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英国电影、美国家庭的故事,但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在心理咨询工作中,青少年抑郁症来访者和家庭的各种困境和挣扎不断浮上我的脑海。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讲述了一位17岁的儿子抑郁症的故事,父母关系出现问题而离婚,父亲开始新生活并生了另一个儿子,母亲深受打击而陷入对父亲的怨恨中,而儿子对父亲是有美好体验并崇拜父亲的。
父亲离开母亲、母亲对父亲的抱怨,让儿子内心产生强烈的割裂感而陷入抑郁,因为逃学而引起父母的关注,并想办法帮助孩子,父亲甚至因此而放弃事业发展机会。
但儿子继续逃学,导致父亲情绪失控,对儿子进行严厉指责,儿子感受到绝望,拿着爷爷送给父亲,而父亲并不喜欢也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枪而自杀。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一个年轻生命还没来得及绽放就陨落了!
虽然是英国电影,美国家庭的故事,但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心理咨询工作中青少年抑郁症来访者和家庭的各种困境和挣扎不断浮上我的脑海。
我感觉电影拍得很真实,观影过程中泪水不断模糊我的双眼,电影结束,我久久难以起身。
我对围绕青少年抑郁症的问题,有以下8个方面的思考:
1、厌学拒学,成为人们对青少年情绪关注的入口
影片中父亲对儿子问题的关注也体现在学业上,只要能够正常上学,通常认为孩子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父子之间激烈的冲突也是基于父亲发现,儿子并没有如他认为的那样上学,而是逃学在外面闲逛,对于父亲的指责,儿子看向父亲的眼神,让我感觉心碎,我想电影中儿子那一刻是愤怒和绝望的吧。
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的青少年来访者中,父母咨询的问题大多也是发现孩子厌学、拒学、网瘾,感觉到孩子心理出现问题了,父母的咨询目标也聚焦于如何能够让孩子恢复对学习的兴趣,能够正常上学,努力学习,对孩子为什么出现学业问题的内在原因关注不够。
我在心理咨询中,如果青少年不反感,我是尽量邀请父母参与到心理咨询过程中来的,根据具体情况跟孩子和父母工作,有些以孩子为主体对象,有些以父母为主体目标。
孩子跟父母接触是比较多的,父母对孩子的状态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有合理的期待,选择更适合孩子的养育方式,这样会大大改善亲子关系。
我经常见证亲子从敌对到亲近的过程,内心有很多的感动,亲子关系的相互滋养,会成为亲子之间终身的情感资源。
2、青少年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普遍性
不仅仅是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
在后新冠的这个时代,心理问题就像疫情一样,生活中有太多不确定性,太多人在经受焦虑抑郁的折磨,有时他们自己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只觉得自己很焦虑、很痛苦,不想以这样痛苦的方式活着。
其实像电影中儿子这样的状况,现实中有大量相似的案例,学校因为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休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医院因精神障碍就诊的青少年人满为患,甚至超出了医院精神科的负荷。
由北京安定医院牵头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历经近9年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患病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10.0%,初中阶段检出率为30%,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为40.0%。
大量研究一致发现,我国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发展轨迹在10-19岁呈现线性增长趋势。
过去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目前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精神健康却出现了极大的危机,在精神上养大一个孩子,对每次父母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
心理健康,就像悬在每一个现代家庭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每一个家庭。
3、青少年抑郁症与青春期情绪问题的区分
青春期是整个人生当中身心发展最不平衡的时期,而是最容易表现出发展性问题,当孩子情绪波动大时,通常被认为是青春期叛逆,过了这个年龄段就好了,青春期情绪障碍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大多数家长是从孩子厌学、逃学、拒学开始关注的,面对孩子情绪低落、沉迷游戏、无价值感、作息紊乱、饮食障碍等现象,家长们通常缺少认知和觉察,同时也很难意识到孩子的这些现象可能是一类精神疾病。
