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白的观感就是小说中没想到的一些东西,这部剧会给出指引,比如看小说时无法与矫情自杀的科学家们产生共情,看过剧之后算是有了新的认识。

还有三体游戏的呈现,我原本一直好奇这样的游戏炫酷是炫酷,但谁踏马爱玩?看完之后算是体会到了当中找寻真理那种的乐趣,也感受到了三体文明百转千回的宿命。

虽然为了观感增加了一些没必要的剧情,但整部剧的质感确实非常不错。从流浪地球到三体,真的实实在在的掀起了社会对于科学的关注,连B站现在都给我推了很多做学术的博士后们访谈的视频,只能说衷心感谢。

剧里的角色塑造也十分有张力,史强与汪淼门前对峙的两次描绘,叶文洁与常伟思对于高等科技与道德水准的探讨,观念与人物性格形成鲜明的对照。

然而对于明显具有反派特质的潘寒扭头就走这段,还是十分操蛋的。

常听人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剧中的杨冬选择自杀也正是因为她遗嘱中提到的的物理学不存在了。刚开始觉得她是和普通科学家一样,信念崩塌之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后来的剧情又解释她在意识到物理学不存在之后开始慢慢接受了正常生活,最后她发现了她的母亲叶文洁与三体人通信的文件,说是生命中的另一半信念也相继崩塌继而选择自杀。其实看完整部剧,我是不赞同这个观念的,一是如果发现她母亲联系了外星人这一事实照理就推翻了“物理学不存在了”这句话,二是一个极具智慧的人不会因此草率的结束生命。于是我将视线对准了她遗嘱中的另一句话,“物理学从来就没有存在过”。那一刻我是想,她是意识到了科学尽头是神学这个观念吗?就像牛顿最后归顺于宗教那样,就像现在爱因斯坦相对论不在有那么多拥护者一样。

是的,聊到这儿我也用到了拥护二字,人始终是一种非理性动物。也许这无解的三体问题、得不到证实的“1+1=2”、已经有超越光速却无法穿越时空的电子,都指向杨冬最终看彻的存在之没有意义。但是从小到大学习数学的方式告诉我,这样想最容易钻牛角尖,当一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得不到证实时应当另辟蹊径,各学各科很多理论都是如此,这些在数学上的体现更为直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唯物唯心理论,我以前总会想唯物归于唯心,因为唯物的出发点就是唯心,最简单体现的就是“缸中之脑”假说永远无法被证伪。后来又想,唯物与唯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果轮转,相互成就。到最后觉得唯物唯心还是有些局限,事物的存在本就不只唯物唯心这么简单。

不过要我说出答案来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冥冥中我是赞成《星际穿越》中所说的,似乎在我们的认知中,只有我们的思绪能穿越这世间万物的表象,穿越无法具象的时间,穿越我们触及的空间,但转念一想这种想法又有些幼稚。

《三体》小说中的三体人不会撒谎,这一设定也让我想了很久,谎言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是否是生物所独有的特征?生物的本能是存活,而决定本能的是基因,似乎按照物理与化学的特性,没有谎言生物也能存活,三体人的存在也理所应当,只要有基因的指引。可是这基因本身会不会就是物质与我们撒的一个慌呢?

前段时间听说宇宙也在不断的呼吸,所以我的结论是基因是“宇宙”赋予的,就像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感官,世间的一切都遵循我们的思维而存在,我们的思维也因世间的一切而产生。

我说完了,放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