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头:本文只是短评扩充。或许根本算不上影评。是我在失眠之夜随便写的,具体写了什么乱七八糟我都不清楚,如果你会读的话,你可以把它当成笑话,消遣去读。

看完这个电影的时候,我脑海中想到的是上个月在电影院里看《野蛮人入侵》女主角说的一句话:“一部洪常秀电影。”

是的,《野蛮人入侵》根本不是洪常秀电影,但《不虚此行》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部洪常秀电影。

为什么是洪常秀的电影?

我大概只看过十部左右洪常秀的电影,熟悉的三件套是 推拉镜头,固定镜头,大量的人物对话。

而《不虚此行》刚刚好完全契合这个洪常秀电影的模式。

本片用4:3(查不到具体纵横比,但非常接近)的景别+大量的固定镜头+大量的对话。

塑造人物也非常接近洪常秀电影理念,人物秉持着尴尬的体质进行融合,对话,碰撞产生化学反应。

说回电影

洪常秀电影中的人物一直是尴尬的,但是自由的,同道理《不虚此行》也是,我们可以在电影里看到很多我觉得尴尬,不合理的事情。

但洪常秀的电影中的人物是没有状态的,或者说没有固定主题的。而《不虚此行》选择的是写悼词的人,是殡葬行业相关的,是接近死亡的。这就意味着电影有了主题性和关怀度。

因为我不知道电影中那些写悼词是否夸张化或者情节化,脱离了现实等等,直观给我的感觉没有不舒服。

但电影你让我相信这些语句,这些人物是否鲜活存在。

我是不相信的。

1.北京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一直在发出疑问。

在电影里被呈现的分为三六九等的“悼词套餐。”

北京真的很小(编剧圈),又好大(地理)。

2.这些人物是真的吗?

邵金穗,老陆,方阿姨,王先生每个故事我都觉得无比虚假,但存在真实的情感链接。秉持着尴尬的体质进行剧情描写。

3.故事到底是真故事还是是文学性呢?

无从得知。

电影拥有干净,整洁,轻盈的调度,拥有着文本性与电影与电影之外创作者的共同性。是通过框架(大量固定镜头)+文本(对话)而成的剧本性写作。拥有着矛盾的主角,尴尬的对话和情境融合,却能自洽。这点是放在华语电影里面很少能看到的东西。

但电影描绘的北京,对生死,和闻善的困境,在我看来呈现的像是一件物品,一座冰冷的城市,是需要借着这些东西表达现实之外的东西。

很多人骂导演自恋,电影矫揉造作,将死亡分成三六九等的,从这方面也看得出来电影的另一面是什么样的。

怎么说呢,《燃冬》跟《不虚此行》我都不太喜欢更谈不上讨厌,喜欢的讨厌的当然可以理解,起码他们绝对是健康无害的电影,

两极分化评论非常正常。

它又好看又难看着,但总归是不太好看。

洪常秀的电影里有熙熙攘攘活着的,干净的人,他们调侃着,生活着,尴尬着,存在着。但刘伽茵的洪常秀电影,只看到了无毒无害,创作者的困境,看到了尴尬,看到了自恋,也看到了能尬死人的齐溪老师,我完全不能理解这条线。

电影总归是洪常秀,但不是好看的洪常秀。

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你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