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

看完巴比伦之后一直在回想玛格罗比在第一场派对里跳舞的镜头,还有她在默剧片场表演的样子。这一年内看到了无数好电影里面优秀的女演员这样的表演,tar、pearl、babylon、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等等等等无一例外,巧合但开心的是这些令我印象深刻的表演片段都来自女性。
不管是什么样的电影,那种充满激情、张力的表演永远能够让我直接爆炸,我又想起来曾经某个人对我说过她是如何认识我的,“你在疯狂的跳舞展现自己的时候我看到的不只是你,还有一个特别特别孤独,张扬着自己期待大家注意到他的人”。

【关于巴比伦】

说回电影,整部电影像是脱离了爱情的爱乐之城、好莱坞电影工业版本堕落街传奇、我和我的祖国(美国电影工业版本),不但充满了流水线工业味儿还有一种淡淡的教条历史感。BABYLON这个名字就充满了辉煌和陨落、光荣和污垢的感觉,不知道是在意指电影工业还是早期好莱坞的电影工作者,又或者是每一个辉煌背后的下坡路。

剧本对角色刻画上在慢慢做去主角去中心,线性长片故事里面依然能做多角色经历刻画感觉还挺牛,但是仔细一想很多人物逻辑怎么感觉都有点太快了。

我挺喜欢这部电影的,但是我不喜欢电影人在这里回忆过去告诉大家电影是如何构建了美好的幻想的,毕竟豆瓣上一抓一堆电影学者。

【关于戏剧演员和电影演员的对话】

巴比伦里面提到的电影和戏剧的边界,我觉得也挺有趣的,在我以前的理解里电影可能是脱生于戏剧表演,加以新的媒介(摄影)诞生的,如果是这样想那么电影其实是做到了将戏剧带出象牙塔。

但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好像忽略了摄影摄像独立于电影叙事的某种艺术表达能力,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安迪沃霍尔的电影作品也是这种意义?

【Nellie La Roy和中产阶级于电影】

关于玛格罗比饰演的nellie laroy,从带着最初的“我生来就是明星”到事业顶峰再到“在新的时代下被认为是艳星”,最后在赌博和毒品当中失去生命,她的角色莫名其妙的体现出了电影工业里面的一种最基本的原始力量(不被看好的劣质演员)??

在资本和中上层社会关注并融入到电影行业当中之后,曾经的剧场观众成为了电影的主要受众,这样的现象是如何改变了电影工业以及电影演员?? 电影的阶级特性是与生俱来的吗,又或者是电影诞生于一种低级的、不被看好的艺术形式,在发展的顶峰涌入了这种洪水???

放荡不羁、出身低贱的nellie laroy和穿着动物皮草的白人中产,谁才能代表和定义电影工业??

【关于电影经济带来的演员产业】

有一句台词“现在人们关注的是道德了”
这句话特别像是在说人们是如何将电影的呈现者加入了对电影的考量当中,反观当下的媒体时代,人作为媒体报道的正中央,是如何建构角色、形象、道德,又是如何无时无刻体验社会表演学和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我们如何让离开荧幕的电影反馈我们的社会,又是否应该放过离开作品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