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默杀原版你竟然敢背刺老子!????竟然感觉比翻版还差。尺度也比翻版的还要小。这才是我没想到的。翻版将用斧头砍人以及80镜头都用了特别详细的镜头来展示。所以尺度比原版还大。当然还是先来说说这一版与翻版对比的优点和缺点吧。

先来说说缺点:

1.精彩程度居然还不及翻版。虽说调换了时间顺序,但我看电影的顺序也能影响对这两个电影的这个评分。我是先看的翻版再看的原版,如果我是先看原版估计我也会打4星。但是可惜的是我是先看的翻版????

2.女主演技有些尴尬。还不如王圣迪演的好。甚至在电影中的长相还有点显老。人设也没有翻版中的那么饱满。缺乏细节来丰满和塑造。

3.人设单薄。因为翻版比原版还多了很多时长,所以在人设这个方面原版的细节支撑不够。前期缺乏有效的铺垫。

等等还有诸多问题我也就不说了。

再来简要说说优点:

1.没有特别详细的拍霸凌的镜头,没有像翻版那样通过特写和聚焦来展现霸凌。而是简单的通过几个镜头一笔带过。其实这样做是明智的选择,因为拍霸凌并不需要一定的特写以及面部聚焦。原版在这方面的处理上避免了这一点。也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镜头霸凌的嫌疑。

2.调换时间顺序重组逻辑,使得案件有了一种空间无序感。其实原版跟翻版最大的区别就是叙事上的顺序有点不一样了。但可惜我先看的是翻版。如果先看原版的话,估计会觉得这样的叙事会有点有趣。但是看了翻版再来看原版的话,就会觉得这样的调换叙事顺序其实也没什么高明的

3.家暴和养父侵犯等戏份一笔带过,没有像翻版那样详细介绍还有。也避免了像翻版里面元素冗杂,跑题,偏题等嫌疑。因为本来家暴和养父侵犯这两场戏对于整个案件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是起到一个衬托的作用。而像翻版里面就将这两个戏份详细的拍了。

4.与原版相比的话,翻版详细的对张钧宁和王传君的演技进行了特写和聚焦。但是在原版中更多的是对整个案件的聚焦。虽然原版这样做会使案件更丰满,但是人物更单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演技夸大化的嫌疑。这样做就是让演员对演技来衬托案件的丑恶,而不是让案件的丑恶来衬托演员的演技好。

5.虽然原版的人设变得单薄了,但是不矛盾。每个人物的形象都是单一,但是不矛盾。不会像翻版那样,妈妈的形象一会儿好,一会儿坏。而在原版中女主狠就是狠,妈妈,坏就是坏,好就是好。而且我认为最后妈妈疯了的那个处理方式也更好。至少让人设不矛盾。

6.翻版为了黄明昊特意多加了偷拍者这个人物的戏份。但其实这个人物对案件只是起到一个推进作用,只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吧。因为有了这个人物才让妈妈的形象有了一点点翻转。但是没有必要在这个人物上着墨太多。翻版特意给这个人物增加了许多戏份。不明白为啥。。。

7.没有自以为是的符号画象征的意象。鸽子作为原版和翻版同样的一个意象。在两个版本中出现的频率都较多。而且也有同样的含义。但是在影片中这个形象夸大化的出现了三次。说实话,太过直白的隐喻反而是一种累赘。太过直白反而显得不那么好。


8.没有通过一惊一乍的音乐来烘托悬疑的氛围。可能只是因为没有音乐吧。????但是通过演员精彩演技的呈现,以及镜头调度和运镜的应用来烘托悬疑的氛围,原版在这一点上面做的还是很好的。

9.宗教元素更为明显了。在翻版中宗教元素只是作为一个衬托的作用。可能由于内地审核制度不同的原因,导致宗教元素在里面的体现并不是很深。但是在原版中宗教元素就非常的明显。在杀人之前都要让将死之人说一段祷告的话。讽刺性更为明显了。也让戏剧张力更加丰满了。


10.没有什么强硬的反转了,所以也不显得那么自以为是了。但是没有了那么多反转,这电影也不显得有那么的精彩了。
还有以上许多等等。这里也不一一说了。在没有仔细比较之前,我觉得两版版的优缺点应该是齐平的。所以我的评价也一样????但是仔细比较之后发现其实原版的优点比翻版的还要多。所以两星改成三星。。。
毕竟原版还是提名了釜山国际电影节的。????


ps:1.我几次幻视女主是张静初????有几个镜头有点神似。而且才知道他居然是阳光普照里面的小英阿姨。

2.男主虽然犯事儿了,但是在影片中跟打酱油似的。其实根本就不影响。

3.卡司阵容居然还挺强大的。还请来了谢盈萱和吴慷仁客串????

4.女主居然长得也有点像王圣迪。
让我不禁怀疑导演在拍内地版的时候是不是按照原版的女主形象来挑的王圣迪来演的。还有就是警官也长得很像吴镇宇。不过只是有些角度比较像。
5.老子昨晚上看完电影马上花了40多分钟来写完这一长篇影评。结果他喵的豆瓣系统出故障。导致我没发出去,然后就被删了。也没有备份,所以又重新写了这一篇。当然肯定没有之前写的那一篇好。有好多我都没有记住。所以说都怪这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