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笔记 之《 一江春水向东流 》 蔡楚生 、 郑君里


...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影片《 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一部具有一定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蔡楚生和郑君里在故事中围绕 “ 民国版陈世美 ” 张忠良,设置了原配妻子素芬所代表的底层、后来妻子王丽珍所代表的上海官僚权贵阶层,还有温经理这些发国难财的资本家,以及弟弟张忠民等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革命者形象,通过描绘懦弱的张忠良自身的家庭悲剧,展现了当时整个国家的民族苦难时代缩影,采用了一种较为典型的家园同构体表述方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故事来源:


...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创作这个故事的初衷,来源于蔡楚生的亲身经历。 1937年日本在卢沟桥制造了 “ 七七事变 ” ,对中国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在这一年爆发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淞沪会战,上海一夜沦陷,蔡楚生导演正是在这种战乱情境下从上海逃难至重庆,在目睹了流离失所的底层难民惨痛景象之后,却发现重庆的官僚资本家们居然过着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日子,这样的经历对蔡楚生导演的触动非常之大。

后来,抗战结束之后,蔡楚生回到上海继续投入电影事业,于是就创作出这部《 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剧本。

...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围绕主人公张忠良展开的故事,因此纵跨抗战前夕、战争爆发和抗战结束这三个历史时期,并且塑造了原配夫人蔡芬、 堕落于官僚生活的王丽珍、还有小姨子何文彦三个女人形象,这三个女人也成为张忠良从进步青年走向堕落的标志,编织出个人、家庭、国家然后再到个人的同构逻辑。

为了增强这种个人与家国同构的逻辑关系


...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蔡楚生导演在电影中使用了大量的相似性剪辑的手法,来突出这种表达。

一方面是张忠良所流连的舞厅、咖啡厅、办公室等官僚权贵阶层生活空间。

一方面是素芬和儿子与婆婆一起流离失所的乡村土地、破旧房屋和嘈杂的街头等这些底层大众生活的地方。

这种影像的塑造方式,也体现在张忠良的堕落的过程。


...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虽然蔡楚生导演本人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并且拍摄的作品比起同时期的作品而言是相当进步的,但人物塑造和剧情对于观众而言的启蒙宣传效果实际并不高。 比如在 《 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部影片里,还有一条隐写的线索,就是张忠良的弟弟张忠民和教师婉华,参加抗日游击队的故事。

关于《 一江春水向东流 》批判现实色彩不足的问题,在建国之后,蔡楚生导演自己也进行了深刻反思,他在1952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 我到北京所参加的第一个会议是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 在会上我听了首长和许多同志的报告,这些都使我感到无限新鲜、无限兴奋。同时拿老区这些具有无产阶级思想的励志而坚实的作品,来和我过去那些充满着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作品作比,就使我汗流浃背,初步认识到过去的那一套实在不行了,因此当 《 一江春水向东流 》 被 ” 展览 “ 时我就没有勇气敢再去看它 。”

...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于是1956年的时候,蔡楚生重新修改了这部影片的结局,将随之而来的解放战争历史大背景融入进去,是素芬因为张忠良的负心而心灰意冷,于是离开了上海这个纸醉金迷的地方,而毅然带着婆婆和儿子乘坐小船投奔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所在的解放区,表示人民终于在绝望中觉醒,与旧社会的腐朽决裂。

《 一江春水向东流 》 在那个年代里,曾经带给人们进步的抗战思想和对于国民党官僚资本主义的讽刺与反思,是中国电影史上优秀的一部采用家国同构逻辑进行叙事的家庭伦理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