当孩子因为拒学、自残而寻求心理咨询时,我们发现孩子承受精神障碍的困扰已经有几年时间了,通常被认为是情绪化、贪玩、懒惰、没有上进心,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就是因为父母对孩子抑郁情绪认识不够,甚至是否认抑郁症的存在而酿成悲剧。
当然,对于青少年的情绪状态,既不可过度“心理化”,错过对于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也不可过度“医学化”,过度诊断和治疗青春期的动荡问题。
真正危险和有问题的不是心理健康问题,而是否认青少年抑郁症的存在而逃避解决问题。
4、父母及身边人面对抑郁青少年的无助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导演表示:我是想要去探索这种关于亲子关系,略显“痛苦”的话题——并不是试图从儿子的视角深入发掘这种痛苦,更多的是从外部、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去看,当一个深陷痛苦的人周围都是想要帮助他的人,会发生什么。当你看着你爱的人在痛苦中挣扎,自己却不能做更多的时候,这种无力感是我想要的探索的东西。
在我跟焦虑抑郁青少年及父母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对于父母焦虑、痛苦、无助、挣扎的感受深有体会。
心理健康问题就像一个黑洞,影片中母亲从孩子的眼神中看到了“恨”而不知所措,寻求父亲的帮助,父亲关注儿子的逃学问题,而对儿子的内心状态是关注不够的,
影片中父亲总是问儿子发生了什么,孩子说“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但父亲坚信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儿子只有编故事来搪塞父亲的追问,自己内心真实的痛苦无助感却没有机会表达,他通过自残来为自己的情绪寻找出口。
“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对父母的指责是非常普遍并被接受的言论,青少年抑郁了,可能是发展中生理心理、学业压力、同伴关系、社会因素、家庭矛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青少年本身的气质、亲子之间人格匹配度的影响,也会影响父母更适合地养育孩子,父母无法做到全知全能。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抑郁焦虑时感到焦虑、恐惧、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做,休·杰克曼提到,影片旨在让观众去了解“在一个经历心理健康危机的人身边是什么处境”。在他看来,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在试图解决问题,“他们总是希望把事情做好,但总有无数冲突和障碍阻挡在面前。”
5、父母及家庭关系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
影片中儿子说:父母离婚才是导致他内心痛苦的真正原因,在儿子的眼里,父亲是个抛弃妈妈和自己的混蛋!
当父亲质问儿子——我为什么不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我有重塑生活的权利——他却发现,自己其实和他眼中混蛋的父亲一样,因为他也说了和父亲一样的话。他的儿子骂他混蛋,就像他当初骂父亲一样。
父亲彼得以自我救赎的方法,度过了他的青春期。他的儿子始终沉浸在父母离婚的阴影里,他无法走出被抛弃的心绪。
儿子自残,父亲彼得看到他伤痕累累的手时,说“当你伤害你自己,等于是伤害我”。儿子的回答是,“你伤害了妈妈,就是伤害我”!
儿子对继母说:你决定跟我爸爸在一起时,你是知道他有家庭的!
儿子对妈妈说:你天天抱怨父亲,说父亲的坏话!
爸爸、妈妈、继母都陷入内疚中,都觉得儿子的问题是自己的错,而无法找到一把正确的钥匙去打开儿子的心门。
当然父母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但要考虑自己的选择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家人之间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对话”。
比如父母离婚,要对分分裂的夫妻关系进行哀悼,彼此理解,避免负性情绪的蔓延,而造成持续性的心理创伤。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够做到友好离婚通常也是不容易的,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的心灵伤口难以愈合,成年人要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承担后果。
如果能够通过心理咨询,让表达彼此的爱恨情仇得到充分表达和理解,离婚后彼此相互祝福,也给孩子对于关系的处理做榜样。
6、心理创伤的代际传递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与其说这是一部关注青少年抑郁症的电影,不如说是探索三代人之间代际创伤疗愈可能性的电影,困在心绪里的岂止是儿子尼古拉斯一人呢?影片中的彼得是儿子的父亲,也是父亲的儿子。
影片中父亲彼得小时候,母亲身体不好生病住院,身为孩子的他要照顾母亲,父亲忙于事业而无暇顾及母子,甚至可以和同在一个城市的朋友吃饭,也来不及到医院看望一下母亲,严苛、自私的父亲给他留下过精神创伤。
当彼得的儿子逃学事件发生后,彼得去看望多年未见的父亲,期待得到父亲的安慰和支持,安东尼·霍普金斯出演的父亲残忍无情,不仅不能共情彼得的痛苦,却嘲笑轻蔑地指责彼得:“你来就是为了告诉我你是一个多称职的爸爸吗?”“你不觉得自己该成熟起来了吗”,真是句句扎心啊!
