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七项提名的《久别·重逢》是近来院线难得一见的佳作。

不要理会豆瓣短评。这个奇幻爱情故事的真正主题是:时间和救赎。它跟《不能说的秘密》不是一回事——虽然那也是部不错的电影、也在频繁的“穿越”,可它只是部青春爱情片,对时间本身是没过多思考的。

...

《久别·重逢》不一样。它说的不仅是阔别多年的恋人再度重逢,还是现在的你与过去的你重逢;它表达的“救赎”是先去救你自己、找回你自己。在此基础上,你才有可能去救别人、去救一段被时间洗去的真情。

电影呈现的“救赎”顺序是:成年夏文萱以少女夏文萱(夏文萱女儿)的身份试着去救成年苏升华——成年苏升华在后者的点醒下自救——成年夏文萱也凭这段经历完成自救——少女夏文萱与少年苏升华的命运就此改写。

...

这让它的结尾一幕变得极为动人:少男、少女、成年男人、成年女性共处一室。两两四目相对,阳光洒进琴房。一时间,恍兮惚兮,今夕何夕。

原来,“重新来过”是可能的;原来,战胜时间的爱是存在的、能战胜时间的人也真的有。我没想到:如今这个时代,居然还有人在做这种根本“不可能”也没人信的表达。

这还不是最大的惊喜。与大多数迎合“时代情绪”的电影相比,“超越时代”或“回到过去”的电影本来就有,只是看你能不能发现。《久别·重逢》最厉害的地方是:它简直可以作为一部两性心理的教科书。片中郑伊健-蔡思韵(成年苏升华与夏文萱)、郑伊健-许恩怡(成年苏升华与少女夏文萱)、陈卓贤-许恩怡(少年苏升华与少女夏文萱)的每场对手戏,几乎都体现出恋爱中男女双方或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心理。

...

之后的一幕,失联多年的昔日恋人在医院大厅偶然重逢。夏文萱是感到惊喜并主动搭讪的一方,苏升华是感到震惊并随即流露出逃避姿态的一方。

“苏升华。你还认识我么?”,夏文萱发现了他,主动上前询问。

苏升华愣了一会儿,随即从趴着的钢琴上起身:“夏文萱”。他的笑容更多展现的是“人生无常”的无奈而不是“故人重逢”的喜悦。

之后的对话,一直是夏文萱问得多,苏升华答得少。苏升华很怕向昔日恋人透露更多的信息,因为曾为当红音乐人的他深知:眼下关于自己的新闻都不好(酒后机场闹事),自己如今的样子也不好,此刻还出现在医院里......他的确想跟夏文萱说点儿什么,可他不知从何说起,他更想逃。因此当他听到夏文萱“我一直在听你的音乐,好听!”的鼓励时,他原地呆立怔住,之后面露愧色、不置可否地黯然离去......

建议所有人都去看看这场“久别重逢”的戏,它把曾经爱过的男人女人的不同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要是苏升华,哪怕当时内心再翻江倒海、感慨万千,也不会忘问夏文萱一句:“你为什么也会在医院?”

——这并非在批评苏升华“冷漠”,他能在昔日爱人面前表现出如此克制兼得体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相信有些男人遇到这种情况的表现可能会这样:

“竟能在这遇见你!可见老天还算有眼......这么多年你怎么样啊?(内心:随便吧)......我跟你说:这些年来我......我......我......不如咱们找个地方聚一下?我跟你说,我就快活不下去了!”

所以,奉劝广大女性:对那些轻易能对你说出“我不想活了”、“我想自杀”的伴侣,千万不要心软。真正有自杀之念且在乎你、尊重你的人,不会这么跟你讲话的。

他的反应会像苏升华那样。然而,夏文萱看出来了:他想自杀。她为他感到深深的难过。

那我们能否据此去说:苏升华这个人实在过于自我甚至自私,不太懂得理解他人的感受呢?

也不尽然,这么说太轻佻了。

苏升华算艺术家,而艺术家,最不缺的就是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但理解归理解,会不会表达是另外一回事。

...

