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发行,词典中收录了大量的网络热词,而“剩女”一词却并未被收录其中。当年网友对“剩女被拒”提出了种种疑问,而我想七年后上映的这部纪录片,可以很好地诠释当年为何词典拒绝收录“剩女”一词。

《剩女》是由两位以色列女导演希拉·梅达利亚与莎什·什拉姆历时四年联合制作的,纪录了2015年至2017年间,3位中国大龄未婚女青年面对婚姻的态度以及因未婚带来的各方压力。

...

这部纪录片最大的特点便是真实,用豆瓣网友的话来讲,这部纪录片过于真实,甚至引发不适。

在这个手机自带滤镜功能的时代,如果不是事先看了影片简介,看过正片后很难相信它是在最近几年拍摄的。纪录片的画面上几乎没有任何的修饰,主人公脸上的瑕疵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没有复杂的转场镜头,没有带节奏的旁白,有的只是白色字幕与旋律简单的背景音乐。

在画面上,两位导演看起来似乎“不太走心”,但在选择纪录片的主人公上,却下足了功夫。经过漫长的选拔,两位导演锁定了三位“剩女”,她们无论在性格、自身条件、家庭背景上都具有代表性,也正是因为人物颇具代表性,才可以在短短的85分钟内尽可能客观地展现“剩女”的真实状态。

真正的“剩女”到底是怎样的?

《剩女》的导演虽然是两位以色列人,但这却并不是她们合拍的第一部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此前两人曾合拍过有关戒掉网瘾的纪录片《网瘾》。也正因为她们是外国导演,所以拍摄内容并没有因为当今社会的舆论导向而有所侧重。

在她们的镜头下,大龄未婚女青年并不都是《欢乐颂》中的Andy,社会精英,不食人间烟火;也不都是《我叫金三顺》中的金三顺,最后嫁得高富帅,结局幸福美满;更不是《咱们结婚吧》中的杨桃,有着高圆圆一般的颜值,她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只不过在三十岁左右还没有结婚罢了。

《剩女》中的三位主人公,在“婚姻市场”中,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

第一位主人公,邱华梅,律师,相貌平平。在公司,她自信干练,在农村老家,她挽起裤腿下田干农活。面对婚姻,她一边战斗一边撤退,尝试着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另一半,但却因为不想向对方向生活妥协,屡次失败而终。

...

第二位主人公,徐敏,电台播音员,是一个笑起来很好看的姑娘。面对婚姻,她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对于另一半除了有自己的要求外,母亲的意见对于她来说也尤为重要。

...

第三位主人公,盖琪,大学教师,出生自书香门第。父亲的疾病与早逝令家庭负担加重,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她选择了妥协,晚婚生子,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小,在同城工作的农村男子。

影视剧中,似乎所有的剩女都找到了自己的Mr.Right,嫁给爱情,结局圆满,但现实生活中却并非如此。拍摄期间,邱华梅与徐敏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而盖琪因为责任,选择嫁给了一个“合适”的人。

“剩女”家人的真正态度到底是怎样的?

原生家庭是给予剩女压力最直接也是最大的一方。

《剩女》中,对于邱华梅和徐敏的家庭,态度纪录的更多一些,而两个家庭面对家有“剩女”的态度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希望她们可以尽快地成家。

邱华梅坐了几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满心欢喜地回到老家探亲,却没成想一进家门就惨遭批斗。邱华梅的不将就,在家人眼里就是“读书读傻了”“让家人不放心”,争辩不过家人的邱华梅趴在窗台上,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

邱华梅所经历的,可以称得上是名场面,对于大多数情况类似的女孩来说都不陌生。每年春节返乡,面对家人软硬兼施的催婚,想争辩却不想破坏团圆的家庭气氛,默不作声心里又很委屈。

邱家一共姐妹五人,邱父因为家中没有男孩曾在村里抬不起头,被人家说“绝户”。而对于在这样一个仍然存在着封建思想的村子里住了大半辈子的邱父邱母还有几个姐妹来说,邱华梅的前卫思想实在很难被接受,她的家人认为结婚才是归宿。虽然邱华梅在北京有着体面的工作和不错的生活条件,但是在家人眼里,她依旧是不幸福的,是需要被人惦记的。对于她的家人来说,似乎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她必须要有一个伴侣才可以令人放心。

