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节奏舒服,却也看得我不是很舒服……

一个废柴中年人蜗居北京十余年,经历了无业,失恋之后黯然回到家乡,开始自己的“啃老”下半生。却因为阴差阳错碰到自己的高中美女同学(现在电视台做记者)成为了其纪录片的男主角。就这样本该停下甚至失败的人生当中多了一份希望,正是这希望让一家老小仿佛获得新生,却也因为这个希望将平静的生活打破,最后又回归到失望当中继续生活。

这个故事很感人,很能引起当代年轻人的共鸣,也不说教,也不烦人,所以这是我说他节奏舒服的地方。

当故事最后那一段用行车前后代表“走走停停”的收尾也算精彩。不失为一个工整的作品。

...

但是,在其教科书般的创作中,我依然感受到了一丝不悦,那种发自内心的警惕在发生……因为如今的文艺圈,释放了太多负面情绪的佳作,也催生了很多负面欲望的使徒行者,越来越多的新创作者愿意加入这个赛道,不是因为这个题材难,反而是对当代创作者来说最简单的文本了。

不需要太多对各个职业的深入了解,自己可能就是一个喜欢宅在家里敲敲键盘,随意幻想的宅男。随意勾勒,还可以做到惟妙惟肖。对于大多数观众,这种状态像极了工作后回到家的自己,也很容易产生共鸣,获得认可。

然而老一辈文艺创作者留下的那种身临其境,深入各行各业挖掘文艺素材的基本功却在逐渐消失。影视的专业化也同时带来了创作的模式化。在舒适区中找自己擅长的赛道不好吗?

...

面对如今的时代,我也不敢说这是好是坏,但是总是觉得哪个行业的兴衰都是有周期性的,而这个周期性的根本依然是人才,技术和产品力。

目前中国电影进入到了技术随科技发展了起来,却因为培养方式的逐步精英化失去了好的创作力和好的电影(产品力)。这是值得反思的。

像极了几年前无病呻吟的自己:总会因为一点细节而引发长篇大论,会因为电影的悲伤而触碰自己脆弱的内心,后来逐渐发现原来悲观很容易,给自己判定死刑也很容易,过一辈子“啃老”的生活也很容易,可自己写出这些文字不就是还想让更多人认可自己的文字嘛?说白了,还是没法摆脱世俗的眼光,还是会不自觉和同龄人比事业,比金钱,比权利,比谁脸皮更厚!

...

说回自己的亲身经历

几年前的自己迷茫的不知所措。不想自己太累,却也想像考公成功的同龄人那样获得父母的认可。不知道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开发一下不,不敢迈出自己想要的那一步。

一切决定都在一刹那,一切转折也在一瞬间,慢慢自己变了,时代变了,人也变了,

到了如今的自己又开始面临选择,一个自己行业未来的选择。能否让自己重新回到冷静的状态,迫使自己给自己定一个三到五年计划。

走走停停

走的时候人总是有希望有冲劲儿,但害怕听下来。

停下来要受到太多周遭的影响,无法调整好心态。

可是只有停下来,你才能观察到过去的自己经历了什么。才能对自己的真正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不卑不亢,也不能妄自尊大。

停下来很难,可我们需要驻足,需要看清自己,看清自己的内心和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