这一心理轨迹可表述为:“我——我的音乐——懂我音乐的女孩儿”。苏升华的“自我”从青年时代起就是这样不断往“壮大”的方向延申的。

然而,少女夏文萱爱上少年苏升华的原因并不源自音乐本身,她是爱他懂音乐的才华,更爱他的单纯善良。也就是说,相较苏升华,夏文萱更多的是爱上他“这个人”而不是“他(她)理解我”。

——苏升华恰好相反。

有一场戏最能说明这点:成年苏升华向夏文萱的“女儿”(其实就是穿越回来的夏文萱)袒露心扉说:“你妈妈才是我的第一任监制,我作了什么新歌都是第一时间拿给她听,跟她在一起,我感觉我好棒!”

听到苏升华的回答,夏文萱的“女儿”(夏文萱)立即追问道:那你爱她吗?

结果苏生华笑而不答。他不是对夏文萱没有感情,他是无法启齿。甚至:他都无法确定自己对夏文萱的这份感情是不是爱,他也害怕去承认夏文萱是爱他的。因此在他出发日本前才会对夏文萱的“女儿”(夏文萱)说:

“你妈妈记得的那个人不是我。”

“是你啦!”

...

从影片呈现的内容看,苏升华对夏文萱一直是喜欢;而夏文萱对苏升华是爱。直到成年苏升华得知夏文萱为了救他穿越回来、而自己也决心穿越回去找夏文萱的那一刻,他才终于学会去爱。

那场刺激到成年苏升华发觉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原来都不懂爱”的酒吧戏拍的实在漂亮、实在动人。因此,我要将郑伊健的台词全文复述。当时,他正在跟夏文萱的“女儿”(就是穿越回他身边的少女夏文萱)吐露心声——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苏升华都不会流露出如此脆弱的一面:

“我不玩了,我要转行。我感觉音乐离我好远、好远......我合伙人说得对啊,你又没有市场,又没有人要听你的歌,你又不能赚到钱......我最接受不了的事是因为:我没有理由写首歌是只给我自己欣赏的。小时候说坚持,你觉得所有东西都在你控制之内。当你长大了,再说坚持,是不是太执着了呢?当你不再执着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了自己呢?我都说这个世界变得很快,对啊,为什么忽然又会得了抑郁症呢?又不知道为什么会触发到它,又治不了。你又控制不了它......”

夏文萱的脸色从震惊、失望到伤心,最后终于忍不住了,她打断苏升华:“你有抑郁症啊?”

一向自认坚强的苏升华(某种程度上说也确实是)以为自己此刻收获了少女的“同情”,还在自顾自地往下说:“那天我在医院,医生跟我说......”——你都能猜到他接下来要讲的话,无非是在夏文萱“女儿”面前“卖惨”,诉说自己多么地不容易、差点就死了......

于是夏文萱果断选择不听,反给了他当头一棒:“我知道啊!......我妈在医院见到你,你是不是想放弃自己?”

苏升华愣住了。他压根没想到在医院萍水相逢的夏文萱一直都在关注自己。他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自私和脆弱。

这场戏,让我想到《滚滚红尘》中林青霞跟秦汉的争吵。当时二人也是久别重逢,潦倒落魄、已沦为汉奸的章能才轻轻将沈韶华的手放在自己脸上说:“原来我还活着......”

听闻此话的沈韶华勃然大怒:“你一开口总是先想到你自己,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我们是怎么活过来的!月凤(张曼玉)她死了!”

...

这种发自肺腑的心曲是毫无功利心的,也不需要跟人分享。正如当年夏文萱的奶奶启发苏升华的那样:“村口一个老大爷,平日就那么一个人兀自地唱,他不在乎有没有人要听。”——当年的苏升华听到这话后若有所思,他原本是懂这个道理的。或许正是凭借这样的纯粹,他才成为了日后的著名音乐人苏升华。

可如今的苏升华只是深深愤懑于自己的“过气”、自己不再有“知音”,说什么“我没有理由写首歌是给我自己欣赏的”,甚至因为不再成功就想要放弃自己——“这不是我认识的苏升华”才是最让夏文萱感到伤心的地方,而不是他没有认出眼前的自己。夏文萱的真正心声是:

“苏生华你忘记了曾经的初心、忘记了曾跟我说过的话。怎么,难道说后来名声大了、地位变尊贵了,你那越变越大的“自我”终至大到要将整个世界都包裹其中了?——所以你说这首音乐“可笑”,评判那首音乐“垃圾”。我早跟你说过‘不用理会其他人,自己喜欢就行了’。你全忘了?还是说:骨子里自卑的你从需要我一个人的肯定发展到需要整个世界都必须肯定你?”

