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吃完橘子把皮一扔就算了,人不是橘子。”
这句台词出现在刘泰风导演的电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当中,短短一句话蕴含无限感慨,既喊出了广大底层人民的心声,又体现了导演对于作品中台词的精心打磨,使这样一部兼具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现实主义力作呈现在观众面前。
《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是一部有关算法时代下人们生存环境的电影,也是一部汇聚底层人民、夫妻关系、教育问题等诸多社会议题的现实主义作品。车祸、裁员、失业,家里还有一个即将中考痴迷游戏的学渣考生,当所有倒霉的事情赶在一起怎么办?
该片讲述了一家外卖平台的高管不慎开车撞倒了自己公司赶时间送货的外卖员,一场车祸联结起两个阶层的家庭。在这场区分车祸谁是谁非的追责中,面对法律和人性的双重拷问,高管对自己坚信不疑的价值逐渐产生了怀疑,而隐藏在算法洪流中的真相逐渐显露狰狞。
在电影海报的中间有一行大字:致在算法里活着的我们!诚然,算法可以算是整体经济颓势下的经济性选择,而反观算法与人的存在并不是对立的,人似乎需要在算法的夹缝中寻找自我存在的空间,但这样的社会真的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样子吗?怀着这样的思辨,9月22日下午,西部影谈邀请到了刚刚结束电影西安站路演的监制吴妍妍、导演刘泰风和制片人朱桐进行了独家专访。
西部影谈
三位老师好,影片《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被称为中国首部以算法经济现状及困境为切入点,真实呈现普通人生活困境的电影。影片由吴妍妍老师监制,是刘泰风导演的长片首作,也是朱桐老师首次担任制片,请问三位老师合作的缘起?
朱 桐
我们三个有很深的机缘,实际上就跟一家人一样。很久前我们三个都在美国,就有过一部网剧的合作,我跟妍妍作为这部网剧的制片方,刘泰风导演作为这部网剧的摄影指导。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拍摄时每天都差不多45°的高温,大家好几个月待在一起,这种比较苦的情况下是很能看得出一个人的品德品行还有专业能力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他是一位可以做电影导演的好苗子。
对于我们这些制片人,就是专注于制作层面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不只是剧本,更是一位可以有持续合作机会的导演,所以能够在这个项目上合作,是非常好的缘分。我之前十多年一直在时尚杂志行业工作,对电影行业没有足够的知识体系,但妍妍一直鼓励我去做电影制作,即使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我还是依然选择了这条路,于是就有了我的第一部作品,当然也是导演的第一部作品。
吴妍妍
刘导之前其实是学过导演的,但是他非常的谦虚,从来没有跟我们提过。刘导之前在浙江传媒学院学的是美术专业,后续也系统的学过导演、摄影等方面的知识,然后受邀在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中担任美术师,所以在我看来他的整个教育经历和学术体系是非常完整的,当时我们就鼓励他要实现自己心中所想,要大胆去做想做的事情,不久后就诞生了这样一部现实主义电影。
刘泰风
吴妍妍老师和朱桐老师是非常尊重创作的,这次合作下来也深有体会。很多人都会认为在制片这个层面上,尤其是制片人、监制和导演之间会产生很多关于创作、预算等方面的争执,但我们三个人是一个非常团结有默契的团队,我们之前就在一起创作过很多项目,有过多次合作,目前也有一定的作品储备,在创作过程中她们对我是非常保护的。
其次,在合作过程中我也发现她们始终把创作内容放在第一位,对于电影始终如一,这在当下娱乐化的时代浪潮中是很难得的,所以我也非常荣幸和开心能与她们合作。虽然我们之间也会有争执,但是这种争执是客观的理性的,每个人都先把自己的观点呈现出来,然后再在这个观点基础上去完善,收获最好的结果。
西部影谈
电影最深刻的作用就是对现实的介入、映照、剖析和展示,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实的沉思,而这部作品恰恰映射出了互联网时代算法与人的关系。影片《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是刘泰风导演的长片首作,那么想问下刘泰风导演,您创作这部现实主义电影的契机是什么?您的电影中对于现实观照出发点是什么?
刘泰风
2020年的时候,《人物》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看完这篇文章后,我首先联想到的是自己的生活,不光是外卖骑手、司机、快递员等人被困在算法中,可能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被互联网经济下的算法绑定,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大家用数据说话、用流量去评价人和事。
2021年,我在下班路上等了一个很长的红灯,当绿灯亮起我正要启动车辆的时候差点和一位闯红灯逆行的外卖骑手相撞,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我会在安静的时候默默思考:我们每天都在忙碌但是究竟在为什么而奔波?我们在辛苦奔波的背后有没有一个无形的东西在推动着我们?当时脑海中立马蹦出三句话:一起车祸,两个家庭,一个社会。我把这个想法第一时间就告诉了妍妍姐,我说我想拍一个这样的电影,当时她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然后我就把这个想法编织成了一个剧本,在合适的时间和契机下完成了影像化。
西部影谈
影片的主题是关于算法时代下对于人生存环境的再思考,很想问问三位主创,在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您觉得互联网算法时代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数字时代对于影视行业现状带来的最巨大改变是什么?
