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这部电影最值得被讨论的两个版本的差别吧。

大部分人观看的流媒体版本,是在本身第一季两位男女主角准备去揭发米诺斯公司的主线上增加了一条支线,这条支线带出了迷宫的设计者与操控者,也让最终的反转落脚于这两个人物上。

而院线版本则是让整个电影节奏只有一条明线后带出来了第一季的人物阿曼达,从而揭晓迷宫的来源,并让最后主角的命运成为最大反转与悬疑点。

所以在剧情结构上,两版最大的差别就是流媒体版本多出了开头与结尾的情节(加上中间的一小段)。院线版本复活了一个叫阿曼达的人,达到引出了迷宫设计者身份的情节。

...
流媒体多出的剧情

而两版除此之外的差别就是片中出现的Sonya这个人物的身份,在流媒体版本中,Sonya这个人是迷宫设计者的母亲,两个人最后的情感关系以及迷宫设计者为什么要设计迷宫成为流媒体版本最后的落脚点。

院线版本的Sonya则是第一季阿曼达的女儿,只是一个被要挟的对象,而在对应的迷宫物体元素中,成为了一个母爱的象征。

从个人角度来看,虽然两部在大部分情节差不多的情况下,我更喜欢院线版本。

虽然不得不说,流媒体版本中,多出来的支线实则是在丰满整个电影的情节,通过人物身份的互换所带来的惊喜达到最后的爆点,可是并没有的处理的太好,在前面十五分钟的剧情中,虽然有伏笔,但是并没有太给我们展现女儿的整个人物形象,导致在最后揭晓谜底的时候,我们对女儿为什么要杀母亲的情节只能通过对话得知。

也就是他们之间的故事并没有得到一个完美的展现,也是让观众跟着他们的思维走,结果会有一种为了达到这个反转而营造出了前面故事的感觉。

而这个版本中,因为要为了这个故事的圆满,不得不牺牲掉部分主线剧情,导致在最后的解谜中节奏并没有那么紧张与紧凑,反而多出来的这个人物会让观众跳出之前的思维模式,进入一个新的解题环境,从这来看,这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而在院线版本中,少了支线的剧本反倒是变得更加紧凑,在节奏上直接进入密室环境,在开场上就让观众喘不过气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先入为主的方式,避免了其他拖沓的情节出现,直接代入了密室的紧张幽闭空间。

同时,减少了外部空间的反派的情节,也让观众的整个思维跟着主角走,变得更加有代入感,这也让本身电影体量比较小的这部电影保持了一个基本的快节奏。虽然中间出现的阿曼达是一个稍微突兀的选择,可是带来的信息量也不大,整体上还是维持了之前的思维方式和节奏,所以在这个版本中,观影体验也更加顺畅。

在最后的情节中,与开头的佐伊恐惧飞机的情节相呼应,勇敢的踏上飞机又遭遇飞机出事,在这里,连续的推镜头以及希区柯克变焦都聚焦在女主上,与开头形成了一种呼应,也成功的引出了第三部,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处理。

说完两个版本的看法之后,回到这个系列电影本身上来,其实从开头的特效动画以及前情提要可以看出,制作组将密室逃脱打造成了一个ip系列(不然不太会有开头与结尾的CG动画场面)。

与之相对应的系列电影其实就是《电锯惊魂》以及《死神来了》,特点主要就在于每一部相同的模式与不同的细节,而这个不同的细节展示在《密室逃生》这个系列中,其实就是每次密室的不同,人物的不同以及死法的多样。

如果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其实会发现《密室逃生》系列是有亮点的,主要就是在场景设计以及美术的布置上。

...
通电车厢

...
沙滩场景

从第一部来看,接待室,冰天雪地,藏书室,手术室,幻觉室......这些地方的塑造并没有一个同一性,也就是说从直接的观感上而言,这些地方给观众的感觉本身就是大相径庭的,这也增加了每个场景所带给观众的紧张感,避免同质化的场景成为了这个电影的亮点。

而在第二部中,仍旧延续了这样的特点,通电车厢,激光银行,沙滩,酸雨......也是在不同场景的刻画下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举一个例子吧,在密室最后一场的酸雨环境下,其实就在尝试用多种色彩的布局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刺激,而这种色彩模样更趋近于赛博朋克的科幻感,这种五彩斑斓就与之前沙漠的感觉完全不同,沙漠的感觉若是清新,而这个就是繁华下展现的一种不规则与一种落魄。

这种场景下的变化也让观众对迷宫暗藏的玄机进行场景下的猜测与预判,甚至是预判之外的惊喜,这可以说是《密室逃生》这一系列的财富密码,如果能保持这个惊喜感,这个ip是有一直延续下去的可能。

...