唱毕,夏文萱向苏升华发出了灵魂拷问:“苏升华,难道你还认不出我是谁么?”,之后夺门离去。

...

正因苏升华沉浸在对夏文萱的逝去和自己失败的哀愁中,整个旅日期间,他都魂不守舍、心不在焉,所以忽略掉了眼前活生生、穿越而来的夏文萱留给自己的诸多信息暗示(如焦糖布丁),他愣是没看出眼前这个年轻女孩儿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爱人。

这是“内倾反省型”人的特点,他们对情感的触觉非常敏锐,但他们对“流露情感的当下”的反应则非常迟钝,乃至会有一丝恐惧。结合先前讲过的道理:一个人的总体心灵能量是有限的,当他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事业、创作、回忆或展望当中,他能分给当下、分给此时此刻眼前人的精力就越少。所以你会观察到,一些事业心过强、心事过重的男人在亲密关系中往往表现出一种“不在场”的状态(可惜这是个悖论:女人又往往喜欢有事业心、责任感强的男人......)

如果这人是个艺术家,那情况就会更糟,因为伴随创作的是精神的高压和紧张状态(就像苏升华因“才思不畅”会一个人在家失声怒吼),那么在“回归生活”后,他剩下的就只是疲惫和“不耐烦”,他只想休息——这将与心思敏感细腻的女性无比看重的“当下”发生严重冲突。

福楼拜的母亲曾对他说过一句话:“你的心早已枯死在对文字狂热的执着里”。意即福楼拜“厌倦生活”。

的确有“厌倦生活”的男人,但真有“厌倦生活”的女人么?这是最大的问题。

苏升华也一样,他的心“早已枯死在对音乐狂热的执着里”,所以其才会在刚开始对“夏文轩的女儿”嫌烦并声称:“你能不能给我留点私人空间啊”——他不是有意要忽略别人的感受,是他自己的感受实在太多,别人的装不下了。他的自我太大、太沉。

...

苏升华笑了。致使他事业陷入瓶颈的原因原来如此简单,那就是他忘记了爱上音乐时的初心。如今他“说”的太多,而“听”的却太少——也就是夏文萱老早就告诉过他的:“自己喜欢就行了,理会别人干什么。”

退一步说,即便你重拾初心你的时代也过去了、大众也依然不买账,可为什么:你有夏文萱这一个知音还不够,还需要“其他人”成为你的知音?夏文萱,和那些来自外界的认可,究竟孰轻孰重?

现在请你再翻回头去看苏升华酒后那番长篇大论,你会注意到:他连说了两次“控制”:“小时候你觉得所有东西都在你控制之内”、“抑郁症你又控制不了它”。这年头,“控制”这词一出,怕是都会让很多女性毛骨悚然。当然,一直孤独且独自生活的苏升华只是想要“控制”事情、“控制”抑郁症,不像渣男或禽兽那样变着花样想控制女人,这是两码事。

但“控制”本身,的确是男人更易产生的心态。因为男人对世界和外物有着更多的索求,这大概是两性生理和基因决定的。你很少听到女人去说“控制”这个词吧?而男人酒喝高了就能下意识的连说两遍。

——能不能不控制?能不能不管别人和“世界”?

苏升华之前说“这个世界变得好快”,是的,但变得更多的是他自己。男人还是要学会“放低”世界、珍惜眼前人。否则,男人向世界(外物)求索太多,女人又向男人求索太多......

最终,他们都会失望。

当苏升华看清自己的那一刻,他获得了解脱。在夏文萱的帮助下,他完成了自救。他这时才向夏文萱问出了那个他早该去问的问题:“重新穿越回去的话,你的命运又是否会改变?”

答案是:改变了。夏文萱没有选择去做那个导致并发症的手术。她活下来了。

一个是精神上涅槃,一个是肉体上重生,二十年不见、彼此深深牵挂的两个人决定见面。他们将携手更改这二十年中发生的一切,直到两个人的不幸命运都被彻底改写......

看到这里,我是真有点感动。还是那句话,这部影片告诉我们:“重新活过”是可能的;战胜时间的爱也是可能的。

但前提是:人要学会像苏升华一样诚实面对自己。

并且,有一个你心甘情愿为其改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