朱 桐
我认为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最显著的改变就是“控制”,比如吃饭你会去挑平台排名靠前的餐厅,选择旅游景点你会挑有星级评价的,还有酒店订房间也会考虑诸多因素,甚至点的外卖也被时间所控制,打车需要遵照路线的要求等等。
吴妍妍
“控制”体现在一个方面,更关键是很多内容是建立在虚假的成分上。
我们现在常用的生活服务平台、社交平台确实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以至于我们对平台形成依赖,但是当我们看到一家评分很高排名很靠前的店时,它的真实性是有待考量的。有时候我们对于电影的宣发也很困惑,就像这部电影也真实的被困在算法中。我们清晰地知道电影的宣传也有虚假的成分,即使是“诈骗式宣发”也需要花高昂的价格,很多宣发公司拿“数据不好”作为不愿意再投资的理由,但是数据只是针对一部分的平台,我们电影的观众未必包含其中。我认为每部电影都有自己观众的基本面,不可以只拿数据作为评判电影好坏的标准,这是困住电影前进的枷锁,也会让创作者感到深深的无力。
朱 桐
我认为一个非常矛盾的事情就是,这些数据很好的影片票房不一定高,它所呈现出来的表象和实际背后的结果完全不在一个维度。所以想对中国青年电影人说,电影是需要年轻的力量去传承的,但每个人的思路都不尽相同,因为电影本身就是一个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产物,也由艺术性和现实性诸多因素联结的。我们现在院线看到的电影背后都是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投资,无论是来自于个人还是来自于公司,对于前期的这些投入来说,电影的抗风险能力还是非常的低,低下的抗风险能力和我们电影想要找到“算法”这个突破口的初衷是非常一致的,就很像《围城》中的经典语录“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我们现在整个行业似乎就被困在这所谓的数据算法当中。
刘泰风
我想说的是很多影院在安排排片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去看这部电影,他们更多是看电影背后呈现的数据,那个代表流量的数字,而当他们未来意识到这是一部好电影的时候为时已晚。
我们这个时代因为数据和算法经济错过了很多东西,这个我有切身体会,以前我们吃东西愿意花一定的时间去超市购买新鲜的食材,当你亲手将食材烹饪出来去品尝去享受美食的时候会非常的安心,这是一种生活的质感。但是现在的打工人总是处于一种劳累和疲惫的状态,点外卖就会成为大多数人被迫的选择,而且我们并没有思考最终吃进肚子里的究竟是节省的时间还是实惠的价格。就像电影中危力的台词:“你工作时吃不吃外卖?他给你节约了多少时间?”所以我们时常需要扪心自问:生活习惯被改变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西部影谈
大家都说,底层人的生活就是一个充满搏斗牺牲的修罗场,这部影片也采用了底层视角去塑造以快递员为代表的众生相,当然还涉及夫妻关系、教育问题等诸多社会议题,您觉得在影片中核心表达的议题是什么?您在用影像表达时希望达到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是什么?
刘泰风
人是有异样性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别,人并不是工具,我们是否被感知为人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问题。我被变成了一个快递员、一个外卖员、一个工程师,但是我们不是工具我们是感性的人,而这感性的部分就是体验、就是生活,生活是从时间里来的,如果当我们脑子里没有这些时间概念的话,我们就会变成没有思想的工具,和桌上的手机、茶杯没有任何区别。
朱 桐
以前我们经常看到一句话:科技以人为本。但反观当下生活,科技并没有真正以人为本,因为人是有疲倦周期、生产周期、身体承担情况的,但是算法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换句话说算法并没有考虑到每一部电影都是独特的艺术作品,它蕴含了诸多元素所以才能百年流传。
我们回顾电影史的话会发现,很多大导演在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沉淀之后,依然有大量的受众群体去回顾他的电影、分享探讨当年的创作思路与想法,这恰恰证明了电影的特殊性以及它的国际性。但是算法用冰冷的数据去定义它的时候,如果没有加以综合分析,那么它呈现的结果一定是狭义、偏颇、单线条的,这跟很多电影探讨人工智能和人类的矛盾终将会成为一种对立与对抗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就要通过电影,向算法对中国电影以及中国青年电影人“用数据来定生死”的做法给出答案。
西部影谈
吴妍妍老师长期关注中小成本现实题材影片创作,作为经验非常丰富的制片人和监制,致力于制作出集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同时也积极为青年电影人搭建培育平台,想问问您对未来的青年创作者有哪些建议?
吴妍妍
创作的每个阶段都是处在一个学习的过程中,我只不过是在制片的层面上多了一些经验而已。在我目之所及观察到的青年导演里,她们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是迷茫困惑的,包括我自己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很清醒,我们都在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成长。
每个人对于创作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我来说,我从小喜欢现实主义,对于现实题材我是有一种使命感在身上的,所以我才会对刘导演构思的一些现实题材感兴趣,包括电影《我本是高山》,我因为敬仰感动于张桂梅老师而想要参与这个项目,而且我坚信这种片子是有社会影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