...
这个场景的色彩很有意思

然后再就是节奏的把控,区别于之前提到的《电锯惊魂》系列的多线并行以及《死神来了》系列的一松一紧。《密室逃生》系列则是选择一路将节奏快到底的“狂飙式”,并且可以从片长就可以看出来,具体到每一部的话,可以发现,两部的剧情基本没有其他支线,而是从一个密室场景走到另一个密室场景,基本没有喘息的机会。(流媒体版本的支线实则并没有影响到整体主线剧情的发展)

也就是达到所谓的没有尿点。

在《密室逃生2》中,我最喜欢的片段实则就是“激光银行”这一个密室,在最后解谜的过程中,很自然的代入了走格子中的慌乱场景。而且在之后大门即将关闭的情况下,配合背景音乐,快速转换的镜头和最后布满激光的房间让人紧张感加速。

...

...

而制造出紧张感,至少证明了这部电影在节奏把控上的成功。

但是这种节奏与片长我认为却恰恰展现出了整部电影有待改进的地方,就是剧情的丰满程度。

《密室逃生》系列电影主打的确实是密室的多样以及多种危险所带来的惊吓感,可是这样过短的篇幅实则很难去达到剧情的一个完整性。

而为了让剧情显得丰满,最常见的方法其实就是用额外的小情节丰富剧情,或者展现人物的成长or争斗,与之对比的可以说是《电锯惊魂》最津津乐道的两部,《电锯惊魂1》和《电锯惊魂2》

在《电锯惊魂1》中,整个电影集中展现的就是两个人的回忆以及心理变化,并且没有什么给他们增加任何的额外情节,我们是可以看到他们两个人的人物慢慢的丰满起来,并且态度有一个变化弧光,也就是从互相猜忌到逐渐信任,到最后的发狂与崩溃。这是人物上的变化,情节上的增加还有适当的融入抓竖锯的情节,不喧宾夺主,并与主线交融,节奏虽然没有《密室逃生》那么紧张,但是却丰满很多

在《电锯惊魂2》中,将整个电影转化成一场游戏,游戏里展现的是不同性格人物中人性的改变与对峙,将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火花。额外加入的警察情节也很恰当的融入在主线当中。

可是在《密室逃生2》中,电影确实给每个人都预设了一个基本形象,并且给予了他们展露自己性格身份的谈话时间,可是最后并没有用好,布里安娜的博主身份,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内特的信仰只是在他鲁莽的时候提供了一个信仰的借口,印象并不深。这样一直持续到他们死的那一刻,其实他们的人物形象仍是之前的模样。

...
旅游博主布里安娜

反观第一部,他们每个人也是有一个转变的人物弧光,从猜忌,到逐渐信任,再到对峙。可是在这一部里,连对峙都没有了,反而在人物中间少了一些亮点。

这么说来,流媒体增加的支线实际上也是一个不错的补充,但是碍于篇幅原因以及支线不能喧宾夺主的条件下,这个支线并没有太说清楚,所以并没有达到带给观众“哇哦,原来是这样的啊!”的惊喜效果,反而影响到了整体的节奏布局,导致稍微有那么一点不尽兴。

从个人观点来讲,如果按照流媒体版本的设定,将这个女儿从开头就加入进游戏中,或许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总体来讲,我认为这个《密室逃生2》实则还行,但是如果不想一部比一部差的情况下,增加剧情的丰满度可能是一个必要的存在,如果从看完整部电影的第一直观角度来说的话,大概就是:还行,但看得不够爽,总感觉差点什么。

而这个差点什么,应该就是差在这里吧。

最后,说两个有意思的小地方:

1.那个“激光房间”那一场,门倒计时是十分钟,从门开始提示到他们逃出去的中间时间,正好是十分钟!

2.克莱尔作为流媒体的大魔王选择的太有灵性了,这边不就是《孤儿怨》再现吗?(汗毛竖起)

...
《孤儿怨》

...
当初的小女孩,如今的克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