彼得希望自己会是和父亲不一样的父亲,他也的确做了很多努力,可是最终在面对儿子时,他痛苦地发现,自己对儿子说话的口吻和语气,竟与当年的父亲如出一辙,他逼问尼古拉斯:“你真的以为你可以这样生活吗,只做你想做的事、离开学校、从不承担责任、拒绝成长?”“你想过你这辈子要做什么吗?为什么其他人都能正常地上学,你就不能?”。
当他看到孩子仇恨而绝望的眼神,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但是对儿子尼古拉斯的伤害已经造成,儿子彻底感到了无望。
心理创伤会通过父母的行为和生物学遗传的混合而一代代地传递下去的, 内容包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人生任务,还有人际关系模式等等。
如果父母有未能觉察到的心理创伤,它们也可能会发展出负面的应对机制,并且将这些负面的应对机制传递给孩子。
父母只有修复好自己的心理创伤,才能更好地帮助到孩子们健康成长。
7、青少年抑郁症,父母光有爱是不够的
电影中的医生说的,“只有爱是不够的”,在儿子尼古拉斯自杀未遂被送进医院后,精神科医生建议孩子要住院治疗,孩子却歇斯底里地反对,面对儿子的哀求和医生的建议,父母内心感受到极大的冲突和纠结,是将孩子带回家承担自杀的风险,还是将他留在精神病院进行治疗时承受痛苦,父亲最终选择相信了儿子,签字带儿子离开精神病院,却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爱,对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来说,都是极为最重要的,但是当青少年抑郁了,光有爱是不够,爱也是无力的,父母需要尊重专业人员的建议,来帮助自己的孩子,这才是理性的爱,真正的爱。
导演表示,“只有当我们如看待身体疾病一样看待心理疾病,我们才能真正地去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虽然爱能做到一切,但有时候光有爱是不够的。
在我自己跟抑郁青少年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深知父母有多爱自己的孩子,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帮助到自己的孩子,有时我自己也会陷入无助中,但我坚信:一定有突破困境的路径,我们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寻找。
8、青少年抑郁了,家庭的出路在哪里?
青少年抑郁了,父母跟孩子一起去“面对问题”,而不是解决“孩子的问题”,无论青春期或抑郁症有多难熬,都要陪他们一起熬过去。孩子有了父母的支撑,在内心就有了安全基地,就得以修复抑郁情绪。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见证了很多亲子关系的蜕变,这个时刻内心的喜悦没有什么是能够能够替代的。
父母要尊重理解孩子与自己的不同,学会放手,正确地给予,信任孩子能够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消化发展中的情绪问题,进行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探索。
电影中的父亲彼得阳光、努力、幽默、上进,凭借自己的努力,也走在其父的政治之路上,并且事业正如日中天,极有可能超越其父,片中有父亲霍普金斯一个身体不好的传言,这也可以说是一个父子关系逆转的隐喻。
儿子尼古拉斯不像父亲彼得,他天生忧愁,多愁善感,情绪敏感,在学校有焦虑发作,通过逃学回避那样难以承受的感受。他与父亲的向外进取完全不同,但他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优势,他的内心世界丰富,他需要非主流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生命力。
我认为电影中有两个隐喻的结局,一个结局是一声枪响,父母惊慌失措地跑向儿子的房间,预示儿子开枪自杀,但影片中并没有出现悲剧发生的画面。
画面突然切换到了另一个场景,父亲彼得精心准备,在兴奋地等待客人的到来,我当时心中疑惑,父亲这么快忘了失去儿子的伤痛吗!我认为失去孩子是人生最不能承受的伤痛。
原来客人是长大的儿子,他已经走出抑郁的困扰,有了心爱的女友,准备出版小说《末路未至》,在小说的扉页上表达了对父亲的谢意,感恩父亲为他做的一切!这是另一个温暖的结局,是以父亲彼得的幻想呈现出来。
导演说:我个人坚信悲剧是可以预防的,我也相信如果能说一些不一样的话、换一种沟通方式,或是能主动寻求一些帮助。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体验到抑郁的青少年大多内心丰富,如果我们能够关注并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一定可以焕发属于自己的生命活力。
我有一个青少年抑郁症来访者,三年前咨询刚开始时一心求死,希望结束痛苦,三年后的今天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说:生活太有意思了,希望能够活到二百岁!
如果我们看不到孩子独特的内心世界,按照统一的外在标准要求孩子,孩子就会失去自己的生命活力,陷入持续的情绪困扰中,某种程度上讲是:躯壳在,心已死。
影片中一声枪响也许是某种生命型态的突破呢!当然这是我的幻想,也是我的期待,从我自己心理咨询的经验来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影片中彼得幻想情境中小儿子西奥的年龄是四岁,离儿子尼古拉斯出现情绪障碍的时间过去了三年多,我有一个联想,不管是青春期探索或者青少年抑郁,在我跟青少年心理咨询过程中,通常需要三年左右,青少年动荡的内心才会稳定,人格才会相对完整,获得“我是谁?”“我想怎么样?”的自我认知,与自己的内心世界达成和解,跟他人跟世界达成和解。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尤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