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姜子牙(上)

...


3

影片《姜子牙》之所以评分低,很大原因是观众拿它与《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进行比较。两个影片放在一起对比原也无可厚非,但由于《姜子牙》在内容、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与《哪吒》有较大不同,有些观众因此就给了差评,这显然很不公平。为什么这样说呢?

哪吒这个人物形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关于他的故事可谓是老幼皆知,老少皆宜。《哪吒》影片拍摄时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目的当然是为了吸引各个层面的观众。无疑,这个营销策略是成功的。

姜子牙这个人物形象虽然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相较于哪吒来说,观众的关注度、熟悉度都还是与区别的,至少少年儿童对他不会太熟悉,年轻人对他的故事也未必有浓厚的兴趣,很多人之所以再次走进影院,是由于《哪吒》结尾的彩蛋误导,错把《姜子牙》当成了《哪吒2》。

再有,《姜子牙》影片不是在简单地讲故事,也不是单纯地去探讨封神演义之类的事情,它是以姜子牙为主线,集中展现了人性(神性)的善与恶、规则与秩序、真相与假象等等。无疑,《姜子牙》不再局限于寻找“我是谁”的答案,而是向更深处探索,那就是“为了谁”的问题。人(神)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这个哲学问题不仅仅困绕着姜子牙,而且也困绕着很多的现代人。

《哪吒》影片展现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个体抗争,而《姜子牙》探讨的则是一个人的个体命运与芸芸众生之间命运的关系,它已经上升到宗教、信仰的高度,它揭示了一个人(哪怕他是神)内心的自我成长、矛盾和纠结,以及人、神、妖各自站在自身立场去思考问题时所流露出的“三观”、处理问题方式方法的不同等等。

姜子牙没有按照很多国人信奉的“中庸”理念做事,而是追随自己的内心和探究真相的执着,一步步偏离了师尊为他设定的方向和道路,剑走偏锋,最终却是两败俱伤。《姜子牙》影片的可贵之处也正在于此,虽然影片中没有赢家,但姜子牙身上展现出的真、善、美,如星星之火,是黑暗中的光明和希望。

孰是孰非?孰真孰假?哪怕是神仙姜子牙,恐怕有时也看不清楚,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

姜子牙第二次登上天梯,与师尊进行了一场非常精彩的辩论赛,一个人与众生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师尊要求他去“斩善”而不是“斩恶”的训诫……我个人认为是影片极具内涵和深刻的地方,其实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想探究明白的道理,但我知道,这样的哲学问题,并不会获得片面追求故事性和热闹场面观众的喜爱。

初于2020.12.2

定于2020.12.3

NO:2020-68

...


上一篇|姜子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