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这个方面,中国有两个题材始终拍都拍不好,无论拍几部都拍不好。偏偏这两个题材是最有可看度也是讨论最具广泛力的。

第一个就是疫情。

从疫情刚爆发的20 19年底到2020年初之后,陆续出现了中国医生,你是我的春天,越过寒冬拥抱你,世间有她等一系列讲中国疫情的电影。然而导演并没有精雕细琢,在这种严肃而具有广泛讨论度的题材拍摄上只停留在了理解的表面。

第二个就是网暴

从20 14年陈凯歌的一部搜索打开了网暴体裁电影的大门。近几年来随着保你平安讲造谣和网暴口碑发酵的成功,也陆续出现了像热搜,包括现在的这部恶意。

其实搜索这部电影也算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在那个年代互联网刚刚起步发达陈凯歌,这是抓住了人肉技术这个当下最时髦也是最严肃最具话题讨论度的热点,写了个刚刚及格的故事,拍出了这部电影。然而到现在来看剧情其实是挺悬浮的。公交车上没有给一位老人让座就能引起整个中国社会的关注。未免也太夸大化了。

其实在看这部电影前10分钟,我还在猜陈思诚这次会不会像之前一样把几部电影缝在一起。(虽然导演是来牧宽,但我仍相信剧情的编剧有陈思诚的一半功劳。)看到一半的时候那个剧情的结构以及反转的套路怎么那么像周冬雨的呢?最后那个视频怎么那么像搜索的结尾高圆圆的那个视频呢?

太多刻意没必要的反转,为了反转而反转。

我真的特别怀疑电影里面的那个人说的那句话,是不是陈思成对自己对你的自嘲呢?

天天反转来反转去的不累吗?

标题原名叫恶女,后面改成恶意。是整部电影,就像一个适应性测试一样,在电影中通过几个事件多次点题恶意。我只说太太,太刻意了,这不就跟冯小刚的向阳花在电影里面多次刻意的点题一样吗?

黄轩其实也不能算是男主,我也不懂他这个角色的意义到底是啥?请问在这个里面起到了什么作用?电影快结束的时候突然就给你来一个有用的,然后突然就破案了?陈思诚在编这种剧情,甚至已经不用考虑观众的那种感受了,直接梦到哪句编哪句梦到哪里拍哪里。难道是因为之前的解密拍梦拍得还不够在这部电影里面还是继续拍这种吗?

这个电影如果把黄轩设置成凶手,然后最后那个终极大反转,把前面所有铺垫的细节全部通过黄轩这个角色连接起来。或者是让那个李悦突然反转,然后说她就是真正的凶手。我觉得这样拍更好。这个结尾也像是梦里面蹦出来的一样。没还想跳楼护士去拉没拉住。然后两人双双跳楼结尾给你展示个PPT模板一样的抒情片段一个接一个,女孩录视频,然后又是母亲,然后又是女孩和护士坐在天台上聊天。结尾最后又让黄轩凑一点时长。然后电影就结束了,现在我也是不想说了,票房不好其实也情有可原。连反转都做不到像消失的她和误杀那种反转精彩的程度了,票房怎么可能会高呢?

看电影的时候猜都猜得到那个半路冒出来的道哥在直播的时候要突然揭露真相,这不就跟周冬雨的热搜里面那个相似的情节一模一样吗?这是直接模板反转套路直接套用吧。

后面也猜都猜得到梅婷演的那个母亲拔掉气管是想让他的女儿不遭受那么多的痛苦,想让女儿解脱。

后面也猜都猜得到李庚希这个角色身上有秘密。

唉😔

血泪的那个场面算是电影中唯一可看的地方了,另外就是为什么这个电影里面打破第四面墙?不会以为这样就能打动观众了吧?然后1小时的时候又给我们说了那么大堆大道理。说教意味未免也太浓了。其实有0个人不懂这些道理。

PS :我唯一猜错的一个反转是以为那个丈夫是凶手。结果结局结束了之后,这个丈夫也只是一个工具人的角色,包括艾丽娅那个角色。不明白这些工具人到底有什么用?

另外就是杨恩又能不要再演这种角色了!你完全可以像王圣迪那样去挑战默杀里面的那种。为何要执着于癌症这种角色迟迟不肯出来?

缺点太多了,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哎,言此于此,不想再说太多。

唯一拍网暴题材拍得好一点的,也就是保你平安了。但是那也是在严肃的题材上加了喜剧呈现的效果。

在当今这个颠的要死的社会。拍这种最后只会给你说教的电影已经毫无用处。

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探讨网暴深度,人性多面性的电影!而不是什么依靠反转和悬疑自以为揭露真相的那种电影!

讽刺的是电影里面的那些东西为的是流量。电影本身为的是票房。

最后...

我想:真正拍出深度的探讨这个题材的电影,估计都在广电局里面堆积着没有过审吧🤣

另外,关于这部电影最大的争议就是恶女这个设定。

反正我难以做评价吧。

个人觉得。

陈思成人可以在唐人街探案三口碑失利的情况下,还能拍出一部唐探1900的续集来延续票房神话。

那这边建议可以拍一部这个电影的续集。

名字叫恶男(又名:恶意2 )

反正我心里面已经有了合适的男主角人选

感觉拍出来票房应该会比这一部高一倍吧。

既然误杀那种套路的电影都能拍三部。这𠆤电影为什么不能呢?

第三部还可以直接叫《恶人》

将前两部的内容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