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2023)的劇情介紹
三體(2023)的影評
不得不說,騰訊的《三體》真的是所有三體影視化嘗試裡面,我最最不看好的。也許因為特效、演技、投資等等原因吧,我對網飛版本的期待都比對騰訊版本的強。 但是,騰訊版三體,各位創作者用真誠成功狠狠的扇了我一耳光。 ...
斷斷續續的先看了15集,然後今天抽了個空,看到淩晨4點多把剩下的一半看完了。瑕不掩瑜的佳作,豆瓣8分是有它的道理的。聽說缺點吧,缺點體現在丁儀這個人,也就是王傳君的一些表演痕迹。然後劇情的尺度上面感覺也有一點問題,節奏上面也有一點問 ...
點映大結局了 相比于三體29集古筝行動帶來的視覺沖擊(竟然是實拍真的強) 我認為30集帶來的科學理論爆炸更讓我興奮震撼 這裡通過截圖的形式記錄作為一名曾經在高中時期為物理癡狂的知道分子 不得不承認人類目前的物理學已停滞不前 而人類發 ...
古筝行動這段讓劇版《三體》原地封神。雖然劇版的中間幾集有比較水的嫌疑,但是随着前面鋪墊出來的各條線索逐步收回,到ETO大會之後,整部劇的高潮部分也開啟了。古筝行動這一段完美再現了書裡的描述,CG也做的也很良心。随着“末日審判”号的逐 ...
葉文傑接收三體回複那一段,已經和原著極其完整還原了,導演的節奏安排和王子文的表演簡直炸裂,已經非常符合我想象的場景,不知道和大劉寫紅岸這段想象的場景有什麼樣的差距。古筝計劃實施的29集,簡直就是電影質感,深深的感覺到看類似科幻電影的 ...
重點:高度還原古筝行動。高度還原。高度還原,一定要好好支棱起來微透:直接100%還原了古筝行動,除了暴力血腥的場面沒有太演。100%還原,直接秒了動畫片10000條街,我真想大呼我靠,看得我毛骨悚然的。真實度,還原度。氣氛渲染的程度 ...
度娘對“科學”一詞的解釋是: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知識系統,是已經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如果現實超出了人類的認知又會怎樣?在《三體》這部電視劇中提出了射手和農場主假說。“射手假說”講的是:有一名 ...
《三體》第20集中,我們的山東老鄉、山東話專家、申玉菲家庭高級員工、職場廢柴、生活白癡、學曆通關能手、幽默天才、搞笑王子、喜劇活寶、話劇新秀、單口相聲表演者、單身二人轉藝術家、中式脫口秀演員魏成;孤獨症憂郁症治療專家、居室裝修家、牆 ...
魏成的經曆與去年9月新聞裡的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相似。數學的極緻會讓數學家迷惘,這與身邊的世界何宜?一個球是死闆無生氣,二個會産生變數,靈活但最終會相撞合并。而三個球,就會産生無限的路線軌迹。于是無數的随機數産生,世界變得生機盎然。它 ...
很久以前看完三體三部小說之後,仿佛自己進入了書中的世界,腦海中浮現各種場景:古筝行動、末日之戰、太陽系二維化.... 感覺自己都要被洗腦了,非常期待這些想象場景能影視化。2015年的時候,當時還非常期待馮紹峰那部電影的,不過現在已 ...
卧槽。隻要全劇維持第一集這個水準,Netflix的不用看了好吧!于和偉的史強對味了~!主演全員演技炸裂,劇情緊湊到一個廢鏡頭都沒有!!
嗯,不過王傳君用力過猛了真的,把神經質的天才演得像有神經病的天才。。。
基礎文戲都是直接從原著拿下來的,不會犯錯,但劇本不會講故事。比如我媽這種沒讀過原著的人,看第一集看得明白個啥呢,講故事要從好理解的點着手,剝洋蔥步步深入,不能意識流。
這樣的叙事方式在電視劇上效果真的太差了…節奏太過于拖沓,故弄玄虛,劇情走向模糊,絕對的觀衆不友好。而且很多科學術語對于普通人是不理解的,與其去拍粒子對撞的特效,不如好好講講這個結果為什麼對角色有影響。
總是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文字給予我們的想象的可能性,當小說被影視化之後,必然意味着對這種可能性的某種固定化,但如果影視形象抓住了小說人物的弧光,我認為這就是可以的,這部電視劇的卡司的表演讓我感覺到這種感覺。
事實證明,隻要你按照原著拍了,就是會很好看啊!!!希望之後的改編都能銘記這一點吧
楊冬和我看小說時想象的一模一樣。
他真的讀原著了!!!!!我哭了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