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对我的吸引,其一是果尔达.梅厄夫人,以色列前总理,一位在20世纪世界近代史上留下深远影响的“以色列铁娘子”,其二是饰演梅厄夫人的演员,号称“女王专业户”的 海伦. 米伦(Helen Mirren)。

整部电影以第四次中东战争,被称为“赎罪日战争”为主线,围绕战争打响的三周时间,通过果尔达以及身边人的视角,以战争初期以色列的被动局面开场,到联合国调停战争结束,最后的镜头是梅厄夫人在请辞多年后病逝,彼时电视里正播报新闻,是她和埃及领导人相谈甚欢的画面。

一方面是领导者决策中的理性与坚决,关键时刻大局为主的魄力,一方面是女性身份赋予她不同于男性领导者的敏感和坦诚,以及果尔达与病魔斗争,不为人知的不堪承受之重。

如果对这一段历史不是很熟悉,刚开始看会迷糊,导演没有做太多的陈述和铺垫,直接就进入了战争状态,我是看了一小半又停下来特意翻出来加州101的《中东往事》,把五次中东战争的背景以及果尔达的生平故事又回顾了一遍,这才继续看完的。

海伦对角色的演绎对这部戏起了决定性作用,特型化妆很传神,从灰白凌乱的头发,到略显肿胀的身躯,以及走路蹒跚沉重的体态,据说每天要花三个半小时才能完成妆容。已年届78岁的她演艺道路似乎还在持续上升期。

几个女性角色的互动很有深意,果尔达与女助理情同母女,助理应该是在她身边最能体恤的那一个;作为整体局势的决策者,果尔达也不得不面对个体牺牲给家庭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她对战争中痛失爱子的女打字员,更多的是愧疚和不忍,这是作为一个母亲的本能。对犯错下属她没有太多的苛责,更多的是像个家长一样的宽容和鼓励,要求其用行动去挽回损失。而当面对战争残酷下那些无辜牺牲的生命,在战争监控室里留下的眼泪,都是果尔达战争铁腕下的另一面。

电影里果尔达一直烟不离手,对抽烟有着近乎病态的依赖,在镜头里体现得过于频繁甚至让人感觉不适。

整部影片其实更想要体现的是梅厄夫人在人前从容刚毅背后,她作为普通女人的艰难与不易,讲述女强人背后的孤独,妥协甚至是脆弱。

不知道是否出于经费的考虑,导演没有提供太多战争场面的镜头,场景不断的在烟雾缭绕的会议室、封闭压抑的军事指挥中心、以及果尔达的卧室里来回切换,战争残酷主要靠无线电设备传送前线的尖叫声来体现,战争过程更像一个人物辅助功能,为服务于果尔达的人物形象所提供的背景工具。

当然运镜配乐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部片里配乐更多的是带点恐怖音效的逼仄压抑,听着很诡异,不觉得是加分项。

最后在电视里和埃及首领的画面出现的是果尔达本人真实的镜头,她侃侃而谈,豪迈又幽默自信,让人觉得电影里诠释的人物似乎过于拘谨和沉闷。

稍微轻松的看点都在果尔达和基辛格对话的场景里,当基辛格试图降低果尔达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期望时,他说:“别忘了,我首先是美国人,其次是外交部长,最后是犹太人。” 果尔达则机智的地回答:“在以色列,我们是从右往左来读的。”

在果尔达厨房里基辛格被迫喝汤的画面也很有些搞笑。看得出来对谈中一直是由果尔达在控场。

也是在与基辛格的交谈中,果尔达的精气神也终于能够比较坦然的呈现,同为犹太人,也是同龄人的基辛格应该是那个能够真正理解她,能明白她正在经历什么的人。

这部戏其实只是截取了果尔达梅厄夫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横截面,通过事件来展现人物和人物关系,它不能算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传记电影,甚至片名应该叫《赎罪日战争》倒会更合适。

导演盖·纳蒂弗Guy Nattiv曾以短片《肤色》问鼎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作为在特拉维夫出生的以色列人,在这样沉重的历史题材里,家国情怀难免占领高地,让我们从纷纭复杂的形势当中的某一个侧面来了解果尔达。

只能说,能被书写出来的历史从来都不会是完全客观的。历史要不断的从不同层面各个角度阅读和发掘,不断的交叉验证,如果能获得一些模糊的接近真实的形状,就已经是足够幸运了。

...
公众号:落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