩子并不具备左右父母的能力,但他们拥有被告知的权力。

...

欺骗本身就是一种伤害,隐瞒更会让人想入非非。李玩没有大吵大闹,在家人中似乎处于忽视的边缘。没有人注意到李玩的不自在,因为全场的焦点都在“昭昭”身上。

观影的时候,确实有一种“重男轻女”的感受,随着昭昭的出现,李玩变成了一个陌生人。她不再处于家庭的中心位置,成为了一个边缘人。

在家里,昭昭可以胡作非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昭昭取代了李玩,成为了所有人的关注对象。明显的区别对待,前后的巨大落差,让李玩的失落一点一滴展现出来。

...

李玩说,昭昭应该向奶奶道歉,因为他打了奶奶。但,父亲抱起儿子,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孩子这么小懂什么”。在全家人眼里,昭昭一切都是对的,一切都可以被原谅,可以宠溺到让父亲把“爱因斯坦”送去狗肉店。

所有人都宠着昭昭,只有“爱因斯坦”反抗,所以被扼杀了。父亲想的是,那只狗会咬人,所以要用暴力制服。只有李玩知道,狗咬人不过是受到昭昭的欺负,而让狗安静下来不过是俯下身子温柔的抚摸即可。

在父母眼中,无论子女多大都还是孩子;在孩子心里,无论自己多大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李玩懂事,不会跟昭昭争宠,但内心的失落却无从诉说。

似乎李玩的每一次备受关注,都是因为取得了好成绩。但随着昭昭的到来,连这份博取父亲关注的骄傲都失去了价值。昭昭那句“你来我家,我家有很多玩具”瞬间击中了李玩,原来自己成为了一个外人。

...

李玩的名字是随便取的,昭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李玩长那么大没有滑过真冰,而昭昭早就有专门的教练;李玩不懂事被打出血,昭昭“这么小懂什么”……

没有人喜欢被忽略,只是不爱表露出来。在那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背后,是无尽的落寞。不过,寄托“落寞”的爱因斯坦被带走了。父亲完全没有顾及女儿的哀求,剩下李玩哭泣的声音令人心酸。

当最后的寄托化为乌有,当仅存的希望变成泡沫,李玩也不再是李玩了。原本短暂的青春,就此被扼杀,不禁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

“爱因斯坦”还是“爱因斯坦”,

李玩却早已不再是李玩

 

《狗十三》暴露了太多的家庭问题,以及青春是如何被扼杀的过程。它真实地把千千万万个“李玩”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去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青春。

...

我们会“释怀”,甚至若干年后不记得曾经向生活妥协,像鲁迅《风筝》里的弟弟忘记了被哥哥扼杀的童真。在社会问题普遍存在的前提下,我们甚至会认为那就是成长,那就是生活。

训斥女儿喝酒的父亲,不记得为了应酬让女儿喝酒;承诺带女儿去看展览的父亲,也会奉承生意伙伴“人的事还没搞明白,就想向天看了”……

忽然发现,作为一名父亲,他一点也不了解女儿,甚至是一名不合格的父亲。

在应酬上,李玩成为了父亲的骄傲,因为物理获得了省级一等奖。宴席上,听着张伯伯长篇大论,引经据典,所有人都在阿谀奉承。当张伯伯得知李玩在看《时间简史》后,直言那是给小孩子看的书。

带自己的女儿去这种酒局,见证这些虚伪场景真的好吗?

父亲忘记了答应女儿看展出的承诺,虽然最终李玩选择一个人去看展览,但还是错过了。他们给李玩点了招牌菜“红烧狗肉”,一家人屏气凝神地看着她。

李玩望着叔伯们夹到眼前的狗肉,接受了他们的“好意”。父亲开车送女儿回家的路上,留下了眼泪:“娃长大了,懂事了。”父亲流着泪说,自己不是个好父亲……

...

是啊,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什么时候长大,什么时候才懂事”。不过当真的“长大了”,才发现不过是一种妥协,像李玩吃下狗肉,逼自己喝下牛奶呕吐不止。

...

成长的过程难免会低头,向这个世界妥协。不过,在我看来,《狗十三》反映的是“被催熟”的童真。青春的美好不就是活力,不就是张扬,甚至还有些叛逆吗?

13岁少女向成年世界妥协,由“不懂事”转向“太懂事”,是教育的可悲。李玩遇见了曾经丢失的“爱因斯坦”,不敢相认,甚至害怕认出她。

...

她明白“这样的事还多着”,即使“爱因斯坦”回到自己的身边也不过惨遭送去狗肉店的命运。只有空无一人的时候,李玩才敢放声大哭,为这不被人理解的“懂事”,也为自己被扼杀的青春恸哭。

“这样的事还多着呢。”电影的落幕,是昭昭在滑冰场一次次的跌倒挣扎,象征着每个人的成长。昭昭也不喜欢喝牛奶,但谁也无法保证,以后的他不会被迫喝下牛奶,成为下一个李玩。

...

不理解的人,认为生活不就是如此吗?但扪心自问,在不该承受的年纪承受了所谓的“懂事”,不就是一场阉割葬礼吗?讽刺的是,这个罪魁祸首,竟然是最亲近的家人。

最后还是希望每个人的妥协成长不是来源于家庭,不然韶华青春也未免太可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