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3画幅对画面结构的影响

影片《法兰西特派》中大量了使用了这种4:3的画幅比

...
...
...

以普遍的宽荧幕画幅比为例子,因为水平方向已经有了足够的空间,垂直方向所能容纳的信息量并不多,所以更多强调的是纵深方向的关系

而4:3的画幅比在垂直方向上有着更多的信息量,这是宽画幅不具备的特点

...
...
...

同时相比起宽荧幕画幅,更喜欢把人物放在画面的正中间,头顶的留白会更多一些

...

二、不同画幅比例的选择

从上面的部分截图中可以看出,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为了避开上下的黑边而放大了画面(我是用平板电脑看的),但是突如其来的宽荧幕画幅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
...
...

韦斯安德森曾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使用了不同的画幅比表示不同的时空,但在这部电影里画幅比的变化与时空或是叙事上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可以说是没有逻辑的

在这部影片中画幅比例的改变存粹是为了容纳更多的信息或是改变画面的构图,简而言之就是改变画幅是为了让使画面变得更好看

...
这个镜头用4:3的画幅比也可以把画面中的信息完整的表现出来,但是如果少了两侧畸变的墙体,整个画面会缺少了许多冲击力

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电影摄影的四大造型手段都是为叙事服务的,而在这里被打破了,这完全是为了“美”

三、镜头焦距

《法兰西特派》中使用了大量的广角甚至超广角镜头,这种焦距给画面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
...
...

韦斯安德森以“对称、工整”的影像风格著称,但由于广角镜头的畸变特性实际上是不利于这种风格的拍摄的,很容易把人或物拍变形

所以在这里会发现整部影片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视平线”

...
把人物放在中心,所以头顶会有更多的留白,垂直方向的吊灯和两边的天花板引向主体,整个画面呈放射状

四、画幅比例对于光学的影响

我们知道,焦距的改变是不会影响画面的透视关系的,所以实际上焦距的改变相当于是一种光学裁切

到这里就开始可以理解为什么影片要用不同的画幅比例来拍摄了,人为的改变画幅比例实际上就是对画面的水平方向或者垂直方向做裁切,而韦斯安德森巧妙的利用了这一点规避了超广角镜头的弊端

...

假如这个镜头使用宽荧幕画幅拍摄,得到的画面可能会是这样的

...

(我想对于镜头的焦距,是不是应该有更加明确的定义,例如水平焦距和垂直焦距…)

五、特殊的画幅比例

在《法兰西特派》中使用了大量的特殊画幅比例

...
两个正方形组成的2:1
...
画面与标题

...
主画面与副画面

这是什么?这让我联想到杂志的排版,而有趣的是,这部电影本身不就是在讲一本杂志吗?

...
在4:3的画幅里构建了一个宽荧幕画面(我们在看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三个人写的三个故事)

六、“试着让这句话读起来,像是你故意要这么写的”

...

这句话在影片中出现了好几次,实际上整部影片都在说这句话:试着让这些影像看起来,像是你故意要这么拍的

1.打破“第四面墙”

在传统的戏剧和电影理论里,演员所处的空间里是只有三面墙的,荧幕即观众所处的位置就是“第四面墙”,我们透过“第四面墙”观看演员的表演,而在法兰西特派里大量的打破了“第四面墙”

...
...
右边只有一个人站着,是完全静止的;左边的许多人盯着镜头不动,只有一个人在宰肉(色彩的对比、数量的对比、动静的对比)
...
在他们对话时,红衣女人突然向镜头瞟了一眼

2.对色彩追求

影片中同时使用了黑白和彩色拍摄,可能我们会认为黑白与彩色是用来区分时空,但在许多时候黑白的段落里会突然出现色彩的镜头

...
...
...

黑白与彩色对于影片而言确实有一种区分时空的作用,但更多的是因为它“好看”

...
如果用黑白拍摄这个段落,火焰、背景、衣服上的颜料全都是灰色的,画面便失去了力量

(我们常说,在无法改变环境的情况下,摄影师能做的就是避开场景中不利的元素。我个人的猜测是,影片对于色彩采取了“规避”的方法,对于大多数不符合色彩要求的场景用黑白规避,顺着这个思路,又得出了“用色彩区分时空”的方法。而为了画面美,又保留了少数符合配色要求的镜头的色彩,这是影片对“一切服务于叙事”提出的又一次挑战)

...
第二段故事里,在这个棚景的段落采用了彩色拍摄

3.强调场景的虚构性

...
让场务出现在画面里
...
...

电影中往往追求动作场面的真实性、代入感,而《法兰西特派》中的动作场面却是画出来的,恰恰削弱了这种特性

...
...
...

让麦和摄影机出现在画面中,时刻提醒观众这是一个故事

...
...
让观众意识到灯光的存在

最后

...
...
...
...