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圈好久没因为一部电影而真情实感地吵得那么热闹了。雷德利·斯科特的新作《拿破仑》全球公映以来,有人说它纯属魔改历史,甚至还有人怀疑这位英国籍导演是不是怀着私心,才把宿敌法国公认最伟大的领袖拍得令他们大跌眼镜,各种争议不绝于耳。
对于历史题材电影我一贯的观点是,绝不做课本教材的原教旨主义者,甚至欢迎形如《好莱坞往事》这样完全篡改历史走向的作品进入大众视野。因为历史从来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真相,所有结果皆由胜利者书写。而电影创作者不是史学家,他们的工作要义不是“求真务实”,而是提供观看世界的全新角度。
在这个认知基础上,我认为《拿破仑》是值得一看的,放眼国内院线12月的档期,还没有一部影片能接近它的制作水准。它的场面设计原始、粗粝而优雅,正是这样强烈的视觉张力将一代伟人拿破仑映衬得鲜活。更宝贵的是,我从中读取到一种解构历史的轻快口吻,将雷德利近年来的创作风格和偏好展露无余。
事实上,拿破仑的事迹对于资历加身的世界名导来说像是潘多拉魔盒,保持着源源不断的吸引力。1927年阿贝尔·冈斯执导的《拿破仑》空前使用3架摄影机同时拍摄,创造出“三屏联映”的宽银幕制式,至今仍被称作法国影史最杰出的电影;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拿破仑》虽未成型,也终究留下一部剧本,受好莱坞各大制作公司的追捧。而雷德利则似乎是当下最适合拍摄《拿破仑》的人选,原因不只在于其从影近半个世纪所磨砺的纯熟技法,还有他对拿破仑时代的痴迷——长片首作《决斗的人》故事便发生在两名法军军官身上。拍摄《异形》时雷德利在视效设计上的创想,同样得到过库布里克的瞩目与好奇。
在影片公映的157分钟版本中,贯穿拿破仑一生的“六大征战”接踵而至,有详有略,笔墨侧重一如预期,放在助他走上权贵之路的土伦战役(法国大革命)、登顶欧罗巴锋芒之巅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以及荣耀的终点滑铁卢战役三场大战上。相比起来,土伦战役的兵马规模或许不及其他两场,但作为电影的开幕之战,编导更多聚焦于拿破仑弧光的起点。在华金饰演的拿破仑脸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隐忍、思索与狠辣。经过夜战的厮杀,他终于翻越敌军城楼,不料一枚炮弹迸射而来,打烂了胯下白马的胸膛,横飞的血肉喷溅在他的眼眉之上。这一幕的尺度在国内院线中实属罕见,生猛地呈现出战争的酷烈,同时拿破仑心底的恐惧也终于决堤。他蹙眉,颤声,而后把铁球从坐骑胸口扣下来。他一生钟爱白马的执念或许也系结于此,生死霎那间,他坚信白马会带来好运。
拿破仑在土伦城的烟尘中远去的身影,也正是他一生戎马倥偬的缩影。三皇会战的排场极大程度地满足了我学生时代读到相关文献时的想象与震撼,拿破仑如臂指使地驱赶敌军来到薄薄的冰面上,将他最爱的12磅炮炮口对准俄奥联军,挥一挥手,冰面就化作死亡的星空,人和马的断臂残骸坠落水下,如同崩解的血色陨石。这个时候,导演没有继续拍拿破仑脸上快意的笑容,而是跟我们一样屏息注视着战场,翻转镜头捕捉着炼狱般的残忍与绝望。
