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一年后才看这部剧,有些意外。意外的是整体挺不错的,但好像也不记得去年掀起过什么风波。要不是无意在豆瓣看到这部剧,我都不曾知道它的存在。

其实我本身对体育题材不是很感冒。一是我本身就对体育运动不太了解,二是我总觉得不过就是训练刻苦加想拿金牌这些元素,拍不好看。事实证明,我要感谢《超越》,改变了我的偏见。

好的故事,不是一定要我多了解背后的真实背景,才能共情。而体育竞赛,也不止有训练和金牌。热爱、友情、选择、天赋……那些困境如此的相似,运动员从来都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

《超越》在前半程几乎都是双线叙事,那个离我遥远的上世纪的故事,格外令人动容。早从新世纪线中知道了陈郑的不和,所以在上世纪线展开的过程中,我反复猜测着是为什么。结果我一错再错。许多个我以为他们会破灭的瞬间,最终都被他们自己和解。而我因为他们就将最终和解的时刻,却彻底地撕破了脸。在那场争吵中,一些已知的事实被再次披露,我于是回想起了之前的无数细节。原来他们从来都是互相知晓的啊,原来他们早已在心里骗过自己那么多次啊,原来一切早有铺垫啊。失望,两个情意过于深厚的两个人之间的失望,不是某一次被突然激发的,而是长期以来的积累叠加的爆发。

突然意识到这样才真实。也是因为这样,多年后他们的和解,才变得有迹可循。因为从来没有人割舍掉过过去的那份情意。

好像总为那个年代的友情感动。看《风吹半夏》的时候也是同样为三人组落泪。所以我在想那个年代的友谊珍贵在哪里呢?或许是彼此间的真心相待,或许是毫无保留的信任,或许是跨越时间的长度,或许是家人般的不可替代。那些东西,在现在这个过于急速的年代,的确很宝贵。

-

看剧的过程中,我经常落泪。我哭的最崩溃的一次也是我近期看影视作品哭的最崩溃的第一次,直接忍不住哭出声来停不下来那种。

那是大师姐受伤在医院那段,当罗竹君把奖牌给大师姐,所有人聚在一起大喊着青岛队的口号时。我比郑凯新还激动。

可能也有外因。那天看剧前不久意外收到私信,素不相识的直系师姐安抚了我两个月前的难过失落。我上个学期最最无法和解的“天赋”二字,也在她的劝解下,不那么焦虑了。所以那天我给自己写了一段话,我说:
「数月前的奔溃从不是无人问津,甚至还在多日后的今天又得到了善意的回馈。
亲爱的,还要继续固执地在雾中前行啊。迢迢远方与理想,还有山顶不一样的风景。
我一定会变得很厉害的。」

所以在那个晚上我捧着平板喝着酒追剧时,看到黑龙江队作为强者的挑衅,看到青岛队的奋力拼搏,看到那种大家一条心想做好一件事的状态,我很难不共情。我想起了高三的岁月,想起了那个拿着成绩单落泪的自己,想起了无数个深夜迷茫低垂的自己,想起了无数次地否定与重塑。我也想起了上学期的那天,最初的不服气,与专业老师的争吵,回想一学期后的不平,身边人的宽慰,陌生人的夸赞,和内心那个要强不服气很想赢的自己。多像啊,多像啊。我也和陈冕一样被“天赋”二字困扰,我也和青岛队一样很想赢来努力的成果,我的身边也有一群如队友般与我共战给我力量和信任的人。我好不幸,我又好幸运,所以我想我一定会变得更好的。所以我又写了一段话:
「屏幕上的她们围聚在一起,大声喊出她们必胜的口号。属于少年人的轻狂与意气,好像冲破了次元壁。
突的想起许多个日夜,属于我的鲜衣怒马。我们借青春的名义,不管不顾。
酒精打搅了泪腺运作,昏昏沉沉得在昏暗中哭泣。
好狼狈。
可是抹干眼泪,还是忍不住呜咽:
我一定会特别厉害的。 」

谢谢《超越》,谢谢青岛队,谢谢陈冕。你们让我看到了,不被看好后的那股从来不被打倒的劲。你们让我看到了,非天赋型选手也有生存的可能性。

-

这部剧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也融合的不错。我收获的很多,但或许一一展开又过于冗长。我仔细思考这部剧最打动我的是什么,或许是听起来很中二的两个字:热血。

体育运动必然是热血的,但我想说的不仅限于训练与比赛。我想说的是青春的底色。

无论是上世纪还是新世纪,两条线上在各自年代拼搏的青年们,都有一种青春该有的意气与朝气。无惧未来和以后,对自己充满着自信,肆意妄为地说着永远和一辈子。那也是陈敬业、郑凯新、江宏无数次在那家饺子店幻看出的回不去的曾经,早已被磨平棱角的大人最怀念与羡慕的青春。

我们该怎样释怀呢?怎样与曾经的自己和解呢?怎样越过时间给ta一个拥抱和道歉?不好意思啊,我没有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模样。

然后突然背后一暖,少年的手轻轻拍着你:“别哭啊,你可比现在的我厉害很多了。而我也比任何人都清楚,为了成为你,我付出了多少。”

那些在流年宛转的遗憾,原来被放手,也可以是那样轻易的一件事情啊。

至少,我们曾经为了热爱,上刀山下火海拼过命。

至少,我们曾经真真切切地热血过。

至少,我们都已超越了那个过去的自己。

...
吴教练真的很会安慰人呜呜
...
对女性的刻画做的也不错
...
很真实
...
这段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的深夜,爸爸对我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
人不轻狂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