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觉得这部电影荒谬到无聊,说的大概是:一个普通自卑几乎一无是处甚至有点神经质的女人固执地想要找到自己的真爱,并且还相信拙劣的童话,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真爱”,皆大欢喜,he.

fine 我给三星,归类为不喜欢。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这部片子其实是一部悲剧,那倒也不至于让我给出太差的评价,所以我又把它从三星改成了四星,并且换了一种理解方式,手动替电影结局后留白。

#先说解读成四星的方式——整个电影都是一场谎言,它真正想表达的在结局之后。

一个普通自卑几乎一无是处甚至有点神经质的女人固执地想要找到自己的真爱,并且相信了拙劣的童话,最终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

电影结束了,我的疑问开始了。

1-人真的能彻底逃离孤独吗?通过依靠另一个人?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世界一定是一个人和人之间的巨大连连看。

2-世界上真的存在她想要的真爱吗?

都说了出厂设置一人一个盒,真爱这种东西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标配吧……觉得找到真爱了我会夸你幸运祝你幸福,但硬找真爱……从统计学上来说,可能性非常低。

3-绿光的说法确实浪漫,但真有用啊?

拜托,原本它就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和人类情感毫无干系。是小说作者制造的浪漫情节,为爱做梦的人点燃的存放在虚无里的灯。

但你把它和一个现实的人(不论男女)联系起来就不礼貌了,“因为我们一起看到了绿光所以我们会幸福”,这种说法你看像话吗?和我家猫说它都不信。

(注:我家猫是个吃饭拉屎都做不好的傻子。)

而在结局之后,我总觉得她的寄托会随着两人之间激情褪去后的巨大差异而摔碎倒地上,到时候的她只会被更深的孤独和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包围。

解读到这里以后我总觉得经典电影不应该这样,所以才倒回去重新解读的。

所以如果整个电影是一个骗局,它真正想表达的在影片结局之外,那我还能接受一点—

不要相信童话,不要寄托外物,建造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拥有独自旅行的能力,甚至可能需要做好是整个人生都独自旅行的准备。

这么想果然舒服多了——多好的电影,只是它表达的实在是太隐晦了,只有我这样的聪明人才看的出来。

开玩笑啦。这也只不过是我从这部电影里看到的哈姆雷特,至于别的人,能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爱怎么理解都可以。所以我才一直很坚持每个人的意见都是偏见嘛。

###解读成烂片的方式——是的,它是一部普通人最终通过努力找到了真爱并且He的喜剧

如果人类是一种造物,很遗憾人类被制造的时候并不是成对出厂的,想要几乎完全契合的灵魂和伴侣也太天方夜谭了吧。

我明白女主的孤独和渴望,但我始终觉得她不理智。「绿光」是作者在书中写下的浪漫意象,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可以在虚构的世界里获得永恒的爱,但是现实中谁信谁完蛋。

和第一天见面的男人看到了绿光,并不代表着你也能获得如小说般的幸福。

你感到极致的孤独,并且迫切地追寻伴侣逃离孤独,你自卑普通敏感格格不入,却想要有人完全契合你的心意并且真挚地爱你。

做梦都不敢这么做。

我不喜欢女主,我想电影本身也并没有把她塑造成令人喜欢的样子,但是塑造得很真实,一个笨拙渴望爱的女人,最终……收获了奇迹般的幸福?!

fine,你开心就好。(打开豆瓣点三星)

好啦,除了两种乱七八糟的解读方式,其实整个电影的制作水准我觉得还是在线的,会有喜欢的细节在。

1-我在孩提时候看过这本书,现在已经忘记了。

路人对《绿光》的讨论。

作者一旦完本了某一本书,或许只是经历了一个写作时期,但影响的说不定是数百万人——加起来的千万年。

让人相信绿光这样的美丽谎言,本身大约也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2-从枯燥而刻意的调情中逃离。

如果人类连连看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那我也一辈子单着好啦。穿着性感内衣在海边喝酒抽烟,和一看就不怎么样但很想找人上床的男人虚与委蛇,高兴(真的高兴啊?)地聊着汉堡香肠车轱辘话来回转……神经,女主看了逃了,我看了也想逃,甚至想把他们打一顿再逃。

3-想不到什么了,大段的对话让女主这个人很有活人感,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我不太喜欢的人。

4-真的没有想说的了吧。

看整个电影看的很不专心,因为是一边包小馄饨一边看的,看的时候我妈还在边上评头论足例如:哇这些人这么大太阳在海边不晒死啊?哇他们外国人就是精神有毛病!哇外国人怎么穿成这样呀?哇法语你能听懂吗对了某某阿姨的女儿要去英国留学一年到底有什么意思啊!

总之吐槽很多,我还要计算小馄饨皮和肉怎么同步消耗的问题,所以基本上算是乱看的,说不定多年以后再看会有别的感受吧。总之先随便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