面对家人的催婚,邱华梅的想法非常的理性,虽然她不认同家人对幸福的定义以及催婚的做法,但她认同家人的出发点是希望她幸福,所以她一直在家人和自己之间艰难地平衡。

比起邱华梅的家人,徐敏的母亲对于女儿的择偶把控就比较严格了。徐敏母亲对待女儿婚姻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很多独生子女父母对待子女婚姻的态度。

徐敏是独生女,从小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父母为她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与教育条件,但同时她也是被寄托了希望的一代,徐母对她的控制力非常的强大,一切希望徐敏按照她的要求来做。

徐家有着北京户口,在北京也有车有房,所以徐母要求女儿找一个工作体面的北京人作为伴侣。

其实成年后,徐敏也像其他女孩一样,对爱情充满着渴望,也曾尝试着与男孩子交往,但却因为母亲的反对结束了关系。从小到大,母亲对徐敏强大的控制力,令徐敏对母亲心生不满,也导致她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

...

我与徐敏算是同龄人,身边有很多朋友和她的情况非常类似,父母一方面催促着尽快成家,一方面又为孩子的择偶标准制订条条框框,令年轻人不知所措。

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欲极强,他们这辈子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子女上,倾尽全力将孩子送进名牌的大学,为孩子买车买房,他们不放心也不甘心自己精心养育的孩子就被一个条件不如意的人领走,一边希望孩子尽早成家,一边又不愿降低标准,因此也就产生了这个具有时代感的矛盾。

妥协还是不妥协?

《剩女》开篇第一个场景就是邱华梅和一个婚恋平台的顾问的对话,对话中婚恋顾问不停地表示邱华梅在婚恋市场中的价值不高,但邱华梅却一直不卑不亢地坚持着自己的立场。

邱可以说是片中最积极也是最纠结的一个,她一边想尽快解决婚姻问题让家人放心,一边又不想违背自己的意愿,她尝试过各种相亲的方法,甚至去过相亲公园,但最终她还是没有说服自己,改变初心。在纪录片的最后,她并没有脱单,而是选择出国深造。

与邱华梅的坚持不同,在面对婚姻的问题上,盖琪选择了妥协。

片中纪录盖琪的内容比较少,但她却是在拍摄期间变化最大的一位,不仅结了婚,还生了宝宝。她和她的结婚对象在旁人眼中条件并不是那么匹配,但她却在一次分享会上这样评价婚姻:我没有说婚姻是一个成功的结局,我只是说阶段性地看来,我现在很快乐。我这样对比我的生活,我说在我没有结婚之前我的生活很有趣,就是很interesting,很丰富,然后结婚之后的生活呢,没那么有趣了,很多时候真的很无聊,但是更幸福了,更美好一些。

...

很多的大龄未婚女青年都会有同样的疑问:到底是找个差不多的人就嫁了,还是继续等待那个对的人?

看过《剩女》后,我想你心中就会有答案了。

邱华梅选择继续单身,她努力工作、下班后和好友聚餐蹦迪,生活充实精彩,不需要去改变自己迎合他人,但却会在面对家人时心里会有愧疚感。

盖琪选择了嫁给合适的人,给了母亲一个交代,但日子似乎有些过于平淡。

每一种选择都是人生,没有对错,所以最好的选择便是遵从你的内心,并欣然地面对自己选择带来的一切。

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剩女》应该讲述的是没有结婚的女性的故事,但导演却选择了一个结了婚并且生了小孩的主人公进行拍摄,这恰恰说明了,“剩女”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

拍摄期间,主人公盖琪结婚生子,恰恰说明了大龄未婚的女孩们并不是被剩下的,只不过在某一时刻,她们选择了单身的生活方式。

后来,有网友找到了片中邱华梅的社交网络,她现在已经移居德国并且结婚了。所以,结婚本来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不应该纠结它的时间节点,更不应该将它作为批判一个人的依据。

剩女这个词不会被词典收录,因为没有一个女孩子会被剩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