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新浪博客的时候发现这篇影评一直没贴过豆瓣。写于2006年4月8日凌晨,我20岁。)
就算得了金鸡,也并不代表这是一部循规蹈矩的主旋律电影。事实上,我觉得《我们俩》有力又有趣,看得人心里痒痒又可乐。的确文艺,可丝毫不闷。
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年时间,一个院子,这就是事情的全部。
本以为这会是又一部《回家的路》,或者是《天堂电影院》:老人以一副饱经沧桑慈祥温柔的面孔带给孩子纯美的净化,向他指点着以后的道路。可是这一部,在金雅琴的顽固与防备的眼神里,小马同样也带给了她很多东西。
《闲人马大姐》里金雅琴饰演的刘奶奶甚至很会抢马大姐的风头,活脱脱一个市井中自私自利顽固罗嗦的小老太太的形象,说话总是气呼呼干巴巴的,犹是亲切可爱。而在《我们俩》中,金雅琴放下了夸张的动作表情,却仍是顽固带点自私,只是这些特质在她的静默中被转化成孤独的表现。
我注意到镜头的运用。小马总是活动着的,而老太太的移动几乎全被省略,没有长镜头,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使得影片显得格外紧凑直接,但是老人的静止也被突出了。一老一小,一静一动,以一种完全平行的姿态展开故事。不存在谁带动谁谁使谁升华的问题,她们互相影响,互相摩擦。
这两个女人,细看之下,却显现出很多相似的气质。比如都很冷,很倔,方式直接,情绪内敛。开场,矛盾扑面而来时,两人的脸都恰如北京的冬天,干燥冷冽。而在最后,当感情吐露交融时,也都是静默无声,存于心底的。
开始的时候对这个老太太的一脸不近人情很是不解,既然是寂寞,现在来人了,而且是个孩子,为何不能作出慈祥怜爱的样子?作为一个生命尽头的独行者,为何还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后来,另一个总一副可爱表情的老太太说出了她的身世,还挺丰富,丈夫在结婚第二年便死去,无亲生儿女,这似乎解释了老人性格的成因。战场使她坚定执拗,苦难使她孤独而对外界充满防备。即便不作这种交代,我们也尽可猜想。每一张枯槁的脸都藏有一串暗自心惊的故事。
我们楼下曾经也住了位老太太,那时我大概才十二三岁,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这太婆总来我家串门,面相刻薄,言辞尖酸。总之我对她的印象不太好。有一次,不知怎么的,她对我说了一句刻薄话,使我很不快,想都不想便回了一句,自是比那句更显刻薄。立刻惹恼了太婆,气鼓鼓骂咧咧地走了。后来的某段时间,我开始很认真地思考“老”的问题,那些蹒跚静默的老人,那些迟缓孤独的老人,那些耍小脾气的老人,那些洞明世事又紧抓不放的老人,那些极度天真又精于算计的老人。我以为老人是最纯美又最无辜的一群人,无欲无求,但饱受身体与灵魂的磨难。但是电影里小马堵着一肚子气说老人“像您这么老的还爱算计人的可不多见”,这个老太太说:“我怎么算计了,这年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外面这么乱,你不防着点行吗?”于是我好象又明白了,老人的无欲无求可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候,当然还是要挣扎要攫取,要想着保护自己。这也算自私一种,但想来却是辛酸,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助与孤独,逼着他们连对温暖与慰藉的来临也如履薄冰。你说纯美,似乎谈不上,但仍是无辜。人性远不是想当然那么简单遂人心愿,但当它清晰呈现时,却因真实而透明,是种可感可触的美。
那些精微的层出不穷的矛盾冲突,都不过是些诸如房租,用电,电话费之类的鸡毛蒜皮,可是对一个独居耄耋和一个穷学生来说,样样都是大问题。后来当防备放下,坚冰消融,出现的洗头捶腿,打扫房间,拍DV等温情细节,也是平淡之至。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奇观,也没有要让人看到生活中的残酷、疏离、冷冽,而是最终要让人感到温暖,然而我们即使理性观看,仍找不到刻意煽情的处理(除了结尾,且是点到为止。并且,这戏的高潮是在前面)。所以这是一部平和之致又奇特之至的电影。我为它打动我的手法感到困惑。有那么多地方,两人的表情和语言,你一句我一句对阵,或是剑拔弩张,或只是耍嘴皮子,都是那么有趣。也许,所有优秀的生活片,反映人与人关系的电影都是喜剧。两个人自始至终都不存在年龄辈分的差别,也不存在所谓的代沟(两人谈感情问题也可以坦然,不咸不淡),老人对女孩少有怜爱,女孩对老人少有敬畏。说话都那么直截了当,在内心深处发荣滋长的依赖与慰藉都不被知晓。她们所体现的只是最单纯的人与人,把两个人换成同龄人或者异性,似乎也能成立。
这是一部做减法的电影,它是如此简单,所以你完全不用费力地去猜测解读它的情节,你需要做的只是感知那于细微处一点点流露出的情愫。它所有的一切是如此“小”,既区别于那些宏大叙事,又区别于那些感官刺激,它对你丝毫不构成压迫,而只是轻描淡写,放低姿态。这时你便是一个主动者,你看完了觉得舒服,但是好象并没有收获一个鲜明的态度观点,那是因为留着让你自己给出。也难怪东京电影节会对它格外青睐,日本这种不动声色的生活化作品已是积淀深厚。
又一出平实叙事,冷静抒情,让我想到了迟子建的小说。与当今的电影潮流似乎背道而驰,这姿态坚韧而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