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打片作为华语电影特有的亚类型,曾有过风靡一时的高光时刻,但近年来渐渐式微。最近数年间,几位重要的作者导演,用艺术电影的手法拍摄武打片,试图使该类型重新蜕变。本文将王家卫导演《一代宗师》(2013) 作为样本,浅析其叙事结构中蕴含的类型新意,看是否能窥见武打片日后的进展。

《一代宗师》所勾勒的武者生平,以梁朝伟饰演的咏春拳大师叶问为蓝本,并着重显现章子怡饰演的八卦掌接班人宫二,构造出前现代中国的武林传奇。影片第一幕,藉由“中华武士会”会长的交接聚会,通过叶问与多名习武之人之间的练手,观众清晰地把握到武功的多种拳法。这样基于写实地表现武打动作,为电影中的武术世界,设定了厚实的物理基础。

“叶问击败宫羽田的比试很独特:没有打斗,而是一场思想的较量,近乎于一段舞蹈。他们的手臂交织在一起,姿势不断调整,没有交手。这场非武打的动作戏最清楚地揭示了王家卫的联合编剧、武术顾问徐皓峰的影响,徐皓峰重新定义了当代武侠片,强调概念抽象、清晰、快速的动作和朴素、近乎极简的设计。”Cinema Scope杂志上的一篇影评,强调徐皓峰对《一代宗师》产生的作用。

身为导演的徐皓峰创作了一批“新武侠”电影,其中有代表作《师父》(2015) 等,武戏的打斗都是建立在写实的动作风格之上。接受采访时,徐皓峰表述了关于武打片的一些看法,“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香港电影确立了武术指导制度。这个制度下,武打片常规来说有两个导演,一个负责文戏,一个负责武戏,这样势必逐渐造成故事情节和打斗样式的脱节。因为武打导演提供的某种动作很漂亮的打斗样式,属于鲜明的商业元素符号,可以在上百部、上千部武打片里复制,跟单部武打片里的文戏是没有关系的。”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削减了上述那类武打动作的表演性质,华丽的视觉呈现依然有浪漫化的环境氛围来衬托。可动作设计上的内敛,同样体现在剧中人物对于比武的克制。片中的一众武林中人,秉承着一套做人做事的伦理考量,打斗意味着冲突,但于情于理,解决矛盾并不能依靠打斗。

年轻气盛的宫二初登场之时,在意输赢的心态被她父亲一再训诫。比武更注重的是仪式感,由此可以彰显武术的文明程度。叶问本就是富家子弟,风度翩翩;宫二举止不凡,透露出超越传统妇女角色的女侠形象。其余的武林人士,文戏中也大多穿着长衫或者西装,一副有着良好修养的儒雅之士的模样。

“一条腰带一口气,上了这条腰带就是练武之人,往后就要凭这口气做人。”叶问在回溯生平时,归结于自己年幼拜师的情景,为其日后的成就定下基调。影片描绘了形态各异的人生,多位宗师级人物展现的是练武之人的人格。既定套路的武打片中,武者的对手,往往来自不同门派之间的争斗,然而《一代宗师》在第一幕就否定了这种剧情走向。

“王家卫似乎认同徐皓峰的意识形态立场,即银幕上显现的只是更深层次的政治、社会和精神力量的所幻化的物质痕迹。”武者要去博弈的,是整个宏大时代的流变。“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个颇具哲学意味的主旨,强调的便是武者自身练就的精神层面。

关于这种精神力量的支点,港片全盛时期的武侠片,常常会把侠义与民族主义耦合在一起,经典角色如李小龙、黄飞鸿,以及被开发成系列商业片的《叶问》,都是承接这一叙事脉络。《一代宗师》里的宫二,同样面对背负“家仇国恨”的强大敌手,其师兄马三因当汉奸而理应被师门处置,不过两人的对决,始终紧紧围绕在个人恩怨之上。二人皆要强,不论是马三的权欲熏心,还是宫二的报仇雪恨,这样的抉择是性格使然,也是造化弄人。时势没有造就英雄,导演摒弃掉武打片对英雄主义的刻画。

徐皓峰说他拍的是“武行”电影,武者属于一个行当,其中少不了经营。武术既可以是修行,也可以是事业,还可以是谋生。怎样去运用武术,会是邪门歪道或是名门正派,依凭的仅是武者所做的个人选择及价值取向。传统武术在《一代宗师》里凸显出来的个体性,一向是王家卫擅长的现代性叙事结构。

回到动作设计的角度,影片的画面里很少能看到蕴含杀伤力的武打动作,《一代宗师》所拍摄的武术动作,更倾向写意的审美。以宫二与马三对决的这场戏为例,即使是生死攸关的情境,藉由动作所突出的实则是气势,人物的姿态经由打斗将情绪推上高潮。特写镜头中,演员的面部表情通过放缓节奏和低帧率摄影,而显得格外沉着有力,动作与动作的间隙,思绪时刻涌上心头。

物件也是烘托动作的调度元素,空中飘落的雪、弥散的雾气,身上衣服的皮毛,移动闪烁的亮光,这些给细微颤动带来质感的美术设计,为整体气氛的塑造延伸戏剧张力。在随从的试探交锋中,本该杀气腾腾的场面,眼看刀刃在外衣上划出一道道棉絮,虽不见血,却锋芒毕露。

武打的意义不在于暴力,而在于意志。《一代宗师》所要传达的动作理念,从外在的技法,内化作人物的气质。以肢体力量带动的精神力量,最终着力于实体无形的对抗。王家卫和徐皓峰,均是文人导演对武打片进行了改写,继而打开动作片所能承载,人物的生命力与世界观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