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形容词显示不出量级,所以如果用百分为满分,我觉得这部电影可以评120分。今天反反复复的看,终于在深夜将该片一丝不苟的看完了,我也决定以后不再追求看电影的数量(有些电影错过就错过吧,现在想想真浪费了太多时间在无聊的电影上,喜欢的电影反而看到寥寥草草,生活重心还是放在学习上),而是追求质量。应该说这是一部值得反复玩味的电影,最好选一个大片段的时间去看一下。该片是深度剖析人性之作,此外情节转换很快,信息量也非常大,而且有很多争议之处,不知道导演究竟在表达什么(例如,结尾女主角的呕吐是何意思,是否代表女主角怀孕?),这也正是影片魅力所在吧。说实话,自己看电影的层次实在不高,理清情节就让我头痛,反反复复、颠来倒去才理清头绪,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是欣赏电影的基本能力(例如,艺考考题就可能问你,最后女孩所在旅店的门牌号是多少,来考验观影者获取信息的能力)。电影的转场很快,往往进入下一个镜头还持续着上个场景的声音,对我们的注意力也是一个考验。 电影由三对情侣,五个主要人物,以戏剧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影片的主要情节还是在医生(李立中)和作家妻子(周郁芳)之间展开。一方面是丈夫一心想生组长,而不得,不断重复单调的生活,和妻子缺乏沟通。另一方面妻子厌倦了单调的生活,丈夫又不是其创作苦闷的良好的倾诉者,再加上失去孩子的痛苦,双方不能做到有效的沟通。影片中女主角倾诉的长镜头,是对二人关系的很好注解,将两人的纠结状态表现出来,丰富了女作家这样一个苦闷的形象。夫妻双方可能都没有错,但是作家真让我觉得可怕、厌烦(特别是女作家,哈哈哈哈)。结尾医生面临事业、家庭双重打击下,进入到绝望的深渊,李立群对人物这种状态的把握极为出色,可以说电影再其阴郁绝望的电影风格下,给演员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除了把握中年夫妇的厌倦、烦闷的状态,导演对台湾当代青年迷茫、顽劣的心理的描绘是准确的。 在画面的色调上,我觉得杨德昌也别出新裁,不仅是一幅画面上色彩的对比。转场时,画面的色彩也或是亮暗色形成强烈视觉冲击,或是相承接。 理解能力实在有限,仅仅是个人观点,而且难免挂一漏万,真正还是去电影中感悟吧。
次日补充一点感悟:我觉得医生悲剧结局在于其不懂得沟通,不管是对妻子、同事、还是最好的朋友,我们如果捕捉片中的只言片语,会发现医生沟通的缺乏,这样医生在自己的内心构建了一个世界:一个家庭和睦、有希望升职的世界,而现实又是另一个世界,当种种不幸降于医生身上,他感受到的是巨大的心理落差,因而也必然导致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