这场戏出自奥斯卡奖得主尼尔·科尔伯德之手,作为特效总监,他带着团队在两三百英亩的田野上挖洞,建造了一个30米 X 40米的水池,专门用来拍落水的特技,再在上面覆盖冰雪,修整路面,将之压实。他们采用了复杂的机械设备置景,完成效率却相当之高,因为雷德利在现场布置了11架摄像机,为了不让特效工作人员穿帮,他们只好穿上士兵的衣服,在镜头前身兼数职。
拿破仑在三皇会战中可谓占据天时地利,料峭的寒冰更是帮他一举锁定胜局。而寒冷之于拿破仑,颇有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宿命意味。导致法军士气急转直下的博罗季诺战役(火烧莫斯科)失利的原因之一,便是俄国冬季那漫长而难以忍受的严寒。片中大量出征的戏份都在还原冬季笼罩下欧洲大陆萧杀的氛围,画面亮度不高,但都是实景拍摄,胜在真实。这也是我推荐条件允许的朋友能在特效厅里看《拿破仑》的原因,一个视听规格更高的影厅,既保持低亮度自然光环境的原始美感,又能放大种种精致的技术细节。
字幕播送到“滑铁卢”的时候,对历史再无甚兴致的观众也知道,拿破仑即将走向自己的良夜。故事的结局已经注定,如此失去悬念的特殊场景,需要加注对决的意志才能重现活力。起先拿破仑同样具备有生之力,可是迟疑和等待让他丧失奇兵出击的良机,又错估了敌方援军抵达的时间。交战时分,不少经历过三皇会战的老兵重燃斗志,阵列简单却行之高效,奈何拿破仑引以为豪的骑兵却始终无法攻破英军的步兵方阵。随着战场的推进,我们能感知到两军气势的鲜明差异,那便是简单对繁复,粗放对谨慎。拿破仑站在帐中,虽然身形未动,却置身于悲壮的交响乐与凌厉的交叉剪辑编织的惊涛骇浪里。最终他还是走出了大帐,每一步都如同泰岳压顶,每一步都走向命运狭窄的夹缝。
史学研究者总爱做假设,假如约瑟芬皇后尚且在世,滑铁卢时的拿破仑还能不能再现他的机敏和胆魄?凡妮莎·柯比饰演的约瑟芬让这个假设变得更加耐人寻味。若论及《拿破仑》里约瑟芬的风姿,私以为她刚出狱时参差不齐的短发造型还要甚于册封皇后的精心梳妆。她甫一登场,就以叛逆美艳的形象出现在贵族的宴会,历经的世事沧桑都隐于眼波流转之中,对刚刚崭露头角的拿破仑来说,散发着成熟的魅力。
从《最后的决斗》《古驰家族》,再到《拿破仑》,雷德利持续挑战着所谓权威史观的笔触,有意消解男性视点在历史事件中绝对主导的话语权。无论是约瑟芬在婚姻之外的欲求,还是她质问拿破仑“有没有婚外情”时的坦然,抑或是两人在备孕期间不合时宜的争吵与调情,都在两人中间埋藏博弈的种子。他们当然彼此深爱,但是怀有对抗性的爱,拿破仑试图将约瑟芬全盘占有,却无法实现,因为某些时刻他对约瑟芬的需求远远超越了约瑟芬对他的。约瑟芬无法对拿破仑有求必应的独立存在,轻快而优美地瓦解了曾几何时固若金汤的男性沙文主义观念,为好莱坞大制作中的女性力量添砖加瓦。
以往我们认知拿破仑,认知的是他的彪炳战功,认知的是他作为一代伟人的主体性,但在雷德利的《拿破仑》里有所不同。我很喜欢其中的一种叙事手段,就是华金对书信内容的念白,开拓了人物的内心航道,将拿破仑一生的野望和盘托出。换句话说,我们观察拿破仑的角度不再是由远及近,而变成自下而上,观察是什么构成了拿破仑的终极图腾。我推荐《拿破仑》,并仍然对导演剪辑版抱有期待的原因便在于,它摆出一幅美轮美奂的视觉轮盘,而又不满足于此。相信在明年的奥斯卡舞台上,《拿破仑》的技术水平和剧作水准都足以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